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菜根潭》的讀后感范文
我一直在看《菜根潭》,我是很早以前從街頭小攤買來相關系列的書來看的!它是明朝末年隱士洪應明所著,菜根譚讀后感。菜根潭三個字說明了“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它講述了作者對人生的的領悟,是一種以人生經驗的沉淀和累積,有超脫、有感慨、有體會,是集儒家思想和佛家義理的一本書。
它包含很多的哲理,讓你讀過后會豁然開朗。無論你身陷人際困局還我是職場是非中,它都會給你一把鑰匙讓你開啟煩惱之門。不僅如此,它還能讓你開闊思想、修養(yǎng)身心、讓你成為一個懂事理、懂大義的人,我說的決不夸張哦。那就聽我細細道來。 君子之心事,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華,玉隱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這就說明了,做人要光明磊落,象晴天白日一樣,人們都說“君子坦蕩蕩”“明人不做暗事”。對于才能來說呢,就不急于展示自己的才華,以免遭人嫉妒。在坦露自我的同時,我們是要帶面具的,帶不同的面具去面對形形色色的人,當然我們帶面具的目的要建立在真誠的基礎之上。展現不要不分時間,不分場合。這樣不僅僅不能讓你矚目,還可能遭到嫉恨的眼光。因而要低調些,大海之所以能成為大海,那是因為他比所有的'河流都要低! 做人無甚高遠事業(yè),擺脫俗情便入名流,為學無甚增益工夫,減除得物累,便臻圣境。 做人不是非要成就一番偉大事業(yè),只要擺脫世俗的功名利祿,就能躋身于名流,做學問也沒有什么訣竅,只要擯除外物的誘惑,便可以達到至高無上的境界了。
如果我們沒有被名利所左右,便專心致力與一項事業(yè),只要能擺脫俗情物欲。做到淡泊明智,志存高遠。如果追求華服美食,這些貪圖物質享受的做法還在繼續(xù),那我們就是真的活著沒什么意義了。真的沒有必要去屈膝奉承,一切隨遇而安。 青天白日的節(jié)義,自暗室漏屋中培來,旋乾轉坤的經綸,自臨身履薄處出。 想晴天白日般的光明磊落的節(jié)操,是從貧困艱難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出來的,而扭轉大局的雄才偉略是從謹慎的行事態(tài)度中磨練出來的,我明白了“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辈⑶乙小叭缗R深淵,如履薄冰”的謹慎態(tài)度來行事。 當然了,我還有很多的心得,就不一一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了,我建議大家都應該去看看這本書!
【《菜根潭》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讀《菜根潭》有感04-07
《菜根談》讀后感12-31
《菜根譚》讀后感09-22
菜根譚讀后感11-02
2017菜根譚的讀后感10-12
《菜根譚》讀后感范文05-03
菜根譚讀后感范文02-18
菜根譚的讀后感范文02-18
有關菜根譚讀后感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