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展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又把學生喜歡的競爭機制引入了課堂,產生了一定的對抗性,很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用“激勵板”評價小組活動的即時情況,效果比較好。
對于小組的發(fā)展來說,除了建立評價小組即時發(fā)展的機制,在教室內設置評價小組長遠發(fā)展的欄目也很必要。在對小組的評價中我發(fā)現(xiàn),“激勵板”只能顯示小組活動短時間的情況,不能展示小組在一段時間內長期的發(fā)展情況,學生由評價而產生的熱情和動力會慢慢減弱,是老師們在教室內建立了評價小組長遠發(fā)展的欄目,把每次對“激勵板”評價的總結顯示在長遠評價的欄目中,也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總之,合作、交往、共享、共處,是21世紀人際關系的重要內容。學會合作交流是新課程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目標,如何組織有效的合作學習活動.
【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心得體會2】
小組合作學習是前端學習中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學優(yōu)生得到鍛煉,后進生得到幫助的重要方式。它的優(yōu)點很多,如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小組成員協(xié)作能力等。
在過去的一學期里,無論是自己上課還是去聽課,都能看到小組合作學習,這已經成為我們教學中的一種習慣,由于我們對小組合作學習本身蘊涵的現(xiàn)代教學理論和精神所在缺乏研究性學習,趨于形式,未能深入把握小組合作學習和學生主體性發(fā)展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因而帶來實踐中的盲目性,導致在實際操作中出現(xiàn)了諸多問題。在相當多的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只有其"形",而無其"實"。目前我感覺主要有以下的誤區(qū):
(一)小組活動重形式,缺乏實質性合作
其教學場景的表現(xiàn)有如下兩個方面:
(1)當教學進行到某一環(huán)節(jié)時 (通常是教師的提問無人應答,教學進行不下去時),教師便會要求學生"同桌兩人或四人小組討論討論怎么回答這個問題"。這時,有的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但往往是你說你的,我說我的;有的學生則利用這個機會說閑話。這樣的小組討論不是在明確的團體目標指引下的群體學習行為,教師使用它,只是為了使教學能順利地進行下去,其出發(fā)點和歸宿是完成教師對教學的設計(以教師為中心)。這種小組討論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小組合作學習。
(2)為了體現(xiàn)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理念(特別是公開課教學時),不顧問題是否具有探究性,把所有的問題都拿來小組合作,導致問題過于簡單(課本直接能找到答案),沒有討論價值,小組合作只是作為形式表現(xiàn)出來。課堂看似熱鬧,但缺乏討論、研究、交流的價值。
(二)放任自由缺乏監(jiān)控
有些課堂上課伊始便布置合作學習任務。在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時,有的教師則退至教室的一側耐心等待,有的教師如蜻蜓點水般在各學習小組間游走。到了教師課前教學設計的時間,教師開始依次聽取各組的匯報,匯報完畢,課堂教學活動便宣告結束。這樣的課堂,教師是可有可無的,小組合作學習也是處于一種缺乏監(jiān)控的自由放任的狀態(tài)。
(三)缺乏獨立思考的過程
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老師的問題提出后馬上讓學生小組討論,課堂一片喧嘩。但教師卻采取放任自流的態(tài)度,沒有給以有效的指導和監(jiān)控。大部分學生還沒有進行獨立思考,其他同學己經說出了答案或教師草草收場,全體成員的所獲是靠別人喂給自己的,學生的個性思維得不到發(fā)展。
(四) 學生的參與度不均衡,組內分工不明確,學生間的合作不夠主動,學生合作意識差,缺乏合作的內在需求其表現(xiàn)形式是少數人學習,多數人游離。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間應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動的關系。但在小組活動中經常會出現(xiàn)不友好、不傾聽、不分享的現(xiàn)象,小組合作學習時,學習好或者性格外向的學生頻頻發(fā)言,學習表現(xiàn)差的學生消極退縮,不論討論如何激烈,總是呆坐觀望;即使輪到他參與,仍然是推委推托,消極應對。還有的學生依賴學習表現(xiàn)好的學生,“搭車”現(xiàn)象突出。在這樣的課堂上,參與合作學習的只是少數幾名學生,大多數學生則游離于學習過程之外,達不到共同發(fā)展的要求,因此也是失敗的小組合作學習,達不到共同進步的目標。
上面羅列的現(xiàn)象可能還不是很全面,但從客觀上反應出為啥有的課堂熱熱鬧鬧,考試成績卻不盡人意一個重要原因。我在使用小組合作學習這個模塊的時候,總要提前做好幾件事情:
1、設計的問題有討論研究的價值。
2、在探究時,能夠遵循先獨學、對學、群學,由大到小的順序討論。
3、合理科學的分組,學優(yōu)生和后進生每組基本要搭配均勻。
4、討論時,小組長基本能能起到帶頭作用,能做好合理分工,都能盡量讓本組每個成員有機會展示,尤其能讓后進生優(yōu)先展示。
5、評價,一組學生展示后,其他組同學能夠及時大膽的站起來點評,點評時能夠先說別人的優(yōu)點,然后再委婉的提出別人的不足和建議。
但在我課堂上的小組合作也存在一些不足,如:
1、討論時,有時也存在假討論現(xiàn)象,表面上看上去討論的很激烈,但走近才知,討論的問題與導學無關。
2、小組內成員不團結,小組長分配任務時,有的同學不服或有情緒,個別學優(yōu)生也有驕傲情緒,自己會了,不愿意幫助自己的學習伙伴或本組的其他同學。如有后進生問學優(yōu)生問題,學優(yōu)生也不情愿講解,或不耐心講解。
3、依然有個別學生參與不積極,尤其是后進生,后進生往往抱著一個態(tài)度,就等著學優(yōu)生說答案,然后記下來,不是真的會了,而是應付過去了。另外,部分后進生也不愿發(fā)言,不樂于展示,在別人展示時也不注意聆聽,容易走神。
4、尤其是最近課堂使用小組競評表后,有個別小組為了掙分,討論的速度快,討論迅速是好事,但有時并不是真的討論完了,真的會了,只是匆匆把任務分配下去,再把答案統(tǒng)一一下,而忽略了后進生到底會不會。
5、精英展示普遍存在,因為存在競爭,各小組都怕本組的后進生拉本組后退,即便最終后進生展示了,但結果也不能讓本組成員滿意。
6、點評。很多同學點評不到位,講不到點子上,只是摳別人的字眼,還有同學故意挑刺,看不到別人的優(yōu)點等,在評分時存在報復性心理。
7、學生的語言組織雖然有所提高,但普遍還是較差,即便是口頭表達,也不是很流暢,這往往在展示或點評時浪費了大量的時間。
通過上網查閱資料和自己的總結,個人感覺解決問題的辦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針對假討論現(xiàn)象,我們要深入到小組中,做好監(jiān)督。
2、對于不敢展示,不敢點評的同學要多給予鼓勵,多給予充分的肯定與贊賞。只要是敢參與,哪怕是講錯了,就憑你參與課堂的勇敢精神,也照樣給其掌聲,照樣鼓勵,給其喝彩,為其加分。
3、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講不到位時,要及時跳出來,要做到該出手時就出手。
4、定期對小組長進行培訓,多從小組長出獲取信息。
5、多給學生講一些合作重要性的知識,如:告訴學生,其實世界上有許多事情,只有通過人與人的相互合作才能完成,一個人學會了與別人合作,也就獲得了打開成功之門的鑰匙。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小合作有小成就,大合作有大成就,不合作就很難有什么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