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通用6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可能你現(xiàn)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通用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1
我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讓我感覺海倫.凱勒十分可憐。
作者介紹了自己無拘無束的童年生活。文中的小女孩,聰明、狡黠、任性。作者于不動聲色之中,寫出了一個小女孩從不知道自己與別人不同,到后來意識到這一切時所產(chǎn)生的心理變化。
在與唯一的好朋友瑪莎貝利的相處模式上,最初的作者帶有一種霸道的盛氣凌人的個性,正如她所說:“我已經(jīng)又盲又聾,沒有聽覺和視覺,雙重孤獨緊緊地包圍著我,根本無法體會到語言的關愛和友情帶給心靈的感動。”但是當父親去世后,年幼的作者開始思考生命和死亡。而妹妹的誕生,則讓作者的心靈受到另一次沖擊。在不知不覺中,一個又盲又聾的小女孩兒,開始了她艱難的成長。
海倫.凱勒因為自己的又盲又聾而看不到聽不到,因此不能讀書了?伤龑δ侵R的渴望和對生活的熱愛只是一無所有。
三天光明,對于常人來說是正常不過的,陪隨著你人生的長河,可對她而言是可想而不可及的。
這真是一位可憐的海倫.凱勒啊!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2
在暑假期間,我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讀完后對海倫·凱勒十分佩服。
海倫·凱勒一生下來不久,生了一場大病,病魔把她的聽覺和視覺帶走了,從此生活在無聲無色的世界中。
海倫·凱勒這樣一個殘疾人,竟然創(chuàng)造出如此多奇跡。她向我們展示出殘疾人的尊嚴和偉大,給我們看到殘疾人的與眾不同。
人的一生總會有挫折,總沒有萬事一切都如意,就像海倫·凱勒,她依然樂觀向上,勇敢抬起頭,向著新生活,向著明天精彩的生活出發(fā)。記得我5歲的時候, 第一次學騎自行車,跌倒一次又一次,膝蓋痛了一次又一次,在媽媽的安慰、鼓勵下,我不但沒有因此而放棄,而是更加堅強、努力去學,最后終于學會了騎自行車,嘗到了成功的快樂!
這篇文章同時讓我明白要學會珍惜時間。一寸光明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只有珍惜時間的人,才不會留戀時間,而那些虛度光陰的人,到頭來必然要后悔。珍惜現(xiàn)在,才能擁用美好的未來,珍惜不是享受,珍惜是奮斗,奮斗是最好的珍惜,奮斗才能擁用美好的明天,才能讓生命煥出燦爛的色彩。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學海倫·凱勒那樣堅強面對所有的不如意,堅信只有不放棄,自強不息,平凡的人生會綻放出不平凡的生命花。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3
今天我讀了一本名叫《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書,這里面的故事很是感人,有些故事或事情很是凄涼的。這里的主人公是一個叫海倫·凱勒的小女孩,這個小女孩很是可憐,在她很小的時候就突然感冒生病,最后醫(yī)生給出來的結果很可怕,因為醫(yī)生都治不好,我覺得這個女孩可以活下去,但是會有一定的代價。她的眼睛什么都看不見,看到的只能是黑暗,只能在黑暗中生活,最后不到幾年的時間里,她什么都聽不見了,也不能說話了,我覺得她應該有些失望,但是她的內心里卻充滿了幸福和開心。因為一個人,要做一個有價值的人,不要因為受到一些磨難而放棄。
過了一段時間,家里來了一位叫沙利文的老師,她為人很委婉,說話的語氣也很好,在一段時間里她教會了她許多英語單詞,雖然有些困難,但她想出了一些辦法讓她記住這些東西,最后矛盾就出現(xiàn)在兩個字上,一個字是“杯”,另一個是“水”,這兩個字讓她總是分不清,當時老師給她一個很大的娃娃,最后她一氣之下給摔碎了,就是因為這兩個字。
所以,我們做人不要因為一個很小的事情就發(fā)生矛盾,一定要記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4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讓人一瞬間明白了許多道理。
這本書主要記敘了美國聾盲女作家、教育家海倫的一生——海倫一歲時因病喪失了聽覺和視力,這對于我們來說,是無法想象和忍受的痛苦,然而,海倫并沒有向命運屈服,反而戰(zhàn)勝了困難,學會了說話和用手“看書”。
一個盲聾啞人能取得這么大的成就,是多么不可思議的事情!如果海倫屈服于病魔,那么她將成為一個可憐而又愚昧無知的寄生者,但是海倫并沒有向命運低頭。她以驚人的毅力,頑強的精神,走完了輝煌的一生。我常告訴自己:“海倫的一生是多么坎坷的.一生,她還能為這一生畫上如此完美的句號,我們健全的人不應該更加珍惜時間,珍惜眼睛嗎?”
現(xiàn)代人的生活是肯定離不開電視和電腦的,但如果我們看一些動畫,瀏覽一些不健康的網(wǎng)頁,不僅浪費我們寶貴的時間,還會傷害視力,如果我們僅僅因為這些而成為一個盲人,那是多么不值得。∥覀儜撜湎恳环置恳幻,認真學習,不讓自己為后一秒而失去它。
我從《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中明白了許多道理,我也奉勸大家:珍惜時間,真正成為時間的主人!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5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美國當代作家海倫·凱勒的散文代表作。該文的前半部分主要寫了海倫變成盲聾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則介紹了海倫的求學生涯,同時也介紹了她豐富多彩的生活經(jīng)歷。
作者以一個身殘志堅的柔弱女子的視角,告誡身體健全的人們應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賜予的一切。
最近我在讀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中,海倫凱勒一個堅強美麗的女子,她在失明后,不灰心喪氣,而是積極向上的生活,她沒有特殊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能恢復三天光明,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她每天堅持學習,努力的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她是一個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在當今社會中,我們需要這種品質,需要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和日常生活中,做到爭分奪秒、不輕易放棄。
最后,我想借用原著里的一句話:“在我的一生漫長的黑夜里我讀過的和人們讀給我聽的那些書,已經(jīng)成為了一座輝煌的巨大燈塔,為我指示出了人生及心靈最深的航道!蔽覀円獙W習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指引我們追尋五彩斑斕的彩虹,我們要像她學習,做一個更加優(yōu)秀的人。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6
寒假里我讀了一本新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從海倫凱勒的身上,我明白了許多道理。
當我翻開這本書,我心里是三分驚喜七分好奇。當時看這本書是它的書名吸引了我,然而當我翻完這本書的最后一頁時,我心中則是洶涌澎湃的。它帶給我的是驚訝,是感動,更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震振著我,我一看就入迷了。
在這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歲月里,竟磨煉出一個如此勇敢堅強,有著頑強的求生意志。對于一個常人說,三天,三天也就是72個小時,能辦成的事根本寥寥無幾。但是對于海倫來說,三天就像三十年,如果她能擁有三天的光明,她的心里又會有多么滿足,多么快樂。
她本是一位健康活潑的小女孩,在19個月大時,因一場疾病導致失明,失聰和失語。從此她變得暴躁,任性和孤獨。直到遇見莎莉老師她慢慢地走出了黑暗與孤寂,感受到了語言的神秘,領悟出了知識的神奇。從此,海倫凱勒求知若渴,憑著自己驚人的毅力,在老師的幫助下,以優(yōu)等的成績完成了哈佛大學四年的學習。
她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位獲得文學學士的盲聾人。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通用6篇)】相關文章: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_700字01-24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_1000字01-22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_550字01-22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心得體會04-02
讀書心得假如給我三天光明04-02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書心得通用10篇03-23
讀一本好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600字以上10-26
假如給我3天光明讀后感12-09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名著讀書心得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