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彼得德魯克先生1966年出版的一部作品,講述了作為一名“管理者”,如何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時間,如何更好的為組織提供更多的成果,如何知人善任,如何做出卓有成效的決策。下面請看小編為大家?guī)淼男牡皿w會,一起來看看吧。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心得體會一:
接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是很不以為然的,認為:一個上世紀初出生的美國學者,他能對我們國內(nèi)今天的管理者提供多大的幫助呢?畢竟時代的進步,國情的不同,特別學校又不是企業(yè),工作環(huán)境有較大的區(qū)別。但我看了部分章節(jié)后,逐漸被德魯克教授的觀點深深吸引,他就像是我們當中的老同事,碰到一些管理問題時,沒有晦澀深奧難懂的理論,只是變換了一種角度,用一些生活中淺顯的案列,來說明一些我們從來沒有想到的新理念、新舉措。
目前,我在系部的管理工作中也碰到了一些“瓶頸”,雖然自己也很認真的去學習好的管理經(jīng)驗,也處處以身作則、勤謹認真的工作,但是工作的效果并不讓人滿意。通過這本書的閱讀,我認識到還是自己的管理有效性不高,沒有掌握方法與技巧,使得工作中一些環(huán)節(jié)達不到目標效果,最總影響到了整體工作的結(jié)果。下面談?wù)勎易x了這本書的一些感想。
一、現(xiàn)代組織管理的核心在于“自我管理“的思想
在這本書中,德魯克認為現(xiàn)代組織中知識工作者的數(shù)量日益增多,知識工作者通常要與其他人的成果結(jié)合起來才能產(chǎn)生效益,因而管理者的作用日益凸顯。由于知識工作者難以監(jiān)督,因而組織效率將取決于組織成員能夠?qū)ψ陨磉M行有效的管理,F(xiàn)代組織管理的核心在于“自我管理”的思想。我個人認為這個觀點非常適用于學校今天的管理層,同樣是大量知識工作者的組織,其實學校也好、系部管理也好最主要的問題是怎樣貫徹好“自我管理”的思想,教師、班主任等這些崗位都是腦力工作者,無法像企業(yè)加工產(chǎn)品那樣可以用“合格產(chǎn)品”的計件模式去評測工作的效果,只能通過管理層的有效的管理,創(chuàng)建出“每個教職工都是管理者,都能實施有效的自我管理”的工作氛圍,才能真正發(fā)揮出每個教職工的作用。
二、有效的管理者來自于實踐的學習
一直以來,我認為管理講的是天分,講求的是個人才能,注重的是個人魅力,而書本的知識只是紙上談兵,無法真正在真實的管理中發(fā)揮作用。但是讀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我的想法卻改變了。德魯克講到的“知識工作者的生產(chǎn)力,就是‘做好該做的事情‘的能力,也就是有效性”;“一個人的有效性,與他的智力、想象力或知識之間,幾乎沒有太大的關(guān)聯(lián)。有才能的人往往最為無效,因為他們沒有認識到才能本身并不是成果”……這些論述,激發(fā)了我學習管理的動力,并了解到卓有成效才是管理者所應(yīng)追求的目標。一個人要成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注重的不但是先天天賦、個人才能、個人魅力,更要注重后天的學習和提高。雖然目前自己的管理工作碰到一些問題、挫折,但是每次問題的解決,不都是自己學習的過程嗎?不能被挫折打倒,但也不能在同樣的挫折上被打倒“兩次”,自己更要去學習、去總結(jié)失敗的經(jīng)驗。
三、有效的管理者,必須培養(yǎng)五個思想習慣。
1、時間管理習慣,要學會善用時間。讀了德魯克先生建議管理者在時間上的一些做法后,我真正意識到時間管理的重要性,人這一生的時間有限,用于工作的時間更為有限,對于一個管理者來說要想在有限的工作時間里做出影響組織整體績效和成果決策的成就來,必須要做到善于充分的利用好自己有限的時間。我記得李濤院長經(jīng)常在干部會上說這樣一句話“你們干部不能把自己的時間都花在事務(wù)性的工作上,要學會分配時間,多做一些資源開發(fā)、新專業(yè)建設(shè)、校企合作等這些重要的影響學校命運的工作”所以有效的管理不是自己每件事都過問、事無巨細都操心,而是善于分配時間,主要的時間段用于重點的工作項目,一些零散的時間可以處理事務(wù)性的工作。
2、績效管理的習慣,重視貢獻!坝行У墓芾碚咭欢ㄒ⒅刎暙I,并懂得將自己的工作與長遠目標結(jié)合起來。”德魯克先生的這句話直接道出了重視貢獻是有效性的關(guān)鍵。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遠,只有重視貢獻,才能使管理者的注意力不為其本身的專長所限、不為其本身的技術(shù)所限,才能看到組織的整體績效,才能使我們卓有成效。就像我在系部管理中,不要只看到本部門的工作效益,更要重視部門工作在學校今后發(fā)展未來中的貢獻,不能只看到個人的發(fā)展情況,還要看清個人在部門、學校工作中的位置和貢獻,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站的更高、看的更遠。
3、人員管理的習慣,善用人才。德魯克先生告訴我們:“管理者的任務(wù),就是要充分運用每一個人的長處來共同完成任務(wù)”?梢,管理者要想卓有成效,必須充分發(fā)揮人的長處,這樣整個組織才能得以卓有成效。組織里的每個人都是各有所長的,作為管理者,能夠充分了解到每個人的長處所在,并且想辦法使其長處充分地發(fā)揮出來,充分發(fā)揮上司所長、自己所長、同事所長,只有這樣才能使組織作為一個整體的戰(zhàn)斗力更強,才能出色地完成任務(wù),才能使管理卓有成效。正所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組織的突出特點正是內(nèi)部成員所有長處的總和。發(fā)揮每個人的所長,也就是善用人才。
4、過程管理習慣,要事優(yōu)先。德魯克先生告訴我們,如果想要做好一件事情,那么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其中。因為對于我們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即使在同一時間內(nèi)專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情,也不見得真能做好,至于同時做多件事情就更不必談了。為了達到卓有成效,有效地利用我們的才能,最好的辦法莫過于集中一個人的所有精力在一件事情上。所以管理者要本著“要事優(yōu)先”的原則,利用較長的連續(xù)性的時間優(yōu)先做對組織有大的貢獻的工作。德魯克先生幫助我們總結(jié)得出了幾條確定優(yōu)先次序的重要原則即:重視將來而不重過去;重視機會,不能只看到困難;選擇自己的方向,而不盲從;目標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德魯克告訴我們的“要事優(yōu)先,一次只做好一件事”原則,對于年輕的管理者來說更具有指導意義。他不僅給我們提供了決定優(yōu)先事情的原則,而且還教育我們要腳踏實地、一心一意地做好所面對的事情。
5、決策管理的習慣,有效決策。德魯克先生告訴我們,一項有效的決策常常在多種不同且互相沖突的見解中產(chǎn)生,它決不會是一致意見的產(chǎn)物。德魯克先生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有效的決策者都具有相同的特性:他們在做出決策之前,都著眼于具有戰(zhàn)略性的最高層次的觀念性認識。隨后,他提出了有效的管理者做出有效的決策時的五大特征,即:一是要確實了解問題地實質(zhì),如果問題是經(jīng)常性的,那就只能通過一項建立規(guī)則或原則的決策才能解決;二是要確實找出解決問題時必須滿足的界限,換言之,應(yīng)找出邊界件;三是要仔細思考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案是什么,以及這些方案必須滿足什么條件,然后再考慮必要的妥協(xié)、適應(yīng)和讓步事項,以期該決策被接受;四是決策方案要同時兼顧執(zhí)行措施,讓決策變成可以被貫徹的行動;五是在執(zhí)行過程中重視反饋,以印證決策的正確性和有效性。從這部分的學習來說,我個人深刻認識來作為系部決策者,在我們決策時,要對事件本身有清醒的認識,了解實質(zhì),找出問題解決的方法,做好前期的調(diào)研、分析工作,絕對不能做“拍腦袋”的決定。
以前自己在系部管理中,對于如何有效管理知之甚少,只知道自己認真負責、努力工作,在知人善任,發(fā)揮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做的也是很不夠的,閱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后使我懂得要成為一個有效的管理者,必須要有良好的習慣,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善于利用時間,集中精力于重要領(lǐng)域;知人善用,懂得放權(quán);善于做出有效的決策。要實現(xiàn)這些,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與實踐,身體力行,才能有新的收獲,成為卓有成效的人。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心得體會二:
為加強管理人員的履職能力,廠部決定舉辦組織全廠的管理人員學習《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對于剛剛踏入管理崗位的我來說,猶如甘露。我細致品味此書,一路讀來,還是很不錯的。盡管書中還有很多地方我似懂非懂的地方。但是我記下記憶深刻的幾個觀點: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3.
5.學習九條教訓心得體會
6.學習新疆陳全國書記九條教訓心得體會
7.學習新疆陳全國九條教訓心得體會
8.2017講政治知敬畏守規(guī)矩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