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鵝》讀后感 推薦度:
- 《圍城》的讀后感 推薦度:
- 《紅鞋》讀后感 推薦度:
- 教子讀后感 推薦度:
- 金鎖記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波德萊爾《惡之花》讀后感
導語:波德萊爾是法國詩人,被譽為現(xiàn)代派的開山鼻祖,《惡之花》是其代表作。
或者有人會被《惡之花》的書名吸引,一如我當初。所謂“惡之花”,顧名思義,便是“罪惡的花朵”之意,再做深解,無非是“惡也有如花的美麗處”,或者說,“盛開在惡之上的花”。但無論你做何理解,都可能只對了一半。
熟諳閱讀鑒賞的人清楚,文本是有多元闡釋的。越是偉大的作品,越是這樣,所謂“一千個讀者,便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在讀過《惡之花》后,也十分直觀又真切的感覺到詩人波德萊爾內(nèi)心要釋放的情緒和表達的主題,那是一種藝術(shù)特有的高度,絕不是一言概之,卻又似清晰異常的。
一反常態(tài)的是,大多古典詩人謳歌神性、光明、美好,然而波氏在其惡之花中卻出現(xiàn)了太多陰暗、丑陋的意象,仿佛他要謳歌的是人們視為惡俗不雅的東西,是那些為人們所厭惡拒斥的內(nèi)容。如此或許將太多人早早拒斥于門外,有未讀而先退者。然而只要你本著一顆純潔的心去讀,你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惡之花》中太多詩篇并非果然“污染”了你,反而是使你更加清楚地意識并承認“惡”的無所不在,它像是黑暗在與代表光明的美無時無刻不在作著斗爭,要想消滅它是不可能的。那么我們在面對惡時,能夠時時看到其上還有開放的美的小花,能夠以自我之美有意識去抗拒它,保持純真的本我才是題中應有之意。
《惡之花》同樣顛覆了過往傳統(tǒng),以期建立新的價值,這是一種創(chuàng)新和大智大勇。傳統(tǒng)一旦定型,便如一潭死水般散發(fā)惡臭。較我們不愿接近之“惡”之“丑”,恐有更多難以覺察的“血腥”。而這些往往是人們不自覺的!稅褐ā酚趷褐袑で罅阈嵌↑c的,又無處不在的,尤如污濁泥潭中隨處可見的鮮活氣泡般的美的存在,揭示了象征光明、正義、愛的美的廣布,而那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同樣如羅丹所言,并非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
故而,閱讀波氏《惡之花》須得沉下心,擦亮眼,在咀嚼品茗中提升閱讀快感。詩中大量隱蔽的、反面的意象,你須琢磨,將之融化在你自己的生活中,一一形成對照,那樣的話善惡美丑自在你心中,或者先前你以為美為反成了“丑”,而先前不著意的.“惡”又變作了美。其時你便可以透視生活中最本質(zhì)的一面。從而安舒、紓解你長久來郁悶的心思,達到澄明的境地。這或者就是詩人通過作品要說與我們的吧。
惡之花,為我們生活增添些許美麗,讓我們更從容的去面對它,與之達成和解。
好句摘錄:
1.那些海誓山盟,芬芳、那無休止的吻,能否從不可測知的深淵重現(xiàn)?
2.你對自己的美一無所知,卻專橫地濫用造作的魅力。
3.讓巖石涌泉,讓荒漠開花讓陌生的王國洞開熟悉的大門為他們送行。
4.我的靈魂是墳墓一個一個我居住其中這可惡的墻上依然荒蕪。
5.如果你能抵制誘惑你的眼睛能洞察淵底愿你讀這部書,愿你能漸漸愛我。
6.他流動的不是血液,而是忘川的綠水。
7.一個無人問津的要犯,被判處終身微笑,卻永遠張不開笑嘴。
8.我是一片連月亮也厭惡的墓地。
9.誰不曾從墳地的枯骨中吸取營養(yǎng)。
10.就連你們的祈禱和祝愿都是罪行。
【波德萊爾《惡之花》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波德萊爾《惡之花》讀后感范文02-25
惡之花現(xiàn)代詩歌05-21
仿波德萊爾創(chuàng)作的現(xiàn)代詩04-13
讀后感:感動中國讀后感04-04
《懷念母親》讀后感_讀后感03-04
《父與子》讀后感_讀后感03-04
《曾國藩日記》讀后感 【讀后感】08-14
讀后感04-18
讀后感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