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學(xué)生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700字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正是海倫凱勒對光明的呼喚和渴望。下面是關(guān)于六年級學(xué)生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700字的內(nèi)容,歡迎閱讀!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1
讀書能夠讓我們嘗到人世間的酸甜苦辣,《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我奮力前行道路上的一個好伙伴。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講述了盲人作家海倫·凱勒的傳奇生活。她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里,一歲七個月大時由于疾病失去了聽覺和視覺,從此她便生活在黑暗之中。由于父母的寵愛,她變得十分暴躁,后來沙利文老師來到她家,讓她學(xué)會獨立,學(xué)會書寫單詞,學(xué)會憑感知讀書。沙利文老師的到來為她打開了一項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門。她的人生經(jīng)歷了各種辛酸,但卻令人們記住了她的名字,海倫·凱勒。
馬克·吐溫曾說過:“十九世紀(jì)出了兩個杰出的人物,一個是拿破侖,一個是海倫·凱勒!痹诤悺P勒在生活中,雖然有時也會自暴自棄,但是她頑強地挺了過來,不在乎自己是否有一個完好的聽力和視力,讓自己重新開始生活,功夫不負(fù)有心人,最后她獲得了成功。我們現(xiàn)在的世界里也有像她一樣的人,比如張海迪。她5歲患脊髓病,半身癱瘓。在殘酷的命運挑戰(zhàn)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恒心與疾病做斗爭,經(jīng)受了嚴(yán)峻的考驗,最后獲得了成功。海倫和張海迪沒有因為自己的身體有缺陷而放棄自我,而是把生活中碰到的痛苦、不幸當(dāng)作挑戰(zhàn),憑借自己頑強的意志,不斷堅持下來。這種精神就是一種動力,讓她們在困境中、逆境中奮力向前,決不退縮。
而我們呢?現(xiàn)在我們都吃不了一點苦,受不了一點責(zé)備,只想要贊揚和溺愛。陶山就這樣的一個事例:一個小女孩被父母了批評之后,飽受煎熬,實在想不通,竟然跳河自殺了。我們難道受一點委屈就想著自殺嗎?難道受點挫折就跟家人反目成仇嗎?湖南衛(wèi)視推出的一檔節(jié)目《變形記》,里面就很好的詮釋了苦的真諦,就是讓我們學(xué)會堅強,學(xué)會吃苦,學(xué)會面對困難,學(xué)會戰(zhàn)勝它們。就如這次暑期我們一家人去甘南旅游,甘南地處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而且平均海拔在海拔三千米以上。我們運動多些,就會有高原反應(yīng),頭疼、胸悶甚至嘔吐。剛開始幾天我睡不好、吃不香,條件十分艱苦,我也時常想著要回家,但在大家的鼓勵下,我咬牙堅持了下來,最后還在云霧中登上了海拔四千多米的山坡看到了壯觀無比的黃河九曲十八彎和自然和諧的尕海湖。這時我體會到了海倫·凱勒的精神。
“人生不經(jīng)歷風(fēng)雨,怎么能見彩虹”是海倫·凱勒,是這本書教給我最寶貴的道理。生活中沒有一帆風(fēng)順,只有經(jīng)過了不斷的磨練,我們才能長大,才能學(xué)會堅強,獲得成功。“海倫·凱勒”這個傳奇的名字將永遠(yuǎn)印在我的心中,激勵我成長。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2
海倫凱勒眼盲而心不盲,刻苦學(xué)習(xí)著。她將《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留給我們,是為了讓更多人懂得珍惜時間。我也從中學(xué)習(xí),受益匪淺。
文中有一句話:“事情往往就是這樣,一件東西一旦失去,才會留戀它!笔前。(dāng)你失去心愛的玩具時,會想起之前與它快樂的時光;當(dāng)你失去健康時,才會珍惜以前的歡歌笑語;當(dāng)你失去光明時,才會珍惜那雙水靈靈的大眼睛。
第三天晚上12時之際,我十分坦誠,心里沒有恐懼,沒有自卑,等待明天到來。
微笑中迎來第四天黑暗的黎明,我一定會在以后的日子里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老師常常教育我們: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我通過美國的聾啞女作家海倫凱勒寫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才懂得了這句話的深刻意義所在。
文中寫到:“要是把人每一天看成是生命最后一天該多好啊,那就更能體現(xiàn)生命的價值……”是啊,回顧我們的學(xué)習(xí)、生活,是那么充實,又何嘗不如此呢?時間是無限的,猶如黃河之水源源不斷?擅總人可用的時間是多少呢?沒給每個人所能享受的`,是最最寶貴的,我們可不能讓寶貴的時間從縫隙里溜走。岳飛說過:“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關(guān)漢卿說過:“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莎士比亞說過:“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拋棄他!边@些道理我們都知道,又有幾個人能做到呢?
最后,作者提出了一個引人入勝的問題:“假如你只有三天光明,你會如何使用你的眼睛?”如果只有三天光明,那么我第一天會看看我認(rèn)識的所有家人、朋友,并記住他們的容顏。第二天,我會和我的親人在一起吃飯,喝茶,談天。這樣,把我想說的全都說完了。第三天,我沒什么留戀,將苦讀詩書,做到眼盲而心不盲。
“時間萬歲,堅強——萬歲……”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3
生命是可貴的,不能因為一點小事就自暴自棄,放棄生活。即使是一個盲、聾、啞人,也能面對生命的挑戰(zhàn),成為20世紀(jì)美國十大英雄偶像之一。她,就是名著《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倫·凱勒。
海倫·凱勒是生活在無光、無聲、無語世界里的女子。但就是她,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考入了美國哈佛大學(xué),是第一位獲得文學(xué)學(xué)士學(xué)位的盲、聾、啞人;她用生命的力量為殘疾人建起了多家慈善機(jī)構(gòu),為殘疾人造福。
在海倫·凱勒未滿兩周歲時,一場高燒無情地奪走了她的視覺和聽覺,就像天使折斷翅膀,跌入了夢魘。在這之前,她生活在充滿陽光、鳥鳴、風(fēng)聲的世界里。
如果失去了視覺和聽覺,你又會怎樣呢?你一定會感嘆時間的短暫,抱怨上帝為何對自己、對生命如此不公。其實,命運沒有對錯。只是自己不會珍惜,珍惜有視覺、聽覺以及身邊一切的時間。浪費生命,是在有視覺時,不公平地對待命運!我們感覺不到春天的花朵、夏天的陽光、秋天的落葉和冬天飛揚的雪花……這些在盲人心中是多么美妙!小溪的流水聲、樹葉的嘩嘩聲、鳥兒悅耳動聽的歌唱……這些聲音多么悅耳,為什么我們不再去聆聽呢?我們要重視身邊的一切;我們要把每一天當(dāng)做生命的最后一天來過。這樣,我們才會發(fā)現(xiàn),生命這么短暫,這么脆弱!我們才會珍惜!
讀一本好書,就是與一個偉大的靈魂對話。在與海倫·凱勒的對話中,相比她的處境,你會覺得自己遇到的困難,是多么微不足道。我們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生命,不熱愛生活呢?當(dāng)你陷于逆境,意志消沉?xí)r;當(dāng)你覺得生活沒有方向時;當(dāng)你承受委屈和不幸時,不要放棄自己,妄棄生活,不要怨天尤人,讀讀這本書,它會像指南針一樣給你指明方向,讓光明和聲音在你心中永遠(yuǎn)存在。
【六年級學(xué)生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700字】相關(guān)文章: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_700字01-24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_1000字01-22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_550字01-22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心得體會04-02
讀書心得假如給我三天光明04-02
讀一本好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600字以上10-26
假如給我3天光明讀后感12-09
勵志書籍《假如給我三天光明》11-18
高二語文《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教案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