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故事》讀后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總結呢?是時候?qū)懸黄x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學家故事》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科學家故事》讀后感1
科學實驗意義非凡,但又充滿危險性?墒牵沤裰型獾目茖W家卻不因此退縮。李時珍則是我國古代研究草藥的一顆巨星。
李時珍非常喜歡草藥,可在那個時代,醫(yī)生的社會地位很低,所以,父親希望李時珍走上仕途,做大官,光宗耀祖。李時表為了安慰父親,遵從了父親的意愿,參加了縣里的科舉考試,中了秀才。后來,他又參加了三次考舉人的鄉(xiāng)試,但都落榜了。第三次鄉(xiāng)試回來,李時珍懇切地對父親說:“我再也不去考官了,看著鄉(xiāng)親們受著病痛的折磨,我怎么能無動于衷,而整天去讀那些沒有用的入股文呢?您還是讓我學醫(yī)吧!”
李言聞被兒子的誠懇打動了,只好答應了他。李時珍跟父親學醫(yī),十分勤奮,因此,他很快就成了遠近聞名的醫(yī)生。
在古時候,人們把專門講述藥物知識的書叫做“本草”,醫(yī)生開藥和藥鋪里配藥都以它為依據(jù)的。從漢代的第一本草本《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到唐朝官府派人編修的《唐新修本草》,歷時1000多年,經(jīng)過歷代人的修訂,記載的藥物也從360多種發(fā)展到1500多種?傻搅嗣鞒臅r候,本草書又有幾百年沒有修訂了。而且,其中還有不少錯誤的配方。
這件事深深地觸動了李時珍,他想:用錯藥關系到生命,舊本草里有那么多錯誤,應該重新修訂了,否則,不知道以后還會危害多少人呢!
一天,李時珍突然對父親說:“舊草本書里有那么多的錯誤,我想整理整理,把該收進去的新藥收進,把通過驗證后證實是錯誤或混亂不清的地方修正過來,您看行嗎?”
李言聞不禁大吃一驚:“舊本草是該修了,可是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要靠官府找許多名醫(yī)才能辦成,你一個人怎么行呢?”
“我的決心已定,有機會我就上書朝廷,讓朝廷派人重修本草!崩顣r珍堅定地說。
從那以后,李時珍除了給病人治病以外,還用閑余的時間讀醫(yī)書,為修訂本草做準備。十年過去了,他讀了800多本醫(yī)書,摘抄了好幾柜筆記。
有一年,朝廷要各地推薦名醫(yī)到京城的太醫(yī)院,李時珍也被選上了。太醫(yī)院是專門給皇帝家人看病的,是天下云集的名醫(yī)。李時珍懷著施展自己才學的希望來到這里,可是沒想到,當時的嘉靖皇帝是迷信一些道士的說法,妄想服用仙丹長生不老,還讓道士把持太醫(yī)院,像李時珍真才實學的醫(yī)生卻得不到重用。
李時珍好幾次向太醫(yī)院提出修本草的建議,可是,有那些道士把持太醫(yī)院,誰能聽進他的建議呢?甚至有人罵他“草包醫(yī)”,修本草是妄想。李時珍聽后非常失望,在太醫(yī)院待上沒有一年的時間,就假托有病,辭職回到了家鄉(xiāng)。李時珍回到家鄉(xiāng),繼續(xù)修訂本草。他發(fā)現(xiàn),要想驗證舊本草的內(nèi)容,光靠收集書本知識是不夠的。必須出遠門,于是帶著學生龐憲,兒子李建元一起出外考察。
一路上,李時珍不斷地向農(nóng)民、獵人、藥農(nóng)等請教。
有一次,李時珍在《劉郁西使記》的書里發(fā)現(xiàn)了奇特的“撒八兒”。它起初是由一種叫玳瑁的動物吐出來的東西,后來又被大鮫魚吞了下去,經(jīng)過了很多年,才變成“撒八兒”。
李時珍沒有見過“撒八兒”,問過許多人,也都不知道,就連一個很有學問的人都不知道。
從1552年李時珍寫這部書算起,已經(jīng)整整經(jīng)歷37個年頭了,他也從30多歲的青年,變成了60歲的老人,他給這部書取名叫《本草綱目》。
李時珍堅持不懈的'精神實現(xiàn)了他的愿望。
李時珍堅持不懈的精神和《本草綱目》永遠流傳在世間。
《科學家故事》讀后感2
在二十一世紀里,科學將會成為人類的生命。你不懂科學,就無法在這個社會里生存。如果你有了科學的種子,精心培育,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顆種子就會不斷生根、發(fā)芽、結果…………而諾貝爾獎,只是給人們的一個獎勵而已,激發(fā)人們更加熱愛科學,去發(fā)現(xiàn)大自然中的科學,在許多國家已經(jīng)有好多科學家得了諾貝爾獎,當他們走向諾貝爾獎的領獎臺時,他們都代表了自己擁有科學巨大創(chuàng)造的財富。
在這個暑假里,我看了一本書,名字叫做《科學家的故事》,在這本書里,講了好多和科學家有關的故事,在實驗中,他們即使失敗了幾百次,幾千次,可是經(jīng)過他們堅持不懈的努力,最終還是成功了,在這些故事里最吸引我的兩位科學家就是愛迪生和哥白尼,他們熱愛科學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
1847年,愛迪生降生在美國俄亥俄州米蘭市的一個商人家庭里。很小的時候,愛迪生就顯露出了極強的好奇心,只要看到不明白的事情,他就抓住大人的衣角兒問個不停,非要問出個子丑寅卯來。
一天,他指著正在下蛋的母雞,好奇地問媽媽,說:“媽媽:“母雞把蛋坐在屁股底下干嘛呀”媽媽說:“哦,它呀,正在下蛋孵小雞呢!”下午,愛迪生就不見了,家里人急得四處尋找他,終于大家在雞窩里找到了愛迪生,原來他正蹲著雞窩里,學著母雞下蛋呢,屁股下還放了好多的雞蛋,家人看見來了哭笑不得嗎,只好把愛迪生拉起來,又是給他洗臉,又是給他換衣服、洗衣服。還有一次,還有一次,他看見鳥兒在天空中自由飛翔,就想:既然鳥能飛,人為什么不能飛呢?于是,他找來一種藥粉給小伙伴吃,為了讓小伙伴飛上天空去。結果,小伙伴差點兒喪命,愛迪生也被父親狠揍了一頓。
好不容易,愛迪生成長到了八歲,父母把他送到了一所小學讀書,本以為他可以在學校里安安分分的上學了,可是在學校里,他仍然愛刨根問底,經(jīng)常問得老師、同學目瞪口呆,有一次,上算術課,老師在黑板上寫了一個算式,是二加二等于四,可是愛迪生突然站起來,說:“老師,為什么二加二等于四呢?”老師被他的問題問住了,他認為愛迪生是一個搗蛋鬼,一直和班上的同學和老師鬧別扭,于是,在他上了三個月以后,被老師趕回家了……
他的母親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即使她的兒子被學校攆回來,她的兒子愛迪生喜歡物理、化學特別感興趣,就給他買了和這些有關的書目,愛迪生照著書本,獨自做起實驗來?梢哉f,這就是愛迪生搞科學發(fā)明的啟蒙教育,其實,他的每一項發(fā)明都和他的好奇心有關,有了好奇心他就會努力的去做試驗,直到成功了為止,他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
還有一位科學家,他的精神也值得我去學習,他是一位很棒的科學家,他就是——哥白尼,哥白尼于1473年2月19日出生在波蘭西部維斯杜拉河畔托倫城的一個商人家庭。家里兄妹四個,哥白尼是最小的。在他10歲時,父親去世了,舅父盧卡斯承擔起了撫育他的重任。
1491年至1495年,哥白尼進入克拉科夫大學學習?死品蚴钱敃r波蘭的首都,也是東歐最大的貿(mào)易和文化中心,有許多國家的留學生在這里學習。
讀了這些偉大科學家的故事,讓我深深的感受到科學的強大和科學家們對科學的熱愛,我要熱愛科學,我熱愛了科學,那大家呢,趕緊吧,讓我們一起去熱愛科學吧。
《科學家故事》讀后感3
人們一提起奧林匹克,就會十分自然地聯(lián)想起一幅幅充滿希望、活力四射的圖景:圣火熊熊燃燒,五環(huán)旗迎風招展,和平鴿騰空而起,健兒們龍騰虎躍。奧林匹克意味著自強不息,剛健有為,敢于行動,勇奪勝利;奧林匹克是變化而不是停滯,是運動而不是靜止。奧林匹克象征著生命、青春和美麗。奧林匹克運動更是一個內(nèi)容豐富的知識寶庫,從古代神話到現(xiàn)代科技,從體育運動到社會發(fā)展,它要告訴我們的東西實在太多;奧林匹克運動也是一本難得的人生教科書,一個個有血有肉的奧運英雄,用自己活生生的榜樣在告訴我們應該怎樣在逆境中奮起,怎樣光明磊落地拼搏,怎樣善待他人,怎樣健康愉快地生活。
古往今來,人們總是熱血沸騰的迎接每一局奧運會。XX年,是令所有中國人最激動的一年—奧運會將在北京舉行!人們用各種各樣的形式對奧運做出了貢獻。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也想干點兒什么事,表示我心中的喜悅。大事干不了,那,我就鍛煉鍛煉身體吧!于是,我和媽媽,妹妹約定好了,從峨眉騎車到樂山,看誰能堅持下來。
似乎是剎那間,騎車的日子已經(jīng)到了,我們準備了一些面包,上路咯!剛開始,我們都很帶勁,精神煥發(fā),神采高揚,邊唱歌邊悠閑的看著兩旁的景物。可是我們沒想到,困難在后頭等著呢。漸漸的,我們已經(jīng)過了符溪鎮(zhèn),收費站仿佛觸手可及。只要過了收費站,離樂山感覺近多了。我不覺得意起來,心想:真是小樣,有什么好騎的呀!便像離弦的箭似的,迅速的向前賣力的騎去。
這時,我突然剎住了車,原來,一條望不到邊際的斜坡展示在我們面前。它好似一條龍向空中飛翔。我眼睛要看花了,渾身像散了架似的,真想放棄了,媽媽趕上來,她面對這個斜坡,沒有露出躲避困難的思想。她對我說:“雙雙,你要克服這個困難,困難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學會如何面對困難,不要去逃避它,要勇敢的去戰(zhàn)勝它,也不能氣餒,不然,這次來騎車,有什么意義呢,對不對?假如你是一個奧運選手,正在參加馬拉松,你是放棄還是堅持?”媽媽說完了。這時,我腦海里有一個輕而有力的聲音說:“真的要放棄嗎?那么,奧運選手們面對比這大得多的困難,他們又是怎么克服的呢,加油吧!戰(zhàn)勝這個小小的困難!”我又突然想到我們國家的女子排球隊,她們不也是經(jīng)歷一次次失敗,克服種種困難,但從不氣壘,仍奮斗不息,才有了今日的光輝嗎?我現(xiàn)在面對這樣一件小事卻退縮了,真是不應該!于是,我奮力向前騎去。將媽媽與妹妹遠遠的甩在后面。不一會兒,我的腳漸漸酸痛起來,車輪也轉(zhuǎn)動得越來越慢,雙腳好象不聽我使喚似的,沉重得抬不起來。呼吸變得急促,眼看車就要停下,我?guī)缀跻罎⒘恕5倚闹,一個堅定信念站了出來,那就是—戰(zhàn)勝困難很不容易,但如果沒有困難,就沒有明日的光輝!事情仿佛明朗了許多,我在心中不停的鼓勵著,奧運精神是我唯一的支撐點。每一想到它,我就不會在累了。漸漸的,我的速度又快起來,幾次想休息都忍住了。只顧著向前沖。再美的風景也無心欣賞。
突然,我看到收費站了!整個世界的陽光仿佛都照耀在我的心頭,腳充滿了活力,急于發(fā)出下一次的進攻。這就是奧運魅力所在吧!經(jīng)過三小時的努力,我們終于到達樂山了!享受著柔和的春風,我深切感受到奧運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它仿佛是一種精神,支撐著人們克服困難,F(xiàn)在,我只想說一句話,那就是:奧運,在我心燃燒!
【《科學家故事》讀后感】相關文章:
科學家故事讀后感02-16
愛國科學家的故事09-29
科學家詹天佑的故事11-05
大山里走出的科學家的名人故事11-14
科學家有祖國06-02
睡前故事讀后感06-16
《名人故事》讀后感01-19
勵志故事讀后感01-25
《勵志故事》讀后感08-24
小小科學家手抄報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