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新人讀《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有感
導語:高效能人士都是如何工作的呢?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精彩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后感1:
其實某個時間段的我都是遠遠看見這樣的書名就繞著走的,總覺得這樣的書都是一些噱頭一些急功近利之語而已,并不能給我?guī)碇闭闹,這樣的想法不免會讓我錯失一些東西,感謝@watston 讓我認識這樣一本好書,同時也逐漸認識這種偏見,對于未知之事還是不要過早地下定論,沒有調(diào)查就沒有發(fā)言權(quán)。
書中所講所謂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并不是簡簡單單行動層面的七個習慣,而是從做人的根本談起,從修身養(yǎng)性開始,從正心誠意開始,正本清源,暗合傳統(tǒng)文化精神,又輔以個人管理與成長的精義與實踐,更接了地氣,一路讀下來深以為然,相見恨晚。
道德修養(yǎng)是做人根本,在此不再多談。略談一下讀此書后觀念上的一些革新:
1. 個人成長三境界:依賴、獨立、互賴。幼時無疑都是依賴期,及長,則依個人修為有不同境界了,一般人生理固然可以獨立,然經(jīng)濟、心智、情感等等,就有許多人不能獨立,然而獨立又不是終點,更高的境界是互賴,明白人之相互依存,不為輸贏高下相較,互賴之人在一起,整體大于部分。之前的我一直追求個體的獨立,心知人際關(guān)系是我所不足,為人雖隨和,但極不善溝通,一直被動,卻也一直任性隨緣不以為意,今后或許會將人際做為一個課題去修煉(現(xiàn)階段還是應(yīng)以提高自身為要務(wù),這么弱的我拿不出手去交朋友,555)。這也是成長的過程中逐步認識自己認識他人的一個過程吧~
2. 效率:產(chǎn)品與產(chǎn)能必須平衡。產(chǎn)品是希望獲得的結(jié)果,產(chǎn)能是借以達到目標的資產(chǎn)或本領(lǐng)。二者平衡的觀念,我是這樣理解的:古話叫做“斧斤以時入山林”(請原諒我孟子那一大段話只記得這一句了),“家財萬貫不如一技傍身”,現(xiàn)在叫“可持續(xù)發(fā)展”。對我來說這個觀念對我的沖擊還是來自將效率分解為產(chǎn)品與產(chǎn)能,而之前雖認識產(chǎn)能的重要性,對于效率一詞的認識主要只看到產(chǎn)出。
3. 人類特有的四種天賦:選擇的自由、想象力、良知、獨立意志。正是這四者將人與動物區(qū)別開來吧。之前并未就此有所深思。本書重在講選擇的自由,然而讀書之人自可就其他三者展開一些聯(lián)想。其實這四者也是有所關(guān)聯(lián)的。沒有獨立之意志,也不會去掌握操之在我的力量,如果沒有對自身對生活的想象力,即便擁有自由,又如何做出選擇呢?既生而為人,就應(yīng)好好珍惜這四者,方能寫出一個獨立的“人”字。
4. 直指核心: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力量。四者相輔相成,均衡發(fā)展便能產(chǎn)生高尚的人格、平和的個性和足以匹配的才具。不得不說很喜歡這樣的分解,這樣的分解讓人更容易剖析自己,從而改善提升。(雖然結(jié)論是各方面都有待加強)
5. 成熟是勇氣與關(guān)懷兼?zhèn),有勇氣表達自己的感情與信念,又能顧及他人的感受與想法,有勇氣追求利潤,也顧及他人的利益。很多強勢的人是容易不顧及他人感受,于我,則往往是思考太多他人的感受,又不擅長表達自己的感情,最終不免委屈求全,(好啦,承認一下也有不顧人他感受的時候)隨著閱歷漸增,逐漸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一點點練習,如何建立與維系更加平衡的關(guān)系。
6. 溝通不良四大弊病:價值判斷、追根究底、好為人師、想當然耳。作為一個不擅長說話的人,一直以為自己是擅長傾聽的,最起碼打小在家人嘮叨與好友傾訴中歷練,然而,面對著這四大弊病,還是不由得我不反躬自。何艺娴氖且粋好的傾聽者嗎?好為人師是我不知何時能脫去的毛病,既聽了別人的煩惱,總覺得自己應(yīng)該有建設(shè)性的意見才對……細細品味想當然與換位思考的區(qū)別,似乎前者重在衡量,而后者在體察與共情,我似乎是后者居多吧……我會注意的,嗯。
7. 溝通三層次:自我防衛(wèi)、彼此尊重、集思廣益。低自尊低自信者傾向于自我防衛(wèi),而只有心胸開闊之人才能做到開誠布公、集思廣益。覺得人際真是個很累人的事兒,言者無心,聽者有意,你心無芥蒂口無遮攔之時,孰不知對方已有幽怨暗恨生,面對這婉轉(zhuǎn)屈折的小心腸,又怎能不寧可把層次放在“彼此尊重”上?以我現(xiàn)在的修為,真的覺得能不能集思廣益,不僅在于己身,對面的那個人也很重要。當然,在溝通表達的修煉上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8. 磨練自己,在身體、精神、心智與待人處事等四個層面,增進個人產(chǎn)能,累積其他修養(yǎng)的本錢。向來注重的是精神與心智層面,身體層面知道重要性,但往往因為各種原因而耽誤,至于待人處事,或許跟我一直以來所處的環(huán)境較為單純有關(guān),不磨煉還能活下去,生性又孤僻,自然就給忽略了。以后還是不要那么不合群的好……所以,要時時觀察,學習如何不不合群……
七個習慣,是人生致勝的七種武器,我的目標是樣樣皆精,融會貫通,然而,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我在練習著操之在我的積極主動,自我管理實踐的道路上探索,人生愿景有過描繪,但似乎還不夠清晰,有點好大喜功,目標太多。好在雙贏思維是有的,畢竟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最好的,但是有時還是不免嫉妒之心啊!溝通上傾聽再接再勵,自我表達不能再偏廢了,尋求合作方面真的是短板(是不是也是從小不愛麻煩別人的后遺癥?或者因為這個短板才不愛麻煩別人。。),至于自我投資上,身體和待人處事方面再不行動就老了!結(jié)論是:我的成長空間真的好大……與小伙伴們共勉~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后感2: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是公司讀書活動中要求閱讀的一本書,它幫我解答了許多困惑。常言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們也一定會遇到不順心或壓力大的時候,通常我們會因此而抱怨周遭的事物。但抱怨并不能幫助我們解決眼前的問題,反而會使我們變得更加消極和悲觀?墒菫槭裁闯晒θ耸總儚膩矶疾辉固煊热四?因為他們能夠以一種積極的、客觀的態(tài)度來看待自己的遭遇,用實際行動來擴大自己的影響圈,掌握行為的主動權(quán),而不受制于外部環(huán)境。
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總會有一定差距,就像我們所從事的工作通常不是自己最喜歡的,而處于這種狀態(tài)的我們就像迷失了方向的帆船,對工作失去了興趣和動力。可是為什么成功人士們總能生活地很充實呢?法國的思想家蒙田曾說過:“如果一艘帆船沒有明確的航行目標,那任何風向?qū)λ鼇碚f都不會是順風。”我們的人生就好比在大海中航行,我們不知道明天會遭遇什么樣的風浪,但如果我們有明確的人生目標,那么任何風浪都會讓我們更加接近目標。任何工作都有相通的地方,也許我們不能干一行愛一行,但我們卻可以干一行專一行。
或許我們會有這種體會:工作是做不完的。每時每刻我們的手邊總會有許多事情需要去處理,比如回郵件、寫文檔、編代碼、學知識、開討論會等等,為此我們常常會忙得焦頭爛額,恨不得自己能夠長出三頭六臂?墒菫槭裁闯晒θ耸總兛偰苡袟l不紊地工作呢?因為他們懂得如何在日常工作中發(fā)揮自己的獨立意志,如何用科學的個人管理理論來劃分工作的輕重緩急,如何用先進的時間管理方法來安排自己的工作日程,如何使自己工作變得更加有意義。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個人的力量終歸是有限的?赡贻p的我們通常意識不到團隊協(xié)作的重要性,不清楚自己在團隊中需要扮演何種角色,最終導致整個團隊無法高效地運作?墒菫槭裁闯晒θ耸總冊趫F隊中總能與隊友配合默契呢?為什么成功人士們總能很快地取得別人的`信任并在困難中得到別人的幫助呢?因為他們認為圓滿人生不僅限于個人的成功,還要追求人際關(guān)系的成功、團隊成員的共贏。只有依靠團隊的力量,我們才能完成個人難以完成的事情。而團隊成員之間的情誼不是靠一時一刻的技巧就能建立起來的,那需要我們開誠布公的溝通和日積月累的誠信。
古語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生活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中,我們必須學會自我教育、自我投資,把身體、精神、心智都保持在健康的狀態(tài),這樣我們才能跟上社會發(fā)展的步伐,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工作和生活當中。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后感3:
猛地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很久沒有寫書評了,很多讀過的書也草草了事,似乎只記得一個標題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很早就看見有人在推薦,而且似乎是每個公司的入司必讀書目,甚至當時我們應(yīng)屆生才藝表演獲獎的同學最后都獎勵了這本書。一本書再好,但是經(jīng)過過度的宣傳和美化之后,反而讓人有些反感。整本書讀下來感覺這七個習慣都有聽說過,積極主動說的是要擴大自己的影響圈,跟我們要主動地擁抱成長區(qū)是一樣的。以終為始,說的是強烈的目標導向。要事第一,在我們談到時間管理的四項限的時候就明確地說過。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tǒng)合綜效這幾條就是說要有良好的溝通,認清問題、求同存異,找到問題解決的第三條路。最后的不斷更新,就是從4個維度來提升自己,身體、智力、精神、人際關(guān)系。整本書談的硬知識很多,每章都有實踐方法,也正是因為這樣導致其中的例子不夠,故事較少。這也就讓人覺得,很多道理都知道,但就是行動不起來。
不過這本書也讓人看到了其實我們不斷在尋找好方法,好習慣,但是真正的好習慣就那么幾條,連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我們都聽說過,那有何必卻苦苦追尋,不如認真反思哪幾個習慣現(xiàn)在就可以通過時間的積累慢慢養(yǎng)成。不要像《牧羊人的奇幻之旅》里面的男主人公一樣,歷經(jīng)千親萬苦最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寶藏就藏在剛開始出發(fā)的地方。或許等我們越來越成熟以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成功正是來源于這幾個看似淺顯的習慣吧,但是我們必須要自己親身走一朝。
結(jié)合《習慣的力量》這本書中關(guān)于習慣的養(yǎng)成,用這些好的習慣慢慢替換之前的頑疾,而不是祈求抹去曾經(jīng)的壞習慣。在我們工作和生活中在做一件事的時候往往做到一半的時候就已經(jīng)忘記了當時目標,而且在制定目標的時候只有定性,沒有定量。比如說要背單詞,到底是一天唄20個還是40個,寫作,一天完成多少字數(shù)還是一周需要幾篇。目標是行為的表面驅(qū)動力,而我們深層次的價值觀才是決定我們要做哪件事,曾經(jīng)參加過古典老師的一次網(wǎng)課,我發(fā)現(xiàn)我最重要的三個價值觀是:成就感、影響力、愛,所以我很多的動力來自于外界的不斷贊揚,比如說寫了一篇文章,多一個喜歡,多一個評論我都會越來越有動力繼續(xù)做下去,而當一件事遲遲找不到成就感的時候往往就容易在中途放棄。對于一些工作效率低,每天卻顯得很忙的狀況,更加需要用要事第一的原則,緊緊盯著重要的事,把一些緊急的事能夠轉(zhuǎn)交給別人的話自己就盡量少動手,每一天的計劃可以采用GTD的時間管理,把要完成的事按照重要性排列,一件一件完成。對于一個月的計劃,可以分成自我提升、工作、財務(wù)、朋友和其他重要人、身體、娛樂這幾個維度去規(guī)劃,這也是在不斷更新這個習慣中很重要的一點。
整本書沒有太多驚喜的地方,但是卻深深得讓人覺得實踐起來很難。暫時從要事第一和不斷更新開始我的習慣之旅吧,一個月以后再來復盤。
【內(nèi)容簡介】: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是當今中國最經(jīng)典、最著名的一部培訓教材;世界500強企業(yè)必備培訓課程。奧巴馬、克林頓、普京、李開復、湯姆·彼得斯、肯·布蘭佳、世界領(lǐng)導力大師沃倫·本尼斯、世界潛能大師博恩·崔西、《一分鐘經(jīng)理》的肯·布蘭佳世界第一潛能專家安東尼·羅賓、華人成功學權(quán)威陳安之、《紐約時報》《福布斯》《財富》《商業(yè)周刊》《經(jīng)濟學人》《哈佛商業(yè)評論》鼎力推薦閱讀。
本書不僅是企業(yè)、組織機構(gòu),更是個人獲得自我提升的人生必修教材。讀者遍及工商業(yè)、政府部門、軍隊、學校以及家庭等各個領(lǐng)域。改變?nèi)说乃季S方式和行為方式。這種改變甚至幫助實現(xiàn)一個國家的強大。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在每一章最后增加了一個“付諸行動”版塊,精選柯維培訓課程中的實踐訓練習題,以幫助讀者加深對“七個習慣”的理解和掌握,使“七個習慣”成為屬于每個人自己的行動指南,價值堪比18000元的柯維現(xiàn)場培訓課。
【職場新人讀《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有感】相關(guān)文章:
讀《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有感04-04
讀《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有感范文05-13
讀《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有感1500字05-14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職場員工讀后感09-24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后感05-21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讀后感05-09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后感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