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楚人渡河
寓言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它的結構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xiàn)。下面小編為大家推薦兩則富含哲理的寓言故事,歡迎大家進行閱讀欣賞,更多精彩的故事盡在語文迷。
(一)楚人渡河
楚國人準備偷襲宋國,進軍的線路是打算渡過澭河抄近道走,以便趁宋國人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一舉獲勝。
楚國經(jīng)過周密謀劃,先派人到澭河邊測量好水的深淺,并在水淺的地方設置了標記,以便偷襲宋國的大部隊能沿著標記順利渡河。
不料,澭河水突然大漲,而楚國人并不知道這個情況。部隊在經(jīng)過澭河的時候依然照著原來作的標記渡河。加上又是夜間,結果,士兵、馬匹大批地進入深水、漩渦,使楚軍措手不及。他們被湍急的澭河水攪得人仰馬翻、驚駭不已。漆黑中,澭水里人喊馬嘶、一片混亂,簡直像數(shù)不清的房屋在倒塌一般。就這樣,楚國軍隊被淹死1000多人,僥幸沒死的也無法前進,只好無功而返。
先前,楚國人在設置標記的時候,當然是正確的。如果河水不漲,他們是可以依照標記渡河的?墒呛髞,情況變了,由于河水暴漲,水位升高了許多,而楚國人在不了解變化的情況下仍按原來的線路渡河,當然只能慘敗。
情況是在不斷變化的,人的認識也應該隨著客觀情況的發(fā)展變化而變化。人們必須隨時根據(jù)新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否則就會吃虧、跌跤。
[-(@_@)-](二)小貓吃魚排
貓媽媽精心烹制的魚排真是香。吃完魚排,你還學會了什么呢?
一天早晨,貓媽媽對孩子們說:“今天我們不吃生魚,吃魚排!”小貓們都沒吃過魚排,一臉疑惑。
魚排煎好了,小貓們圍在一起看著那塊金燦燦的的魚排,都叫了起來:“這方方正正的東西,哪是魚呀?”小貓咪咪拿出一條玩具魚說:“這才是我們平常吃的魚!”其他小貓也跟著說:“是呀!是呀!”貓媽媽說:“那你們咬咬看?”小貓咪咪把塑料魚放進嘴里使勁一咬,只聽“咔嚓”一聲,塑料魚被咬成了碎片,咪咪邊吐邊喊:“哎呦!哎呦!這是什么魚呀?”
“孩子們,你們再嘗嘗魚排?”貓媽媽說著把魚排端到了小貓們的面前。小貓咪咪咬了一口魚排,閉上眼睛細嚼慢咽起來。它越嚼越香,一副盡情享受的樣子。別的小貓饞得直流口水,七嘴八舌地問:“咪咪,魚排是什么味道呀?”“快說,好吃嗎?”咪咪閉著眼睛回答道:“外酥里嫩,香噴噴!”小貓們聽后一擁而上,大口大口地吃起了魚排。
貓媽媽笑著說:“判斷東西的真假,不能光從表面看,要親自嘗試。比如說魚排,看起來不像魚,但卻是用魚肉做成的;而玩具魚,看起來像魚,卻是用塑料做的。”
【楚人渡河】相關文章:
楚人隱形成語故事11-28
古代寓言故事:楚人學齊語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