安全知識黑板報素材:你必須知道的燒燙傷常識
今天就來分享一下在面對危險時,我們每個人必須知道的燒燙傷常識。
1. 迅速脫離致傷源
無論何種原因引起的燒傷,現(xiàn)場急救的首要任務就是要立即脫離致傷源,最大限度地阻斷致傷源對組織機體的進一步損害。
2、火焰燒傷
應迅速脫去燃燒的衣服,或就地打滾壓滅火焰,或用就近的水源滅火,或用不易燃燒的衣被鋪蓋滅火。切忌奔跑呼救,以避免加重頭面部和呼吸道損傷。
3、熱液燙傷
應立即除去被熱液浸透的衣物。
4、化學燒傷
能引起人體損害的化學物質約有25,000余種;瘜W燒傷創(chuàng)面的深度取決于化學物質的性質、濃度和作用時間,濃度越高、時間越長,損傷越重。受傷后應盡快脫去浸有化學物質的衣物,應用大量清水沖洗。如果致傷物質明確,現(xiàn)場又有條件,可用中和劑沖洗,但應用中和劑不能代替大量清水沖洗的過程。值得提醒的是,如果一味強調應用中和劑,為尋找中和劑耗費了時間,則是舍本逐末,遺失了寶貴的治療時機。
5、電燒傷
發(fā)生電接觸傷后,首要的是切斷電源,切忌在未切斷電源的情況下接觸傷員,以免自身觸電。切斷電源和滅火后,應檢查傷員的神志、呼吸和心跳,如有呼吸心跳暫停現(xiàn)象,應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心外按摩。
安全知識黑板報版面設計
6. 盡早冷療
對于中小面積淺度燒傷冷療可以減輕熱力對創(chuàng)面的進一步損傷,迅速緩解疼痛,且簡單易行,是燒傷現(xiàn)場急救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措施。具體做法是:將燒傷創(chuàng)面在自來水龍頭下沖淋或浸入清潔冷水中(水溫以傷員能耐受為準,一般為15~20℃, 夏天可在水中加冰塊),或用清潔冷(冰)水浸濕的毛巾、紗墊等敷于創(chuàng)面,但過低溫度的冷療也對創(chuàng)面不利。冷療的時間無明確限制,一般掌握到冷療停止后疼痛顯著減輕為度,多需0.5~1小時或更長。
7. 保護創(chuàng)面
燒傷創(chuàng)面可用清潔的敷料、毛巾、床單等覆蓋或進行簡單的包扎,適當保護以防再次污染。不要向燒傷創(chuàng)面涂抹不適宜的物質,不要隨意涂抹藥物,如:不明劑量的抗生素、消毒劑等以免引起過量吸收中毒。不要涂抹有顏色的藥物,如紅汞、龍膽紫,以免妨礙對創(chuàng)面的觀察和深度的判斷。不要涂抹不易清除物質,如黃醬、醬油、香油、牙膏、香灰等,因為這些物質對創(chuàng)面起不到任何治療作用,反而會妨礙清創(chuàng)和增加創(chuàng)面污染的機會。
我國臺灣地區(qū)過去也是火災和燒燙傷高發(fā)的地區(qū),在燒燙傷急救上提出了“沖、脫、泡、蓋、送”五字原則,并廣為宣傳、家喻戶曉,起到了很好的救治效果。“沖”就是燒燙傷后的即時沖淋降溫,“脫”就是除去燃燒后或浸滿熱液的衣物,“泡”指的就是冷療,“蓋”是指創(chuàng)面的覆蓋,“送”表示妥善的轉送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