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道德篇》有感
2500年以前,學者提出了“仁、義、禮、智、信”五個道德標準。
《道德篇》講了古今中外許許多多的有關道德的故事。
辛苦得來的'米飯里掉進了炭灰,顏回不舍得將米飯扔掉,而是自己將炭灰吃掉,留下干凈的給老師。 藺相如顧全大局,不理睬廉頗的侮辱。 康德為了守時,不惜把一座房子買下來。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竟然收下了一個鄉(xiāng)下人一美元小費。張良以堅忍不拔的精神獲得了白胡子老爺爺?shù)恼J可。貝多芬不給侵略過自己國家的人演奏。陶行知非常寬容的對待了打架的孩子。齊桓公不計前嫌收留了差點殺了他的管仲……
歷史上有多少仁人志士,都是以道德為人生標準,才推動了中華五千年的發(fā)展。讓人類從黑暗走向光明,從愚蠢走向文明。
“ 德”其中包括了:恭敬、寬容、守時、愛國、孝順等等。
道德是一桿秤,是一桿衡量人格的秤。只有擁有良好道德的人,才能擁有良好的人格。
【讀《道德篇》有感】相關文章:
讀《道德是石》有感05-03
讀《道德經(jīng)》有感04-27
讀《道德情操論》有感04-07
讀《在道德的陽光下》有感12-29
讀引領風尚的道德楷模有感12-06
白巖松讀《道德經(jīng)》有感04-13
讀《道德經(jīng)》后有感04-15
道德實踐的勇氣——讀《釣魚的啟示》有感12-27
艱難的道德抉擇——讀《釣魚的啟示》有感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