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孔子與酒的故事
孔子是喝酒的,王充在《論衡》里還透露了他的酒量:“文王飲酒千鐘,孔子百觚!彼鲝堃芯频,不可濫飲。飲酒要適量,醉則失禮,醉則昏亂喪德,因而孔子告誡弟子:“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惟酒無量,不及亂!薄墩撜Z》朱注云:“酒以為人合歡,故不為量,但以醉為節(jié),而不及亂耳。”酒德觀念是儒家酒文化思想的核心,也是儒家修身養(yǎng)性,從政化民的政教哲理的延伸,儒家反對“酗酒廢政”。
民間還流傳著有關孔子與酒的故事。
春秋時期,百家學派蜂起,學術爭鳴十分激烈,門戶之見的攻訐時有發(fā)生。然而,儒學的創(chuàng)始人孔子卻沒有門戶之見,老子雖然是與儒學鼎足而立的道派代表,但由于孔子十分仰慕老子的名聲和才學,依然和學生子路一道千里迢迢、風塵仆仆地由曲阜前往苦縣(今鹿邑縣,老子的故里)拜見老子。
這天,孔子師徒驅車來到苦縣,一進入縣境,便有異香頻頻飄來,孔子大為驚詫,認為一定有上等美酒釀于老子的家鄉(xiāng)。疑惑間已經到了棗集村,孔子師徒眼看天色將晚,便在村東的一家客棧寄宿。
夜里,月色空明,晚風習習,棗集村的酒香陣陣襲來,芳香沁人心脾。于是,孔子師徒酒興大發(fā),心情亢奮不已,輾轉不能入寐,孔子遂命子路前往打酒。稍頃,子路從棗集村打酒而歸,師徒二人如獲至寶,便開懷暢飲。因為棗集村的酒,酒香宜人,甜美非同一般,師徒二人的酒興便一發(fā)而不可止,直喝到夜闌更深,月沉西天,以致喝得酩酊大醉。
第二天,日上三竿,師徒二人仍然神態(tài)朦朧,醉意猶存,但身心卻感到異乎尋常的愉快,似乎經過了神明的超度而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孔子為此大為感嘆:“美哉!然惟酒無量不及亂。”就連同一向言謹行慎、惟禮是從的孔圣人也沒有經得起棗子集美酒的誘惑。
孔子酒醉棗子集一事,成為千古佳話。
【孔子與酒的故事】相關文章:
名人孔子的故事05-19
孔子名人故事07-16
孔子與采桑娘的故事10-23
歷史名人孔子的故事11-24
孔子問禮于老聃名人故事12-17
孔子寓言故事游水之道12-02
酒爺爺與手套奶奶的睡前故事06-24
酒爺爺與手套奶奶睡前故事06-08
孔子周游列國名人故事11-10
孔子小時候的名人故事(精選21篇)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