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塔》讀后感10篇
【篇一:烏塔讀后感】
最近我讀了《烏塔》這一篇文章。烏塔她只是一個14歲的小女孩,但要自己獨立行歐洲。她是一個自強自立的小女孩,我要向她學(xué)習(xí)。
但是我們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大部分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我們一吃完飯就放筷子走人,一寫完作業(yè)就停筆去玩耍,一穿好衣服就停手去吃飯……我們不是向烏塔那樣能自強自立我想起我們到14歲的時候又會怎么樣呢?這件事在我的腦海中出現(xiàn)了,是時候我們只會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同樣是一個14歲的孩子,為什么差別會這么大呢?因為我們都是在家長的照顧下長大的,而不是向烏塔那樣。我們每個孩子都應(yīng)該放棄在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那樣的幸福生活,要學(xué)會自強自立!
我們再想想我們的父母是會老的,到那時我們就要自己照顧自己,所以,從小就要學(xué)會自強自立。
【篇二:烏塔讀后感】
那天,我們學(xué)習(xí)了《烏塔》這篇課文后,我受益匪淺,《烏塔》這篇課文主要寫烏塔是“我”在羅馬認識的,她獨自一人去游歐洲,自已掙了一半的錢,爸爸又出了另一半。她這種獨立自主的精神值得我們?nèi)W(xué)習(xí),去領(lǐng)悟。
當我讀到“說話間,她已經(jīng)穿好了黑T恤和牛仔褲、白球鞋,從柜子里取出一大瓶礦泉水裝進背包。她告訴我”……你要到超級市場去買!暗臅r候,我就看見了一位熱情、活潑,生活經(jīng)驗很豐富的小女孩。要是換作我,決不會與她一樣,與別人交往,生怕別人會”吃了我“這種感覺。
我繼續(xù)往下讀:”喲,這么長的路程,我有點驚訝……不到400馬克!拔矣挚匆娨晃挥赂摇⒂泻阈,有毅力的小女孩,我決對還沒有去歐洲就會緊張的要命,何況我們中國小孩從來都是嬌生慣養(yǎng),一個人去的話,自己不怕,可爸爸媽媽又不放心,所以只有在家長的陪同下外出旅游的,是吧!
烏塔這個人很好,她生存能力強,而且十分孝順家人,關(guān)心家人,有責任感,烏塔在我的印象中記憶猶新,我還要再讀一遍!
【篇三:烏塔讀后感】
你旅行過嗎?我想你肯定是和家長一起去旅行吧,那你有沒有獨自去旅行呢?我像大概我們這個年齡自己出遠門,家長肯定不放心!今天我們就學(xué)習(xí)了一個14歲德國小姑娘一人游歐洲的故事。
從這篇課文中,我學(xué)到了很多東西,比如:我們要學(xué)習(xí)烏塔的自立能力。愛孩子,不是束縛著孩子,而是給孩子機會進行鍛煉,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主能力。但是許多家長對孩子愛是溺愛,把孩子的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條,根本不用孩子去做任何家務(wù),孩子在生活中也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這樣,孩子很容易就養(yǎng)成了依賴父母的習(xí)慣。
我像對全中國的父母說:我們小孩子雖然是家里的寶貝,可是也不能整天讓我們悶在家里,應(yīng)該給我們自由,讓我們擁有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好嗎?日子一天天過去,我們也一天天長大。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有過獲得成功的喜悅,有過遭受挫折的煩惱,有過失敗后的傷心,有過,讓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體驗快樂,感受挫折,思考成長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在每一次解決問題中慢慢成長,留下成長的足跡!
【篇四:烏塔讀后感】
最近,我看了一篇文章,題目是《烏塔》。講的是一個十一歲的德國女孩兒獨自游歐洲的故事,表現(xiàn)出烏塔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
但同樣是家庭教育,為什么在德國與在中國差別那么大呢?這個問題令我疑惑不解。經(jīng)過仔細思考,我終于解開了這個謎團。因為中國家長都把自己的孩子視為“曠世奇寶”,驗證了一句老話:捧在手里怕丟,含在嘴里怕化。這就特指中國家長對子女的態(tài)度,而外國家長卻從小就培養(yǎng)孩子的自立能力和獨立生活意識,所以他們的孩子獨立生活能力比我們強。
有的孩子會說:“我們也想獨立呀,但爸爸媽媽不會放心的!”那么父母為什么不放心呢?我們先從自身找到原因吧!記得有一次,我答應(yīng)媽媽第二天自己到外面買早飯,結(jié)果第二天光顧著玩兒,早把答應(yīng)媽媽的話忘到九霄云外了!
讀了這篇文章,我也應(yīng)該學(xué)習(xí)烏塔的獨立意識,要向烏塔一樣,膽大、細心。當然,這里說的并不是獨自一人游歐洲,而是讓我們端正學(xué)習(xí)態(tài)度,不讓家長操心!
【篇五:烏塔讀后感】
學(xué)過《烏塔》這篇課文后,我非常佩服這個德國的小女孩,因為她能獨自一人游歐洲。
有主見的烏塔
烏塔覺得從電視和書籍里認識的'世界不完美,自己和大人的興趣不同,就獨自一人游歐洲。
而我們中國孩子呢?是家里的寶貝,可以說: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自己的意思和大人的不一樣了,也不和大人說,就是說了,大人怕不安全也不會同意。我們要向烏塔學(xué)習(xí),不要做溫室里的花朵。
考慮周到的烏塔
烏塔在家就設(shè)計好日程,每到一地就查警察局的號碼,以便遇到困難請求幫助,再給家里打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報個平安。
我呢?不是作業(yè)忘了,就是作業(yè)本忘帶了。有一次,我忘了拿作業(yè)本,跑回學(xué)校去拿,在路上看見我們班的同學(xué)正在玩石子,五點多了,他們的爸爸媽媽肯定急壞了。
獨立的烏塔
烏塔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fā)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小孩玩。我想到哪里去玩,從來不是自己掙錢,而是問爸爸媽媽要的。
烏塔真是一個有主見、有準備和能獨立的小女孩。我們應(yīng)該向烏塔學(xué)習(xí)!
【篇六:烏塔讀后感】
前段時間,我津津有味地讀了《烏塔》這一課,心里感觸很多。
這篇課文寫的是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自己一個人獨自游歐洲的故事。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烏塔都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fā)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小孩玩。
這不禁讓我聯(lián)想到了自己,在家什么事情都依靠家長,洗衣服、收拾房間都需要媽媽幫忙,生活能力也不是特別強,從來沒有一個人出過遠門,就算坐公交車到學(xué)校也是個大問題,更別說像烏塔一樣坐著火車到國外旅游了。
記得去年的時候,我和爸爸媽媽去北京和北戴河旅游,我總是緊抓著媽媽的手不放,一步也不離,總害怕自己走丟,和一個人掙錢游歐洲的烏塔相比真是差的太遠了!
讀了這篇文章讓我明白了: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只有親身經(jīng)歷才能有深刻的感受,積極嘗試、勇于實踐,才能認識世界,體驗事物真正的美。今后我要學(xué)習(xí)烏塔獨立生活的能力,克服依賴父母的思想,做一個自強自立的孩子!
【篇七:烏塔讀后感】
今天我們學(xué)習(xí)了《烏塔》這篇課文,我被烏塔那種自立自強的精神所感動。
《烏塔》這篇課文講的是一個14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人趁暑假旅游歐洲。她的旅游費用全是靠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fā)廣告單,假期到別人家做家政服務(wù),用了三年的時間準備這一次旅游,并且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guān)的書籍。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靜?纯礊跛胂胱约,我已經(jīng)九歲了,但是仍然沒有一點自立的習(xí)慣。干什么都得依靠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就連吃飯穿衣等這些簡單的事情也是坐享其成,真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通過學(xué)習(xí)《烏塔》這篇課文,我今后一定要改掉“小皇帝”的毛病。在家?guī)椭职謰寢尭梢恍┝λ芗暗氖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一個自立自強的好孩子。
《烏塔》這篇課文真是使我受益匪淺。
【篇八:烏塔讀后感】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名字叫《烏塔》。
本文講了主人公烏塔。當時她只有12歲。她獨自一個人在歐洲旅行,已經(jīng)去了法國、瑞典、奧地利、意大利等四國,還要去希臘。為了這次旅行,她準備了3年,做了以下準備工作:設(shè)計好旅行路線和日程,讀有關(guān)的書籍,為了這次旅行掙錢。
我認為烏塔的做法很正確。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在每個地方都會學(xué)到很多知識。這些知識是在學(xué)校里學(xué)不到的。正像烏塔所說的一樣,“從電視上和書本上認識的世界總是不完美的。”我們中國孩子其實是不快樂的,尤其是獨生子女,總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口里怕化了,十分溺愛。我們就是平時上街也要手牽著手,好像一放手就會被壞人領(lǐng)走似的。自己出去旅行簡直是一種奢望,是我們獨身子女遙不可及的夢想。
我們真希望父母給我們一片自由的天空,讓我們自由翱翔。
【篇九:烏塔讀后感】
當我讀到《烏塔》這一課的時候,第一個反應(yīng)是驚訝,第二個反應(yīng)是敬意,她才14歲,就可以獨自一人游遍歐洲。
在現(xiàn)在的中國,即使是二十幾歲的青年敢獨自出國的也是少有的,更不要說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了。如果換成是我,我也絕對不會去。那么為什么烏塔一個十幾歲的小女孩就有勇氣周游歐洲呢?
我想可能是東西方家庭教育理念不同吧!在國外,父母不像中國的父母那樣像保姆一樣嬌慣子女,他們讓孩子從小養(yǎng)成獨立意識,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放手讓孩子獨自闖天下,而中國的家長把孩子寵得像小皇帝似的,經(jīng)不起一點風(fēng)雨,哪里有一點闖勁!
希望中國的父母親改變教育觀念,也能像國外的父母一樣能放手讓孩子獨立生活,養(yǎng)成自立意識,培養(yǎng)成像烏塔那樣具有獨闖天下的人才。
【篇十:烏塔讀后感】
這篇課文寫的是一個十四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表現(xiàn)了烏塔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
我非常羨慕這個女孩,雖然她年齡小,但她已有獨立行為的能力。我每次出小區(qū)時,爸爸媽媽都非常的擔心,有時候他們只讓我玩幾分鐘,有時候甚至連一步也不準出去。
我讀了這篇文章以后,我的心里就產(chǎn)生了疑問:為什么中國孩子不能自己獨立呢?難道愛就是每天待到父母身邊像溫室里的花朵經(jīng)不起一點風(fēng)雨嗎?我不明白。我覺得愛就是讓您放飛我們,讓我們有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
記得有一次,我在少年宮學(xué)完畫畫,正要去我的爺爺奶奶家吃飯,正巧我在路上碰見了媽媽,媽媽說:你怎么一個人去爺爺奶奶家呀!你不怕被小偷拐走嗎?說完媽媽就把我拉到車上帶我去了爺爺奶奶家。
我要對中國的父母說:花盆里長不出蒼松,鳥籠里飛不出雄鷹,讓孩子有一些磨練,才會讓他們更堅強,更有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才會讓父母更放心。
【《烏塔》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烏塔》讀后感05-08
《烏塔》讀后感12-23
烏塔的讀后感04-02
烏塔讀后感03-19
精選烏塔讀后感12-13
烏塔讀后感12-06
烏塔的讀后感12-06
《烏塔》讀后感06-12
烏塔讀后感11-14
烏塔讀后感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