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將“冒頓”讀“mo dn”
一字多音、音隨義轉(zhuǎn),是漢字的特點之一。例如,戰(zhàn)國時期有個叫“嫪毒”的人,如果呼喚他,就不能叫他“妙獨”或“烙獨”,而應(yīng)該叫“烙矮”,即“lo li”。在這里,“毒”字念“i”,而不念“d”。還有“月氏”,它是古代穿梭于敦煌、祁連之間的一個游牧民族,稱“月支”。這里的“氏”,要讀“支”的音,即“zhī”,而不能讀“shì”。
同樣,近日有關(guān)聲像媒體播放的電視連續(xù)劇《美人心計》中,所有人物提到“冒頓”這個人時,都稱他“mo dn”(音如“茂燉”),也是一個誤讀。
“冒頓”,是西漢時期北方匈奴的首領(lǐng)單于之子,后來也做了單于!妒酚·匈奴列傳》中說道:“單于有太子冒頓。后有所愛于閼(此處讀如‘煙yn’)氏,生少子。而單于欲廢冒頓而立少子,乃使冒頓質(zhì)于月氏。”
唐代司馬貞所著《史記索隱》一書,對它注釋道:“冒,讀如‘墨’”。至于“頓”這個字,在這里也不能讀“dn”,而應(yīng)該讀作與“獨”相同的'音,即“d”(見《古今韻會舉要》所注:“當沒切”)。
漢語語音的變換是豐富而講究的。同樣的字,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下,會有不同的讀音。這是一種常見的現(xiàn)象,不能不注意。
【莫將“冒頓”讀“mo dn”】相關(guān)文章:
冒頓單于打敗劉邦04-01
莫將容顏成回憶08-25
莫將秋 心上放散文04-01
子規(guī)啼血,莫將離散文03-25
讀《走吧,莫》有感04-09
讀《莫愁》有感03-03
讀《莫莉的假期》有感04-05
讀莫言感言有感05-11
讀《少年莫言》有感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