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的世界讀后感必備12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蘇菲的世界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1
世界從何而來?
這些看上去不是問題的問題,卻是最難回答的問題!笆澜缦衲g師從宇宙的禮帽中拉出的一只大白兔。我們像是白兔皮一毛一上的微生物!彪m然把人類說成是微生物 有點讓人難以接受,但誰又能說這不是事實呢?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還不及一粒芝麻大,而人類則是更加渺小。在宇宙的外面,誰也無法否認那個魔術師的存在, “哲學家是那些站在兔一毛一頂端,俯視世界的人!彼麄兲岢鲆恍┛此撇皇菃栴}的問題,他們總是在思考著整個宇宙。
《蘇菲的世界》通過一個小女孩蘇菲和哲學教授艾伯特之間的故事,向我們鋪開了一幅神奇的畫卷,從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講到馬克思、黑格爾、達爾 文……這本書為我們推開了一扇通往哲學的大門,門外是一個全新的世界,是一個我們還沒有看到的世界,這本書牽動著我們的思想,在我們的腦海中碰撞出智慧的 火花,這本書帶領著我們向兔一毛一的.頂端攀爬。上帝是否存在?人類有沒有靈魂?人類的意識是怎樣形成的?理性和感性哪個更可靠?人們一直以來都在思考并試圖解 決這些問題,科學研究的成果動搖了亞里士多德等人的結論、達爾文的進化論又否認了世間萬物都有固定不變的形式的看法。
到底有沒有上帝的存在?我們到底有沒有靈魂?隨著情節(jié)的推進,謎一團一逐漸被揭開的同時,顯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真相總是讓人戰(zhàn)栗。蘇菲和艾伯特原來只是艾勃特少校 寫給女兒席德的書中的人物,而少校和席德也是我正在看的《蘇菲的世界》中的人物,他們都只是虛構的,不是真正的存在的,他們沒有靈魂,那我們呢?我們也是 真正的存在嗎?我們有自己的靈魂嗎?或者我們也是某個書中的人物,別人透過我們說話、行動、思考?我們只是兔一毛一上的微生物,企圖看清整個白兔和魔術師。
哲學教你質(zhì)疑一切,哲學教你用辯證的方法思考,不要妄下定論,哲學教你以陌生的眼光看待世界,發(fā)掘出那些看似淺顯實則深奧無比的問題。當你在世界上生活了 十幾年,對周圍的一切都已經(jīng)習以為常時,突然有人告訴你,你不過是兔一毛一上的微生物,你并不是真正的存在,你很可能只是別人書中的一部分,你可能只是別人一大 腦中的腦電波,你周圍的一切都可能是虛無的。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十分殘酷的。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2
《蘇菲的世界》是由一個快滿15歲的小女孩蘇菲接二連三收到一些怪信件拉開序幕,“你是誰?”、“世界從哪里來?”這些看似很普通的問題卻讓人深思的概念,蘇菲在迷茫中開始思索,并在她的哲學老師艾伯特的引導下了解西方哲學領域。在此同時,書中又提及挪威小女孩席德的爸爸,為了讓他的女兒開始接觸哲學,編出了蘇菲的世界一說。這整本書就由這兩個亦真亦假的故事互相穿插而成,感覺虛虛實實的!就著“我從哪來”、“我是誰”……的問題,蘇菲穿越時空,從哲學的搖籃雅典出發(fā),對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哲學有了初步了解;來到了文藝復興時期,和已成為歷史的.那些有著精辟的思想的大人物——莎士比亞、達芬奇等進行了一次心聲的談話,目睹了歷史又一次嚴肅的重演?催@樣一部作品,讓我看到了人類的文明。除了追求知識的流行趨勢之外,我發(fā)現(xiàn)在教育上的缺失,我們的教育并未提供有關人生和其意義的必要知識,而這些答案正隱藏在哲學的奧秘里,然而現(xiàn)在的教育在哲學方面給人的感覺是“哲學”就應該是生澀的、非一般人可以理解的高深理論!所以以前我對哲學就是抱著可遠觀不可褻玩焉的想法!但讀了《蘇菲的世界》以后才發(fā)現(xiàn),其實我從來就不了解哲學。
以上是我看到一部分的感受!不過很多事我還是沒想通!就像書中說的人常把不能解釋的一些現(xiàn)象歸于神論,等到哲學發(fā)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人們開始相信無神論!接著哲學繼續(xù)發(fā)展,宗教出現(xiàn)了分裂,基督教開始深入人心!大部分西方人開始接受基督教的洗禮,可是在新舊交替的時候,戰(zhàn)爭避免不了!記得歷史老師提過十字軍的事,原諒當時我在開小差,聽的不全面。〈蟾攀钦f紅十字軍為了耶路撒冷那稱為基督發(fā)源地的地方,組織了教徒開始征戰(zhàn),開始他們也許為了教義,可后面他們虐奪路過所有的城市!所以我覺得沒有什么宗教是可以洗滌人類的心靈!只有人的自我覺悟才能改變一切!因為只要人愿意,一個原本是博愛的教義會被人曲解!我想哲學是可以讓人們了解自己,改變自己,讓人頓悟的學問!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3
本書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jīng)過,揭示了西方哲學發(fā)展的歷程。由前蘇格拉底時代到薩特,以及亞里士多德、笛卡爾、黑格爾等人的思想都通過作者生動的筆觸躍然紙上,并配以當時的歷史背景加以解釋。
書中有幾個句子,我很喜歡。
“那轟然一響,我們也是星辰!
看的時候覺得這句話真美。這是書里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了。大概是說,我們和星辰一樣在曠遠的宇宙中孤獨而不可重現(xiàn)地存在,既讓人驕傲,因為我們和星辰一樣可貴又優(yōu)美,又讓人悲傷,因為星辰也是終將消亡的存在。坐在回家的公交車上,在我看不到的'滿天星火里,那跋涉千年的星光終于到達地球,而發(fā)出光芒的星辰,或許已經(jīng)湮滅無存。我們,也是星辰。
“事實上黑暗本身是不存在的,他們只是缺少光線的照射罷了!
黑暗中亦有光芒的存在,每雙不同的眼里,亦會有不同的世界。在她的眼里,黑暗,只不過是缺少光芒的照射。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學習中,你遇到的黑暗,只不過是,太陽有點遲到。
哲學給我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那么哲學是什么?《蘇菲的世界》里有這樣一段話:“這個世界就像魔術師從他的帽子里拉出的一只白兔。只是這白兔的體積極其龐大,因此這個戲法要數(shù)十億年才能變出來。所有的生物都出生于這只兔子的細毛頂端,他們剛開始對于這場不可思議的戲法感到驚奇。然而他們年紀越大,也就越深入兔子的毛皮,并且待了下來。他們在那里覺得非常安逸,因此不愿再冒險爬回兔毛頂端。唯有哲學家才會踏上此一危險的旅程,邁向語言和存在所能達到的頂峰。其中有些人掉了下來,但也有些人死命抓住兔毛不放,并對那些窩在舒適柔軟的兔毛深處、盡情吃喝的人們大聲吼叫!
因此,我認為,哲學的本質(zhì)就是好奇心。好奇心讓人們思考,為什么世界是這樣的?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樣,認為世界本該是這樣。這樣的一些人,就是哲學家。
說不定,讀完這本書,你就會開始思考。翻開《蘇菲的世界》,它會帶你走進一個智慧的哲學圣殿。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4
有一本書,它改變了我的世界,改變了我的一生,它就叫做《蘇菲的世界》。它是由挪威作家賈德寫的一本哲學啟蒙讀物。
本書主人公是一個叫做蘇菲的14歲女孩,在她某天放學回家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信,信中只寫了兩句話:“你是誰?世界從哪里來?”一開始她只認為這是一個惡作劇,可她的思維卻不知不覺的思考這個問題,此后,蘇菲不斷收到這個叫艾伯特的神秘導師的來信,從信中,蘇菲開始了她的哲學課,開始探索人生,探索世界了。作者正是通過艾伯特給蘇菲傳授哲學知識的經(jīng)過,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的發(fā)展。從前蘇格拉底時代,到薩特,以及亞里士多德,笛卡爾,黑格爾等人的思想,通過作者生動的筆觸躍然紙上,并配以當時的歷史背景并加以解釋。然而隨著蘇菲哲學課越來越深入,她和艾伯特漸漸發(fā)現(xiàn)他們只不過是一位挪威少校為他的女兒席德寫的一本書中的人物。最后,蘇菲和艾伯特終于脫離了少校的控制,并隨著小說的結束而結束了他們的世界。
簡單的構思就是作者賈德跟我們是同一層面同一世界的'人,而少校和她的女兒是作者創(chuàng)造的人,而蘇菲和她的哲學導師又是少校為他女兒創(chuàng)造的人,作者用“少校與蘇菲”的關系,在跟我們探究著人存在的形式究竟是什么,因為主宰著蘇菲的世界的少校也只不過是作者筆下的人物,而這也恰恰是作者的反諷,或許我們活著的世界也只是造物主寫的一本小說罷了,連我們是否真正存在都需要證明。我不禁聯(lián)想到到了笛卡爾說過的一句話:“我思故我在!币苍S我們只是在這個特定的時間,特定的空間存在過而已。
我們正處于世界觀,價值觀,人生開始慢慢形成的階段,而這本書對自身素質(zhì)境界提升有很大的好處,其實能不能做社會的強者是一回事,能做一個真人才是最重要的。
簡簡單單的兩個問題,卻有一股無法看透的魔力。人們都習慣了事物的存在,卻不知道他們從何而來。這些問題,我認為就是哲學。在《蘇菲的世界》這本書中,作者提出了許許多多的哲學問題,引發(fā)了我們思考,想了解其中的奧秘。在探索這些奧秘的過程中,我們也會弄懂或者想通很多以前不明白的事情或事物。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5
看到這書名的時候,我以為是一個精彩的故事,也好奇作者是怎么寫一個人的世界?戳饲皟身,也確實勾起我看下去的欲望。但萬萬沒有想到它講的是哲學。
在我以為自己看不下去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原來哲學可以這樣去學習的。我就像書里面的蘇菲一樣,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少有人會談到哲學,也很少有人會去研究哲學。馬兒為什么叫馬,何為馬,在沒讀著本書前,我從來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也許很多人也不會去想這個問題?赡苁悄骋粫r間,我們偶然間從電視上見到這種東西,旁人對我們說,那是馬兒,我們從此就認識那是馬了吧。每天總會見到許多人,許多事,我卻從未提出一句:為什么?不只是我,每個人都把這個世界想得太過理所當然,世界的多姿多彩,仿佛與我們無關。
在高中時,我們要學習政治里的哲學生活,那是四本政治書中最難學的一本。我的確也很討厭哲學,太難理解了。但《蘇菲的世界》以一種不同的方式,從哲學的角度向我們解釋了世界和大自然等的形成與發(fā)展,告訴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我一直認為哲學是比較枯燥乏味的,但《蘇菲的世界》一書卻截然不同。它向讀者講述哲學的同時,運用了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使讀者閱讀時產(chǎn)生一種像讀偵探小說般的心情。文中的蘇菲她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致使她走上了通往解開世界謎團和哲學的大門。并且,蘇菲她還具有持之以恒,鍥而不舍的精神。這一點是十分值得我們學習的。只有有了持之以恒,鍥而不舍的精神,我們才有機會去做好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書中的一段話令我記憶深刻:世界就像魔術師變出的白兔,人類生活在白兔皮毛的最深處,把所有一切都當作理所當然,而哲學家們都是充滿好奇心的孩子,他們不斷攀登白兔的毛發(fā),目的是為了看清魔術師的真面目,也就是看清世界,看清人生的意義!短K菲的世界》一書使我覺得世界上還有很多事情等著我們?nèi)ヌ剿鳎笞匀坏拿孛苁褂肋h也揭不完的。
讀完全書后,我發(fā)現(xiàn)哲學其實是最貼近現(xiàn)實生活的,哲學是“關于天底下每個人都關心的一些問題的學科”。哲學所要解決的都是還沒有科學方法可以證明的問題——諸如善與惡、美與丑、生與死、秩序與自由等。哲學是對未知事物或不確切認識的事物的假設性解釋,是追求真理的開路先鋒。用一句話說:科學給予我們知識,然而只有哲學才給予我們智慧。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6
這是很厚的一本書,幾乎不能單手把玩著看。只能坐在書桌前,按住書角一頁頁地讀。素雅的文風構造出淡而幸福的鄉(xiāng)間生活,書中的小女孩蘇菲會偶爾跳出來,仿佛厚厚的窗簾外是一片春光美景。
故事以某神秘人士給蘇菲的書信式哲學課開頭。曾經(jīng)在新概念作文上看到一篇名為《少女七格》的文章,也是類似情節(jié)。只不過那是短篇,僅有春夏秋冬四章。而《蘇菲的世界》則是從人類探索哲學的起源開始講起:哲學是什么,世界從何而來……還有人類歷史上的哲學家及各自理論:從德謨克利特斯、古希臘三賢,到馬克思、達爾文、弗洛伊德。追隨者小女孩蘇菲的視角,在神秘導師艾伯特的帶領下走進各個時代的思想演變。自然派哲學家對于物質(zhì)組成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想法,雖然依據(jù)不足,但是敢于想象、敢于表達;凡人眼里的小丑、神明嚴眼中最聰明的人——蘇格拉底,卻認為自己對世界一無所知。這樣一個被后世認作偉大哲學家的賢人,卻還孜孜不倦地向過路那些不理解自己的人討教,因為他深知個人的思想敵不過眾人的思想。他是不被理解的圣人,卻不孤芳自賞,絕不向世俗妥協(xié),這樣的堅定與百年前的孔子、四百年后的耶穌不謀而合。所謂圣人與凡人最大的不同,就是承受了更多痛苦吧。
全書的第二條主線,是蘇菲對神秘女孩希德的探索。所有寄予蘇菲的生日禮物、卡片,全部都寫著希德的名字。越到故事的結尾,生活中離奇的事情就越多。原來蘇菲只是書中的人物,是希德爸爸給希德寫的哲學書中的人物。蘇菲是,艾伯特也是,蘇菲生活中的一切都不過是被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墒撬麄儾桓市模胍纯。書中的人物該如何反抗創(chuàng)造他們的作者?就好像人類如何違抗上帝一樣。世界就像一個同心圓,層層疊疊。我們被創(chuàng)造于此,也可以創(chuàng)造世界。被我們創(chuàng)造的世界中的'人們也可以創(chuàng)造屬于他們的世界。蘇菲和艾伯特,他們最終引開了作者的注意力,逃到了永恒之鄉(xiāng)。對于這一段我并不十分理解,或者說,無法用我現(xiàn)有的知識作出合理解釋。真的有永恒之鄉(xiāng)嗎?誰知道呢。但可以肯定的是,對于命運的反抗真是無處不在。
作為對父親戲弄書中人物的小小懲罰,希德埋下各種線人,假裝父親正在被監(jiān)視。父親“監(jiān)視”著書中人物,希德“監(jiān)視”著父親,層層疊疊。
即使蘇菲只是書中的人物,但在學習哲學的過程中已經(jīng)漸漸獨立出自己的人格,甚至逃離出來。那么仿佛是真實存在于世界的我們,是否也能活出真正的自己?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7
一位花季少女,某天回到家,發(fā)現(xiàn)了一封寫著兩個哲學問題的神秘來信。于是,在一位哲學老師用一封封信的引導下,開始思索與探索,從古希臘到現(xiàn)代,從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到佛洛伊德,所有哲學大師所思考各類問題與學說,最后塑造了一個屬于自己的世界。
這本書使我明白了哲學的意義、人的生命和各種哲學學說:
如果把地球比做一只用于變魔術的兔子的話,我們就是居住在兔子絨毛深處的細胞。我們出生于細毛頂上,剛開始我們對這場魔術十分好奇,而人們慢慢長大了,對世界不再好奇了,就去了毛皮深處,并喜歡上了皮毛深處的生活,就不再過問世事了。哲學家就是那些努力向上爬,并把別人拉上去的人。只要你有好奇心,再加上50%的努力就能成為哲學家。
在我們的心靈,四周都有“濾網(wǎng)”,由于“道德”已經(jīng)步入了我們的意識里了,所以他不斷在約束我們的一舉一動,這就是著名哲學家佛洛伊德所稱的“超我”,也就是“良心”。直到有一天,這個人忽然出現(xiàn)了一種強烈的不好的'欲望。這時,“超我”開始履行責任,把這個不懷好意的欲望,五花大綁,架出了我們美麗、脆弱的心靈,并把圍墻加固。這個欲望非要闖進,就走進了潛意識,于是這個欲望就開始不斷出現(xiàn),心靈開始有了壓力。最終心靈崩潰了。這個人得上了抑郁癥。在醫(yī)師的引導下,這個人又把欲望請出了潛意識,與其正面交鋒,最后欲望被消滅了,心靈恢復了。這告訴我們要正面對待自己的欲望,及時與家人溝通,不要埋在心里。所以每件事都要有理性的思考,才不會沖動,做錯事!
還有,一個人,不一定能肉體長壽,但理性(作為人的靈魂)是永恒的!办`魂渴望乘著愛的翅膀回家,回到理性的世界,它們渴望從肉體的枷鎖中掙脫!贝蠖鄶(shù)人都緊抱著理性的肉體不放,他們從不去想他們擁有每一件事物的原因,從不去認清世界。不知道靈魂不朽,不去塑造自己的靈魂,也從未成功。海倫凱勒就是這樣的人,她雖然眼瞎、耳聾、口啞,卻從不自暴自棄,還用自己的毅力與決心,考上了哈佛大學,為自己贏得了一條寬敞的人生大道。生命與靈魂是要用心塑造的,你走的路是你自己挑的,生命是你自己的,不要虛度年華,無所作為,一定要把命運踩在腳下!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8
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
可以通過想象,這兩個哲學社會問題會成為縈繞全書甚至需要我們自己人生的疑問,因為他們這是對終極的拷問,對本源的發(fā)問。
——你是誰?
當14歲的索菲收到這封信時,她一定很開心。 但她第二次想的時候,她很困惑。 我是誰? 她走到鏡子前,想象自己不是蘇菲,叫莉莉。 試著把自己叫到鏡子前眨眼,但不起作用。 所以在哲學課上,問題就像影子一樣,纏著她。 最后,她發(fā)現(xiàn)事情比她想象的還要奇怪。 她,蘇菲,是少校為慶祝希德十五歲生日而虛構的人物,少?刂浦乃枷牒托袆。 但更諷刺的是,少校,他創(chuàng)造了蘇菲的世界,但他是由我們創(chuàng)造的。
這故事就像個無底洞。很神奇,但也讓我們思考。我們也是被創(chuàng)造出來,住在另一個生物的'腦子里的嗎?那我們是什么?單純的人?還是作家小說里的人物?還是一場夢?我們有自我意識嗎?還是有人在控制局面?這個人就是我們所說的命運嗎?這本書給出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局,但是這個問題有很多答案。在哲學史上,成千上萬的大師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我認為最有洞察力的是法國哲學家笛卡爾的哲學思想: 我思故我在。這就是為什么我們一輩子都在問問題,弄清楚我們到底是誰。
——世界從哪里來?
信光我的立場,有五六百的書,這些圖書的圖書世界。試想一下,我們生活在一個巨大的力作,作者創(chuàng)建一個虛擬地球,數(shù)十億的生活在這個星球上的人。你是為您量身定制每個項目的作者,你的生活是有點思維下的情況下,你最終會由筆者主導。大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你只要打開門的小運動,是作者的精心安排。我想想你是否感到毛骨悚然。
在科學與哲學上,這都造成社會恐慌?茖W上意味著企業(yè)所有學生科學發(fā)展定律都具有不確定性。哲學上意味著探尋的本源可能影響并不是一種客觀方面存在。我們的世界成為了自己一個非常脆弱而不穩(wěn)定的肥皂泡。而這種精神世界,正是蘇菲的世界。
在這個世界上蘇菲并沒有放棄。結束這本書的,她拿起扳手敲了敲Sid的額頭,和喜德齊駱駝跟蹤的感覺。這真像一個福音!也許我們做什么,它可以帶來影響到了另一個世界。
人生是星塵,我們是星塵,世界發(fā)展也是星塵。
我們都很美。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9
很久以前,人們就對月亮有著無限的遐想。好奇心,驅(qū)使人類踏上了探索月亮的征途!短K菲的世界》向我敞開了哲學的大門,也讓我知道了好奇心的重要性。
《蘇菲的世界》是一場對自己心底的直視,也是一場哲學思想的火花碰撞。14歲的少女蘇菲,一封神秘信件改變了她的生活:“你是誰?世界從哪里來?”她從未想過這些問題,而在那天之后,蘇菲不斷的接收到類似于這樣的信,好奇心也驅(qū)使她打開一封又一封。世界像謎團一般在她眼底展開。一場關于哲理的頭腦風暴,蘇菲逐漸也意識到了自己是個書中的虛構人物,關于哲理的思考,使她有了自己的意識。最后,這個故事以一個開放的結局告終,蘇菲莫名逃出了書中世界,給讀者留下無限的遐想。
《蘇菲的世界》中有一段話令我印象深刻:我不會聽任你變得像其他人一樣,沒有感覺,無動于衷,我希望你有一個好奇,充滿求知欲的心靈。好奇心是上天賜予人最寶貴的財富,它引領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去探索。優(yōu)秀的哲學家,對世上的種種都充滿了好奇,從來不會過分習慣于這個世界。就像是太陽,月亮的存在,對于我們來說很正常,而有好奇心的哲學家,只是會想到,他們?yōu)楹螘嬖?人類歷史的進步,天生的好奇心驅(qū)使著我們?nèi)ヌ剿鞲嗟膴W秘。
蘇菲是個有好奇心的女孩子,她眼中的世界是奇妙的,每一件小事都是令她感興趣的東西,也就是因為這,她才能探索出更多的不為人知的秘密,獲取比常人更多的知識。
培根曾說:“一看見汪洋就認定沒有陸地的人,不過是拙劣的探索者!比绻覀冋J為月亮的存在是理所當然的,那么我們或許永遠不會邁出探索宇宙的那一步。如果我們認為海洋是理所當然的,又怎么會發(fā)現(xiàn)深海中形形色色的生物?如果我們認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人類文明又怎么會生生不息地繁衍出燦爛的文明,又怎么會繁衍到現(xiàn)在?好奇心,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充滿趣味,充滿新鮮感。我們要始終以好奇的眼光去觀察世界。
去熱愛生活吧,那需要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生活的“為什么”,就是生活的意義。小孩子的好奇心是很寶貴的,法布爾小時候喜歡觀察,愛看那些各種各樣的小昆蟲,在小法布爾看來,他們是有靈性的。這種好奇心,對未知的探索精神,始終陪伴著他,從未放棄。這才造就了一個科學家,造就了《昆蟲記》這本科學著作。
我們需要保持一個好奇心,去擁抱世界,而不是讓世界圍著我們。我們要銘記,青春的朝氣和前進不已的好奇心若消失,人生終將失去意義。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10
閑暇之余,找到了《蘇菲的世界》。這是一本很好的哲學入門書,它和其他大部頭的令人傷腦筋的哲學書不同,讀它更像是讀一本偵探小說,讓人不自覺地跟隨著蘇菲去思考,去探討一個個哲學問題,去拜訪一位位哲學家,了解他們,走進他們的世界。這本書的內(nèi)容廣,但并不紊亂,書中內(nèi)容分成許多章節(jié),每節(jié)題目都點出了該章節(jié)內(nèi)容的中心,或深藏或巧露;而每一節(jié)內(nèi)容都會闡述幾個問題。這樣的分節(jié)使人讀后更容易消化,也更容易理解。
千百年來,不管是什么時代的人,什么民族的人都在追尋著相同的問題,就像是“人是誰”“世界從何而來”,正是因為人們的好奇心,才有了哲學。遺憾的是,現(xiàn)在人們的好奇心卻因為習慣而遞減。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漸漸接受了這個世界,并把這一切都當成了理所當然,我們的好奇心也就被壓抑住了,從這個角度說,我們對世界的好奇心以及對發(fā)現(xiàn)問題的敏銳甚至比不上小孩。但是哲學家之所以與眾不同,就是他們從不會習慣這個世界。對于他們來說,這個世界一直都有一些不合理,甚至有些復雜難解、神秘莫測,他們就像是孩子一樣打量著這個世界,所以他們才能提出那些深奧的問題,所以他們才能被人稱為智者。我也在反省自己,是不是已經(jīng)失去了好奇心,是不是要用一種新的眼光去打量這個世界,就算不能做到像孩童那樣,起碼也要做到遇事多要想幾個為什么。
如果我這樣想,如果我意識到自己的好奇心不夠,是不是我已經(jīng)前進了一步呢?因為蘇格拉底曾說過“最聰明的`是明白自己無知的人”。說起蘇格拉底,他也許是整個哲學史上最神秘難解的人物。他從未留下任何文字,但卻是對歐洲思想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他長得很丑,但是他的性情卻極為和藹可親,我們了解他的途徑主要是透過柏拉圖的著作,因此要區(qū)分蘇格拉底的學說與柏拉圖的哲學并不容易。而他的死又是如此富有傳奇色彩,因為批評各種形式的不公不義與腐敗現(xiàn)象,向地方勢力挑戰(zhàn),他被控“宣揚新的神明,腐化青年人”,可是他沒有逃走,他甚至沒有懇求陪審團手下留情,他服下了毒藥。那些勢力扼殺了他的生命,但他的思想?yún)s傳遍了整個人類的世界,成為了哲學界一顆最耀眼的啟明星。我佩服他的思想更佩服他的勇氣,他的堅持不妥協(xié)鼓勵著后人為保衛(wèi)真理而戰(zhàn)斗。
看這本書,我不僅增長了許多哲學知識,了解了許多哲學家的生平和思想,還從中找到了一些啟發(fā),也許,我要對生活改變一下態(tài)度……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11
要是單看書名,幾乎不會有人認為這是一本講哲學的書。蘇菲是個快過15歲生日的挪威小丫頭,生活在一個風景秀麗的小地方,過著小女孩的小日子。一個不請自到的哲學老師艾伯特突然走進她的生活?勺詮囊粋不請自到的哲學老師艾伯特突然走進她的生活,蘇菲的世界便完全改變了。
書中的“艾伯特”從幾千年前的北歐真話,古希臘神話講起,一步一步地一直談到了當代哲學的潮流。時間上跨越了古希臘、中世紀、文藝復興,啟蒙運動直到近現(xiàn)代。一個個耳熟能詳?shù)恼軐W巨匠也在書中依次粉墨登場。從古代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到現(xiàn)代哲學之父卡迪爾,再到啟蒙運動時期的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康德,隨后是“浪漫主義運動”時期的黑格爾,再后是十九世紀中后葉的馬克思、達爾文以及同時代的尼采,最后法國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傳奇人物薩特。
紛繁復雜的各種“主義”也按時間先后一路噴涌了出來。理性主義,知性主義,浪漫主義,存在主義,虛無主義,馬克思主義,超自然主義等等等等。另外,作者為了折騰書中人物蘇菲,甚至還讓小紅帽,芭比娃娃,泰迪熊,米老鼠等卡通人物時不時突然亮相。
《蘇菲的世界》之所以在創(chuàng)作出版后不久就成了暢銷書并被譽為名著,除了本身內(nèi)容真才實學外,可讀性和趣味性強也是關鍵因素。總結起來有兩大點,一是書中闡述哲學觀點后必舉生動例子;二是書中有書,故事中有故事。前者我沒法在此詳述,讀者看一遍書就知道了,后者倒是可以簡單說說:故事的主人公蘇菲其實是生活在故事中的另外一本書里,而這另一本書是一個住黎巴嫩的少校寫給他女兒的'。但蘇菲和創(chuàng)造他的少校,以及少校的女兒卻又都是在作者喬斯坦。賈德筆下的人物。而且在書中,筆下人物與筆下人物經(jīng);樱@里的關系一時半會兒也解釋不清楚,總之讀者看看就明白了。除了哲學外,《蘇菲的世界》還涉及了不少科普知識。
哲學不是一班人能學到的,但我們可以學習如何以哲學的方式思考,去積累知識和經(jīng)驗,可以在他人得出的理論上創(chuàng)新,以導出自己新的觀念。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12
《蘇菲的世界》是一部意義頗深的人類哲學發(fā)展史,它延伸出了人們對哲學世界的向往與渴望,對人類自身問題的好奇與不解,它見證了每個人的成長——使生命從無知轉(zhuǎn)變?yōu)橹腔,由困惑到了解自身哲學,本書為我們開啟了哲學之門與致知之門。在茫茫大千世界給予人們前進的期望。
《蘇菲的世界》不僅僅是智慧的世界,亦是夢的世界。它將會召喚每個人內(nèi)心深處對生命的禮贊,這種贊嘆不是虛無的,它本身就是一種靈魂的至高寄托,人們在這種思索方式下總能找到睿智的縮影。使人們不只滿足于當下所知,賈德這本關于哲學史的小說是超乎前人的,他用事實驗證了哲學不只是夸夸其談,而是對生命本質(zhì)的探究,是人們的必備飲食、精神營養(yǎng)。
在宇宙的世界里,我們的星球似乎是一個想象力被束縛的存在。認為所有的事物均有其出現(xiàn)的理由,卻并未進行仔細地思考。例如:“人是從何而來?”,“生物是如何進化而來?”。就這樣,很久以后開始有人從哲學的角度探尋這些問題的答案。哲學有時更像一架天平,無論何物放上去,立刻顯而易見,無可否認。
誠然,哲學家并不深究“萬物從何而來?”這類問題,他們更多思考的是一種東西為什么存在而自然的形貌又不斷改變,他們從事物的機理出發(fā),研究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下為何會有某一種事物的存在,再上升到哲學的層面上。對自然的很多疑慮做出哲學方面的思索,將人們從“人從何而來?”的圈子中釋放出來,進一步研究其具體的構造。從而使人們更好的了解自我與社會。當今中國社會被實物主義占領,對于人們來講哲學顯得太過于飄渺。可是,從某種意義來講,哲學是我們的一劑良藥,它以某物的本質(zhì)為藥理,對癥下藥,就好像魯迅的筆桿子,很深刻的`揭露這個世界的假象,讓更多的人看清這個世界的美丑。
許多人在迷茫的生存中失去自我,宇宙的意義在他們看來是無稽之談,每個人都是自顧自地活著,用肉體的富足掩飾精神的頹敗。從本書的故事來講,不僅僅使我們提升對人生的理解,更多的是對自我的認知。此書能夠提高人心靈的層次,將人們的細末神經(jīng)經(jīng)過放大鏡無限的放大,最終數(shù)清命運的紋理。大多數(shù)人僅有在自我的生命即將結束時才了悟人生的哲學,后悔終生晚矣。我們要盡早探求生命的哲學,充分考量人生的價值,不可惶惶終日,最終無法挽回。
《蘇菲的世界》仍有許多值得我們?nèi)ヌ剿鳎匀坏拿孛苁钦f不完的。我們總是在認識自我以后開始關注整個世界,在世界中尋覓新的人生哲學,去用智慧的眼睛觀察,用心體會。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相關文章:
《蘇菲的世界》經(jīng)典句子賞析04-01
蘇菲的世界的好詞好句07-25
蘇菲的世界好句賞析02-18
蘇菲的世界好詞佳句摘抄01-28
《蘇菲的世界》好句好段賞析08-22
蘇菲的世界好詞好句好段01-17
蘇菲的世界的經(jīng)典語錄150句07-20
蘇菲的世界好句好段摘抄01-18
《蘇菲的世界》的哲學語句(精選105句)03-22
《蘇菲的世界》讀后心得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