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上下五千年》有感
1、虞公為什么會亡國?說說唇亡齒寒是什么意思?
荀息見了虞公,先送上一雙名貴的玉璧和一匹千里馬。虞公見了禮物,眉開眼笑。手里玩著玉璧,眼睛盯著千里馬,唯恐荀息再要回去。他問荀息:“這些東西是貴國的國寶,天下無雙,怎么會舍得送給我呀?貴國有什么事要我?guī)兔Π?”荀息說:“敝國國君一向仰慕您的大名,很想和您交結(jié),這點(diǎn)薄禮只是表示一點(diǎn)心意。順便有點(diǎn)小事求您幫個忙,荀息說出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想要攻打其他國家,而給虞國許多的金銀財(cái)寶。才導(dǎo)致虞國會滅亡,唇亡齒寒就是嘴唇?jīng)]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冷。在這篇課文當(dāng)中,比喻虢國滅亡了,虢國就是嘴唇。虞國好比就是牙齒,虢國滅亡了,虞國也不會在存多長時間了。嘴唇都沒有了,牙齒也會感覺到寒冷。
2、“五羖大夫”指的是誰?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稱呼?他對秦國的貢獻(xiàn)大不大?舉例說明。
五羖大夫是指百里奚,百里奚是一個虞國人,百里奚自負(fù)一身本領(lǐng),說道:“男子漢大丈夫,一輩子若是不能出人頭地、建工立業(yè)的話,死了也會不甘心的啊!”這一年,秦穆公派公子縶到晉國求婚,晉獻(xiàn)公同意把大女兒嫁給他。出嫁的時候挑選嫁的奴隸,晉獻(xiàn)公見百里奚頭發(fā)都白了,沒什么用,就把他也挑了進(jìn)去。
秦穆公就按照一個奴隸的身價,派人帶了五張羊皮去楚國,說:“我們有一個奴隸,叫百里奚,逃到貴國來了,請把他叫給我們,好好懲罰,免得其他奴隸也跟著學(xué)壞!
秦穆公不禁嘆了一口氣。百里奚一看,就知道了秦穆公心里的想法,忙說道:“大王如果派我去山上打老虎猛獸,我確實(shí)就是個老朽不中用的人了?墒侨绻笸跻梦襾沓鲋\劃策,那我豈不是比當(dāng)年的姜子牙還年輕十歲嗎?”
我的朋友叔,本領(lǐng)遠(yuǎn)遠(yuǎn)超過我!從前我就是沒聽叔的忠告,才落到淪為奴隸的地步的,秦國想要富強(qiáng),可不能沒有這個人。所以說,百里奚對秦國的貢獻(xiàn)非常的大。
3、讀67——69的內(nèi)容,評價一下重耳這個人?
其實(shí),我們掩卷沉思,就會注意到重耳是一個能虛心聽取別人意見、知錯能改的人,作為一個君王,能做到這一點(diǎn),不比認(rèn)為自己很有能耐而自負(fù)好得多嗎?這或許就是他能得到支持和擁護(hù),最后成就大業(yè)的秘訣。
4、讀了晉文公退避三舍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收獲?
晉軍退后九十里,恰好是三舍之遠(yuǎn),安營扎寨在城濮,秦國、齊國、宋國的兵馬也先后到這里會合。晉軍的后退,被子玉誤認(rèn)為是害怕楚軍。子玉手下一位大將勸子玉說:“晉國國君躲避我們這些楚國的大臣,咱們已經(jīng)很有面子了。大王早就吩咐我們回去,我想不能太固執(zhí),見好就收吧!”子玉回答道:“現(xiàn)在回師已晚,不如打個勝仗,還可以將功折罪。”于是,楚軍緊逼而去,一直追到城濮
3200兩兵在城相接,先軫詐敗。子玉一向不把晉軍放在眼里,犯了輕敵的錯誤,不顧一切的追了過去。
不能像子玉一樣犯輕敵的錯誤,否則后果會不堪設(shè)想。
5、楚莊王在平定了國內(nèi)的叛亂,宴請群臣時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寫一寫你對楚莊王這個人的看法。
如果我被您殺,死后可以得到忠臣的美名。您要是再這樣下去,楚國早晚會滅亡的,那您就成了亡國之君。您不是比我更傻嗎?
只經(jīng)過這一番,楚莊王覺悟了。直到其中的道理,下定決心一定要講國家治理好。
楚莊王立即下令解散了樂隊(duì),遣散了舞女,然后與蘇從相對而坐,促膝談心。蘇從此時才知道,原來楚莊王是故意裝糊涂呀!因?yàn)楫?dāng)時權(quán)臣亂政,政治情形十分復(fù)雜;他裝糊涂,一方面是保全自己,以免被奸臣謀害,一方面是要讓奸臣充分暴露,讓賢臣挺身而出。
一次,楚莊王平定了國內(nèi)的叛亂,回到郢都后,大擺宴席慶功,讓文武大臣和妃嬪都參加。楚莊王說:“我六年來為政事操辦,沒沾過一滴酒,也沒聽過一聲音樂。今天叛亂一平,四境安寧,我破例設(shè)宴,名叫“太平宴”,請文武官員都來參加,喝個痛快!”大廳里演奏著音樂,大家高高興興地喝著酒,一直喝到日落西山還不愿離席,莊王就命令起蠟燭來再喝。大家一邊喝酒一邊談笑,越喝越帶勁。莊王喝得更痛快,還叫他最喜歡、最美貌的許姬出來給大臣們敬酒。這位仙女般的許姬一出來,鬧哄的`大廳里頓時鴉雀無聲,大家的眼睛盯著許姬發(fā)呆。正在這時候,一陣狂風(fēng)把大廳里的所有蠟燭都吹滅了。不知是誰趁蠟燭熄了的時機(jī),拉住許姬的袖子,去捏她的左手。
楚莊王江海般的肚量,沒有因?yàn)橛幸晃淮蟪祭坼男渥樱ツ笏淖笫。沒有將這位大臣立即殺頭,也沒有因此追查下去,沒有因?yàn)榧刀识∠窖纭?/p>
6、伍子胥本是楚國人,可是他后來卻投奔吳國,幫助吳王滅掉了楚國,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楚平王經(jīng)不住費(fèi)無極的一再挑撥,便把太子建的老師伍奢來責(zé)問。伍奢就是曾經(jīng)勸諫楚莊王的伍舉的后代。他為人耿直,看不慣楚平王的行為,恨透了費(fèi)無極的行徑,便說:“您娶太子的媳婦兒,已經(jīng)不對了,怎么又聽信小人的讒言懷疑自己的親骨肉呢?”楚平王又羞又惱,下令把伍奢抓起來,關(guān)進(jìn)了監(jiān)獄。
太子建得到消息,立即逃到宋國去了。費(fèi)無極說:“伍奢有兩個兒子,老大叫伍尚,老二叫伍員(即伍子胥),都是有勇有謀的人才,如果讓他們跑了,可是后患無窮!斬草要除根,主公把他們哥倆也叫來,和伍奢一起殺掉算了。”楚平王說:“已經(jīng)抓了他們的父親,它們還會來嗎?”費(fèi)無極說:“這好辦,您讓伍奢給他們寫信,就說如果他們來,就赦免他們的父親,如果不來,立即把他們的父親處死!
后來,伍子胥協(xié)助吳王軻廬治理吳國,使吳國打起來,公元前506年,吳王軻廬伐楚,把楚國打得落花流水,嚇得楚昭王丟下都逃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