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讀《魯賓遜漂流記》有感
小學六年級讀《魯賓遜漂流記》有感1
當我學了第11課《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后,我就爭著讓媽媽給我買了一本《魯賓遜漂流記》。
書中的內(nèi)容使我看完這一頁,便繼續(xù)一頁的看下去,書中的主要內(nèi)容是這樣的:主人公魯濱遜從小就想去坐船探險,長大后,父母無論怎樣勸阻,魯濱遜還是出海了。但由于輪船觸礁了,遇難的魯濱遜流落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上。憑借著他無比的勇氣、毅力和智慧,百折不撓,辛勤勞作,不僅難以想象的種種困難生活了下來,而且改變了生存的環(huán)境。開墾出莊家地和牧場,蓋起了能夠遮風擋雨的住所。
后來,魯濱遜從鄰島救了一個土著人,起名“星期五”,讓他成了自己的忠實仆人。最后,魯濱遜幫助一位英國的船長制服了水手的叛亂,奪回了船只,自己也獲救了,和星期五一起乘船回到了美國。從中,我深深地被魯濱遜那種大無畏冒險、機智勇敢、百折不撓的精神所折服。
這部歷險小說使我的啟發(fā)有很多。他教會了我面對困難,要毫不畏懼,用機智來想辦法解決。也告訴我:人,并不是一般風順的,只有經(jīng)過失敗的路,才能夠走向真正的成功,走向勇敢者的道路,成為一名英雄,一名強者!因此我向大家推薦這一本書,它就是告訴你遇到困難時教你怎樣去面對困難,解決困難的一本書!
小學六年級讀《魯賓遜漂流記》有感2
每當走到書架前,最先映入眼簾的總是那本《魯賓遜漂流記》。這本書雖已讀過兩遍,但每次看到它,總忍不住再翻一翻。
故事的主人公魯賓遜從小就想出洋冒險。有一次航海時,船觸礁了,同船的人都遇難了,幸存下來的魯賓遜將船上有用的東西全搬了下來。他自強不息,用智慧克服種種困難,奇跡般地生存下來。當魯賓遜在島上生活到第25年的時候,他救了野人星期五。最終又回到了故鄉(xiāng)。
我很喜歡魯賓遜。魯賓遜是一個永不疲倦、永不安心的行動者。許多工具都是他從島上收集材料做成的。他種了大麥,馴養(yǎng)了羊群,想在彈用完之后當作肉食的來源。魯賓遜還用棍子打下來一只鸚鵡作伴。更可貴的是,他能設法應付突如其來的災難,以樂觀的心態(tài)來改變自己的處境。
我特別佩服魯賓遜,如果我一個人來到這樣一個小島,我不知道怎樣做工具,我可能不知道在哪里會找到食物;我可能會被野人捉住,不敢頑強抵抗,成為他們的俘虜;我可能不知道怎樣搭一個房子或做厚衣服而被凍死;我可能剛到島上便開始自暴自棄……而魯賓遜卻在逆境中憑著頑強的毅力生存下來,這種可貴的.精神,使我努力想做一個他那樣的人。
我也很喜歡星期五。星期五知恩圖報,在緊要關頭愿意犧牲自己的生命來保護自己的主人魯賓遜。他聰明伶俐,有學習的天賦;對主人惟命是從,沒有脾氣,性格開朗;誠懇待人又嫉惡如仇,別人不會對它采取任何防范措施。 日記
我更想與船長那樣的人交朋友,他大方、善良、仁慈,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能主動伸出援助之手。
《魯賓遜漂流記》這本書真的使我受益匪淺,我覺得這是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因為魯賓遜的自立、自信、自強,為了生存,為了追求幸福生活而奮斗不息的精神正是我們男孩子必備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