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開學第一課》在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的大背景下,節(jié)目組為全國的青少年邀請到了數位親歷長征的老紅軍。那些曾以為只會存在在書本上的故事,就在節(jié)目中被前輩們細細講述。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秋季開學第一課百折不撓心得體會1】
今天 ,我和往年一樣,準時收看了在中央一臺播出的《開學第一課》。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先輩的旗幟”,節(jié)目圍繞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撓、堅持不懈的“長征精神”為同學們講述了紅軍長征路上的故事。讓我在回顧歷史的同時,也深受感動和鼓舞。
節(jié)目邀請了多位親歷長征、平均年齡過百歲的老紅軍講述長征故事。在第三堂課“百折不撓”中,104歲的老紅軍秦華禮講述了自己和伙伴們在長征中“移動的通信學!敝锌朔鞣N困難、堅持學習無線電技術的故事。一年只有一只鉛筆、沒有紙張、沒有教具,在土地上用樹枝畫電路圖,在戰(zhàn)士們背后背上寫著單詞的小木板、邊走邊學英語,最后秦華禮和通信班的伙伴們在草地中心畢業(yè),從此一生奉獻給通信事業(yè)。隨后,著名紅軍指揮官耿飚的女兒耿瑩,講述了父親在長征中“披著毯子上戰(zhàn)場”的故事。在現場,她還給孩子們展示了紅軍長征時穿的草鞋,踏著這樣簡陋的鞋,紅軍創(chuàng)造了一天最遠行軍達240里的奇跡,相當于繞體育場300圈;她告訴我們,在草地中最艱苦的時候,紅軍們一人一天的口糧只有難以想象的一顆黃豆,紅軍戰(zhàn)士是以超人意志力克服血肉之軀極限、創(chuàng)造了“人間奇跡”。
第四堂課“堅持不懈”講述的是對長征精神堅持不懈的繼承和發(fā)揚。這堂課請來了航天員王亞平,她講述了長征火箭、神舟飛船背后蘊含的航天精神,告訴我們“長征”火箭的名稱,寓意著火箭長長的蹤跡,也代表著中國航天事業(yè)艱苦而又光榮的歷程。通過自己的切身經歷,她講述了航天人不忘初心、為祖國奉獻一切的新長征精神。
長征的精神激勵著我努力學習,克服生活、學習中的種種困難,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身上艱苦奮斗、大公無私的品德,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如今我們生活在他們?yōu)槲覀儎?chuàng)造的和平年代里,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我們應該學習長征精神,爭做紅軍后人!
【秋季開學第一課百折不撓心得體會2】
9月1日晚上8點,我們看了《開學第一課》。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出生才十八天的嬰兒,居然跟著爸爸媽媽一起去長征,其實在長征之前,部隊里的戰(zhàn)士也說不能帶著這個嬰兒去長征,但是他爸爸卻說:“我們這支隊伍是要建立新中國的,如果連自己的孩子都保護不了,那怎么保護國家呢!”戰(zhàn)士們聽后個個也同意,于是她們就開始長征了。有一次她們路過一條河,鬼子扔下幾枚炸彈,河面上炸起了許多水花,當時嬰兒在馬背上的搖籃,馬兒被河面上的水花嚇到了,所以就抬起前蹄叫了一聲,差點把搖籃給翻了下來,孩子的媽媽就把孩子從搖籃里抱了出來,而她的爸爸和戰(zhàn)士們一起去了戰(zhàn)斗。戰(zhàn)斗完后,孩子爸爸為了孩子安全,就把她像包裹一樣放在他的衣服里,這時鬼子又來了,爸爸就騎著馬飛奔而去,不過,他衣服里的孩子卻掉到了草地上。剛打完仗后,爸爸才發(fā)現孩子不見了,當時他臉色蒼白,急忙調回馬頭尋找,這時衛(wèi)生員趕來說:“我們找到了孩子!卑职植潘闪丝跉。
上面這個故事說明孩子的爸爸為了建立新中國,勇往直前,百折不撓。所以我們要繼承先輩的旗幟,學習他們的精神——百折不撓,勇往直前!
【秋季開學第一課百折不撓心得體會3】
今天晚上,我在家看《開學第一課》,這個節(jié)目很精彩,很好看。中間有一段我看得都要哭了。
有個節(jié)目是同學們做游戲拼板過橋,分兩個隊開學隊和第一課隊。第一課隊贏了,開學隊輸了。開學隊拼著拼著有一個學生掉下去了,板也跟著從空隙掉下去了,不過沒有掉下幾塊板,還得把掉下的板重新拼上去才能繼續(xù)。第一課隊也有一個學生掉下去了,但是板子幾乎全都掉下去了,有一個學生快速地把所有板都拼上去,最后還是第一課隊贏了。我覺得做游戲時不應該那么著急,一跑就會掉下去的。游戲中間有個小孩子那么小都敢跑過去,真勇敢。這個游戲是模擬“飛奪瀘定橋”,要給懸崖間的鐵鏈橋拼上木板才能通過,一旦不小心有人掉下去就沒命了,F場那么短,那么低的橋搭起來都這么不容易,真實的懸崖間搭橋那么長那么高就更不容易了。
有一段講的是,一個阿姨為了坐火箭,訓練時待在一個屋子里,把人固定在一個儀器上,儀器使勁轉轉轉,阿姨手旁邊有個紅色按鈕,一按儀器就會停,阿姨講沒有一個人去按按鈕,因為所有人都想堅持的時間更長,能更快地適應坐火箭。
看了《開學第一課》,以后我要好好學習,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