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重尋教師尊嚴》有感
《重尋教師尊嚴》本書分為四卷,剖析了如何正確處理師生關系、如何辯證施教,并基于系統(tǒng)觀察和教育實踐對教育進行了深刻反思,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見:建立專業(yè)的師生關系,而非營造溫情脈脈的氛圍,更應成為現(xiàn)代教育者努力的方向;教師沒有愛是不行的,只有愛是遠遠不夠的,如果以愛的名義侵犯了學生的權利、剝奪了學生的自由、禁錮了學生的思維、扭曲了學生的性靈,這樣的愛是自私的,是萬萬不能要的……
做老師,我以為,首先得弄清楚一個問題:為什么做老師?為何而教?這個目標不統(tǒng)一,有的時候溝通起來很費力,以至于我最近一直想把“讀書吧”俱樂部教師這一塊取消。近兩年來,一直在給周圍的青年教師傳遞這樣一句話“現(xiàn)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边@個問題其實還是為了解決為何而教的問題,為何而教呢?為了做名師?為了領導肯定?社會認同?評特級、評職稱?我以為,每個人內心的答案是不一樣的。而這個目標在關鍵的`時候,就會影響我們對許多事情的選擇。如何對待教育事件、如何對待學生等等。
能解決這樣的問題的書,我手頭有的幾本分別是《給教師的建議》(它也能解決怎么教的問題),《不跪著教書》(吳非作品)、《不做教書匠》(管建剛)。手頭茅衛(wèi)東先生的也是一本,他能解決一些我們平時以為“是”的問題,或者,起碼能引起我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