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在我身邊》讀后感
《法在我身邊》讀后感1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那法律是什么呢?是國法,還是家規(guī)?我覺得法律既是國法也是家規(guī),我也覺得法律離我們很近,因為在每天電視中的《新聞聯(lián)播》《每日焦點》等等中都有法律的影子,就連生活中,法律也是不可缺少的。
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我們享有改名的權力;我明白了父母不可以偷看兒女的日記,這是侵犯了兒女的隱私權;我明白了父母不可以隨意打罵兒女,這在法律上屬于家庭暴力……
最近,在我身邊有個人和她的丈夫離了婚,還不告訴自己的媽媽。晚上,她還和她已離婚的丈夫一起回家吃飯,晚上,那個男的還叫了一聲“娘”!當事情暴露的時候,已經過了三天,無法再向法院起訴,這件事是侵犯了人的知情權。我知道了,覺得那個女的很愚蠢,而那個男的很無恥。!
這本書,我明白了:法律是一件保護自己的利器,是一件懲惡揚善的利器,是一件維護和平的利器;是我們生活的保障,是天底下最公平的東西。法律,其實它一直監(jiān)視著我們的一舉一動。
我們應該真確使用法律,受傷害時,我們要學會保護自己,因為,法律是永遠不會改變的東西,它是我們人民的保障。
《法在我身邊》讀后感2
這本書的道理告訴我們要做到知法守法。以下是其中一篇文章告訴我們的道理。
《我會求助110》這個故事主人公江帆,放學了獨自背著書包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被幾個年輕人攔住了,還問他要錢。而且還叫他明天多帶些錢,并對他做了一個惡狠狠的手勢。回家后,媽媽立刻報了警。
我們小學生遇到攔路打劫的歹徒,可以將身上的少量錢財交給歹徒以便周旋,同時記住身高,口音等情況;氐郊液,一定要向爸爸媽媽說,然后向民警或公安部門報告。如果遇到兇惡的歹徒,自己又無法脫險,就一定要奮力反抗免受傷害。動作要迅速,打擊歹徒要害,在此過程中要不斷尋找機會脫身。一定要記住,不到迫不得以的時候不要輕易與歹徒發(fā)生正面沖突,最重要的運用智慧。
如果少年兒童受到違法犯罪分子的威脅和侵害,憑借自身的力量很難防范,最有效的辦法是向公安部門報告。撥打110電話要簡明準確地向公部部門報告案件發(fā)生的地點,時間,當事人,案情等內容,以便公安部門及時派員處理。
我們大家一定要會求助110!還要做一個知法守法的小學生!
《法在我身邊》讀后感3
前幾天,我讀了〈法在我身邊〉這本法制類書。書中的生活在線,法眼觀察和拓展閱讀讓我受益匪淺,讓我知道了法律在生活實踐中的重要性。
記得有一回,我突發(fā)奇想向媽媽提出改名字,媽媽當時一愣,問我為什么想改名字,這名字有什么不好,名字可是不好亂改的。我一本正經地告訴她,就是想改名字,這名字太俗,同學們經常拿此開玩笑。媽媽當即就發(fā)火了,堅決不同意,說我因為同學的幾句話就動搖了改名字的念頭,太聽信讒言了。最后我們用書上的法律知識心平氣和地解決了這事。通過這事,我知道了孩子有自己的姓名權,但得到法定的年齡,符合相關的要求才可以改名字。
還有一次,為改掉我吃飯?zhí)羰车拿。瑺敔敽臀疫吵過架。爺爺看到我這不吃那不吃就氣急改壞的罵,甚至還大打出手。鄰居得知情況立即過來勸解,鄰居叫我不要挑食,對身體的成長不利,爺爺是為我好是對我負責。又埋怨我爺爺,為孩子好是對的,孩子大了,隨便動粗不行,只會適得其反。這件事情說明吃飯應該拒絕挑食,才有益身體健康成長,要過健康安全的生活,家長不能隨便打罵孩子,因為過激的行為很有可能會觸犯了法律,要和顏悅色的同孩子講道理才是上策。
法制書上,例舉了很多真實事例,對我們學法守法知法用法有很大的參考和幫助,讓我明白了在社會上,要遵紀守法,用法律知識武裝自己保護自己。
《法在我身邊》讀后感4
“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边@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如果沒有法律的保障,我不敢想象我們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模樣。
前天,班主任給我一本書——《法在我身邊》,她說:“好好讀讀這本書,然后跟同學們談談讀后感受!边@是一本普及法律知識的書嗎?那內容該會是多么枯燥啊!我有點遲疑地接過書,但才翻了幾頁,就不由自主地被它吸引,竟然一口氣把它讀完了。
這本書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劃分為五大章,分別是:《我的人生我做主》《我是家庭的小主人》《我有受教育的權利》《我的行為我規(guī)范》《我會保護我自己》。全書又分為20課,每一課著重講述某一方面的法律知識,為了使這些知識淺顯易懂,還列舉了相關案例。
原本提起法律,我會有一種神秘莊嚴的感覺,覺得法律是成人關心的問題,離我們小學生太遙遠。讀了《法在我身邊》這本書,我明白了其實法律跟道德、紀律一樣,時刻都伴隨著我們,都在規(guī)范著我們的行為舉止。例如:父母偷看兒女的信件,是侵犯了隱私權;別人給你取帶有侮辱性意味的綽號,是侵犯了你的人格權;照相館老板不經你同意,把你的相片放在櫥窗做廣告,是侵犯了你的肖像權……正是因為有法律的存在,才會讓我們的生活正常,有秩序。
在這五大主題中,和我的生活聯(lián)系最為緊密的是《我有受教育的權利》。案例《老師,上課是我的權利》令我印象深刻,主人公謝坤簡直就是第二個我。他經常因為上課調皮、不認真聽講而被老師罰到教室門外去,一站就站到下課。我也是一個很調皮的男孩,常常管不住自己,以前也曾和謝坤一樣,因為某些原因而被老師罰站。
如何對待老師的行為呢?案例后面的《我是小博士》一欄幫謝坤解決了這個問題:老師沒有讓學生不上課的權力,根據法律規(guī)定,14歲以下兒童必須接受義務教育,國家,社會,家庭必須予以保證。如果以后老師上課時再把我趕到走廊上,我一定會用法律知識據理力爭!
每到雙休日,我就像一個陀螺,不停地在各個興趣班中轉。休息天比平時學校上課還累。我特別希望媽媽給我留一些自由支配的時間。《未成年人保護法》里面說:‘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權、發(fā)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權利!笨磥恚瑡寢寗儕Z了我的合法權利,我一定要把這本書給媽媽看,相信通情達理的媽媽一定會支持我維護自己的權利。
讀了《法在我身邊》這本書,我受益匪淺。讓我們一起閱讀這本書吧,學會使用法律來保護自己吧!
《法在我身邊》讀后感5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法在我身邊》。這本書是寫關于法制的小故事。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我是綠色小網民》。
我想,不少同學一定很喜歡在電腦上玩游戲吧!每到星期天,一回到家,放下書包就奔向電腦,準備“學習”了。這種做法對不對呢?現在我就給大家講一個法制小故事:睿睿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近來睿睿媽媽發(fā)現睿睿每天上學前總要從自己的壓歲錢中拿走十元錢。媽媽感到很奇怪,就問睿睿拿錢干什么,睿睿總是回答:“天熱了,買冷飲!”就在這段時期,睿睿每天放學回家總是比平常晚一兩個小時。一次媽媽問他:“睿睿,怎么最近老是晚回來呀?”睿睿有些緊張低著頭說:“被老師留下了,寫作業(yè)。”其實睿睿騙了***媽。原來,睿睿每天放學后,就到學校附近的一個網吧去上網。睿睿原本是一個好學上進的學生,可自從去了網吧之后,學習成績越來越差。同學們,文中的睿睿做得對嗎?根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三條:營業(yè)性電子游戲場所在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外,不允許未成年人進入,并應當設置明顯的未成年人禁止進入的標志。文中的睿睿已經違反了這個規(guī)定,其行為應受制止。
我鄰居家的孩子叫陽陽,今年上小學四年級,學習成績一直很好。一天他在同學的鼓勵下來到了電子游戲廳。起初,陽陽只是在旁邊看沒有參加,不到一個小時,三個同學身上的錢全部輸得精光。同學有難,陽陽不能袖手旁觀,便主動“請戰(zhàn)”。想不到陽陽這個外行幾局下來,就從老板手中賺回了三十元。他們樂得不得了,三個同學都夸陽陽是英雄。從此陽陽一發(fā)不可收拾,常常到游戲廳找“刺激”。他的學習時間越來越少,成績也急轉直下。爸爸媽媽給他的零花錢都成了一個個鐵片,源源不斷地扔到游戲機的肚子里。同學們,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它讓信息變得更豐富,也使垃圾信息爆炸,使我們青少年沉迷、沉淪。我們青少年,在合理的范圍去網絡上汲取豐富的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同時也必須用法律和道德武器保障小朋友真正在網絡里自由、健康、安全地學習、娛樂。
我們可不能因游戲而耽誤了學習。
《法在我身邊》讀后感6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叫《法在我身邊》,這里面許多法律小故事,令我印象最深的一篇小故事是《媽媽,看日記之前跟我說一聲好嗎?》故事大概是這樣的:一天,思敏放下書包,正準備朝房間走去,忽見媽媽從她的房間匆匆出來。思敏急急忙忙沖進自己的房間,拉開抽屜,果真,媽媽竟然偷看了她的日記。思敏非常生氣,媽媽怎么能這樣呢?
該吃飯了,媽媽照例來叫她。思民的感情忽然像火山爆發(fā)似的噴了出來,沖著媽媽大喊:“媽媽看日記之前跟我說一聲好嗎?這是我的隱私,你是媽媽也沒權看!”嘭的一聲,思敏關上了門。隱隱約約之中,媽媽似乎聽見了里面?zhèn)鱽淼某槠暋?/p>
現在,有許多同學都有寫日記的習慣。日記往往是寫給自己看的,內容比較真實和私密。很多人不喜歡公開日記。然而現實生活中,有一些父母,常常利用孩子上學的機會偷看他們的日記,還美其名曰“掌握子女的思想動向,以便更好的教育子女成人成才,可是結果往往事與愿違。
而且,很多人以為,小朋友年齡小,幼稚無知、生活簡單,沒有隱私可言。在這種錯誤認識的支配下,父母未經我們的允許隨意翻閱我們的日記和信件,偷聽我們的電話似乎成了天經地義的事。他們認為自己的行為是為了更好地了解我們的情況,更好地教育我們,防止我們因涉世不深學壞或走上不歸路。這個初衷是好的,但一些做法值得商榷。
從中,我知道了:父母看我們的日記主要是想了解子女的思想狀況、行為等。我們應該充分信任父母,及時將成長中的困惑講給父母聽,以獲得父母的理解和幫助。
《法在我身邊》讀后感7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名叫《法在我身邊》的書,書中有許多引人入勝的小故事,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第十四課《誰的東西也不能偷》。課文開頭講了一個小故事,主人公是一個讀小學三年級的一位小男孩陽陽。
一天,陽陽看見同學有一塊帶香味的橡皮,趁同學上廁所的時候,悄悄地拿來放到自己的書包。沒有被老師和同學們發(fā)現的陽陽暗自高興。從此以后,陽陽養(yǎng)成了一個很不好的習慣。經常是今天拿著個同學的一支鉛筆,明天拿著個同學的一把剪刀,特別是每次看到同學們去游樂園玩,陽陽就羨慕不已。
直到他長到十一歲,還沒去過一次游樂園。他想,什么時候我能夠去游樂場玩一次就好了。他突然想到,在回家的路上有一家小超市,經常只有女老板,錢就放在靠近門口的抽屜里。這天放學,陽陽來到了那家超市,果然只有女老板一人在,而買東西的顧客又很多。陽陽在超市里轉了一圈后,趁女老板不注意時,拉開了放錢的抽屜。正當他準備從抽屜拿錢的時候,一只大手抓住了他,原來是男老板回來了。
讀了這個故事之后,總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原來我們學校也發(fā)生過這種事情。六年級有一位男生,今年十四歲。他的爸爸媽媽都是生意人,那個男生從小都是奶奶的照顧下長大的。他的家里經濟并不是很好,因此他的家長從來都不給他零花錢?吹酵瑢W們都有零花錢可以買這買那,他就十分羨慕。一天,他趁奶奶睡覺,就從匣子里把錢偷出來了。今天偷偷,明天偷偷,變成了習慣。
這件事給我感觸極深。魚兒只看見魚食而沒有看到魚鉤,人只看見好事而沒有看見危險。即便是掉在嘴里的一塊肉也吃不得,不屬于自己的就不該拿。小學生要從小就應制止,糾正一切偷摸行為,自己就更不應該這么做。
【《法在我身邊》讀后感】相關文章:
誠信在我身邊12-14
文明在我身邊初二作文10-24
安全在我身邊黑板報資料整理03-06
愛在我的身邊03-15
我身邊的吳老師12-20
感動就在我身邊作文08-23
我身邊的聲音作文09-08
美在我身邊作文15篇03-04
我身邊的勵志故事作文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