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會偷懶的班主任優(yōu)秀讀后感范文(精選3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領悟呢?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做一個會偷懶的班主任優(yōu)秀讀后感范文(精選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做一個會偷懶的班主任讀后感1
在外行人看來,小學教師可謂是一份輕松的職業(yè),每天三節(jié)課,兩個小時的時間,上完課在辦公室改改作業(yè),聊聊天。這些只是他們的“以為”。身為小學班主任,我切身體會到了教師的不易,從進入校園到下班回家,都是步履匆匆,在應對班級事務和完成學校任務中忙碌著,手忙腳亂,身心俱疲,不敢有絲毫放松,半點懈怠。然而你的辛苦未必換來相應回報,班級未必是井井有條,教師工作未必是井然有序,這是后,你心聲困惑,為什么教師這么不易?為什么教師這么難當?于是,我在網(wǎng)上查閱書籍,想要找到一個良方,我被一本書的名字吸引了——《做一個會“偷懶”的班主任》,趕緊買來,細細拜讀,茅塞頓開,在這本書的影響下,我的思維進行了大改造,就等著下學期實際操作一番。
它里面有段話:很多時候,我們總想管住學生,因此,當我們管不住學生的時候,我們總是想方設法去制定規(guī)章制度,想方設法去說服壓制,想方設法去各個擊破。但是,我們從沒想過:管不住,是不是我們的管理方式有問題,是不是一開始我們的管理方向就錯了?的確,班主任工作中,我總是盡力面面俱到,課堂上不聽課了、跟學生發(fā)生矛盾了、來打小報告了、課間玩耍摔傷了,我都要去處理、去教育,就是在辦公室休息的片刻,也要惦記著學生,不要發(fā)生什么意外。為什么不放手讓學生“自治”呢?
一個人成長的動力源于內(nèi)心的需求和渴望,而不僅僅是教師的指引和鼓勵。?是的,對于我的學生們,如果都能有了這種動力,我想我真的可以做個可以?偷懶?的班主任。?我深刻地認識到,教育的本質(zhì)是影響,而不是說教、批評和指責。只有尊重學生,依靠學生,相信學生,發(fā)動學生,你才能夠達到師生成長的雙贏境界。
在教育過程中,班主任只是一位班級管理的參與者,一位幫助學生學會自主管理的引導者,而絕不是班務工作的包辦者。換句話說,拼時間并不是專業(yè)化,專業(yè)貴在一個"精"字,即并不是事無巨細,而是有重點地突破。從這個意義上講,學會"偷懶"很重要。“偷懶”不是真正的偷懶,而是一種教學管理藝術(shù)的升華,其真正目的是要在工作中摒棄以往大包大攬、面面俱到的管理方法。把更多的機會留給學生,使其在各方面得到鍛煉,提高能力。綜合全書,我覺得班主任要“偷懶”,可以這樣做:
一、首先是選好班干部,加強班干部培訓。
選擇班干部的標準:一要有組織能力,看他周圍是否總有一班人;二是要心地善良,胸懷開闊、能憑好心、憑幫助人、憑能容人,取得威信;三是要頭腦聰明、思維敏捷、做事效率高。
選擇過程,可以先由班主任提名試用,一個月后開展民主測評,確定班干部成員,然后由班長總負責,從紀律、衛(wèi)生到出勤、學習、體育、勞動、集體比賽、社會服務,進行明確分工,落實到每位班干部。
每1-2周召開一次班干部會議,由班長主持,可以先圍繞提高個人思想道德品質(zhì)和工作能力選學一篇好文章,然后每位班干部進行簡要的工作匯報和下周工作重點,最后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共同提高。班主任只是旁聽,適當點撥。
二、制定好班級公約與獎懲條例,進行制度管理,強調(diào)服從。
1、每位班干部好責任人,制定各自負責一塊的公約細則,要求全面、詳細、具體可操作,然后由全班討論通過,以后利用班會課在全班進行經(jīng)常性的學習和熟悉。
2、采用加分制,即做了好事、對班級做了貢獻、學習進步了等進行分級加分,總分將作為評優(yōu)評先的依據(jù)。做了錯事,可按情節(jié)輕重不等,要求撰寫相應字數(shù)的認識說明或相關(guān)文章的讀后感,也可以用公益事情或好人好事來抵償,但不扣分。此項工作可設班級檔案,有專人負責記錄。
3、強調(diào)執(zhí)行。班級公約的有效性關(guān)鍵在執(zhí)行,這樣才能體現(xiàn)出制度管理的效果。專設紀律執(zhí)行委員,督促制度的執(zhí)行、記錄。這時的班主任是班干部的堅強后盾,不斷在全班進行服從教育,因為服從不僅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意志品質(zhì),同時動員全班作班干部的后盾。要跟學生說明,班干部要大膽的開展工作,難免會出現(xiàn)失誤,但即使失誤了大家也要無條件服從,事后再進行辯論、上述,班干部在工作中的失誤,責任都由老師承擔,這樣班干部才無后顧之憂、大膽開展工作,有自信、有成就感。
三、建立全方位放手的機制。
它運轉(zhuǎn)良好,我們就無為而治;它運轉(zhuǎn)不好,我們就會被學生的錯誤牽著鼻子走,整天為處理學生的問題而疲于奔命。而全員參與,確保管理無死角,培養(yǎng)每一個學生獨當一面的能力,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還能促成一個高效運轉(zhuǎn)的集體。一個優(yōu)秀的班級并不是不會出問題,而是出了問題之后能夠給自行進行糾正、完善。班主任的各個工作,都可以從中尋找智慧。比如:
在集體活動和比賽中,做一個“偷懶”的班主任。學校每學期都會有很多的集體活動和比賽,這時就由班長主持,根據(jù)活動和比賽的特點,選出特長生,此時的這位同學就成了班長,他將對本次活動或比賽總負責。從目標的確定到人、財、物的安排,從獎懲制度的制定到具體過程的實施,其他同學將無條件服從。
在集體活動和比賽中,班主任仍然只是指導者和協(xié)調(diào)者。很多普通的同學參與到了班級管理中,既為大家服務又教育了同學們;既提高了工作能力又增強了主人翁意識,使自己受到了教育。這樣,班干部不覺得自己總處于管理者的位置,同學們也不認為自己總處于被管理的地位。
在班會課中,做一個“偷懶”的班主任。每周一次的班會課,是班主任針對班級情況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一種有效方式。班會課是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大好機會,應該讓更多的學生得到鍛煉。開學初,可以成立一個班會主持人小組,可以自薦,可以互相推薦,也可以由老師指定。并選出組長,每一個小組承包一個星期,輪流主持,原則是要讓更多的學生得到鍛煉。
班會課的主題內(nèi)容要貼近學生,把主題分派給各個小組后要確定好周次。然后,各個小組分頭準備、組織材料等。每堂班會課之前班主任應提前了解班會課的準備情況,班會程序等,并給予適當?shù)慕ㄗh。切忌完全撒手不管。要求主持人要認真?zhèn)湔n,寫出簡案,如需要可制作電腦課件。形式的選擇要以全體或絕大部分學生參與、能引起學生興趣為原則。讓同學們暢所欲言,民主氣氛活躍了, 班會課也就成功了。當然每堂班會課后,班主任都要組織學生做好總結(jié),引導學生分析優(yōu)缺點、成功點和失敗點。以便讓其他的主持人學習優(yōu)點,避免類似不足的出現(xiàn)。
只有當老師的“懶”了,學生才勤快,學生管理自己的能力、管理班級的能力才高,學生協(xié)調(diào)自己與他人、自己與集體關(guān)系的能力才強。做一個智慧型的班主任,解放教師,解放孩子,需要我們學的、做的還有很多很多。正如李鎮(zhèn)西老師所說:“我愛學生,但我更注重愛的智慧,擁有了教育智慧,我們才能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讓我們的事業(yè)伴隨著情感,更要讓我們的事業(yè)伴隨著智慧。
做一個會偷懶的班主任讀后感2
今年剛當班主任,沒有經(jīng)驗,所以總是很擔心帶不好班,在沒有更好的辦法之前,只能勤快、勤快再勤快。每天早上到學校要先到教室看一看,是否有不來的孩子。然后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等等一系列工作,這其中還要盯一個課間操、盯課間安全,還有中午的午自習。臨時的工作也讓我忙得暈頭轉(zhuǎn)向,這表格那表格還沒填完,這種比賽那種活動又安排下來了,我很希望自己能長出三頭六臂來。上班期間每一天我?guī)缀醵际沁@樣忙著、累著度過的,并且只要孩子們在學校,心就不敢有絲毫放松、半點懈怠,惟恐孩子們再有點什么問題,等什么時候孩子們?nèi)侩x開學;丶伊,心才會踏實下來。
看了鄭學志老師的《做一個“偷懶”的班主任》一書,其中有一篇文章是《累,一定是我們做錯了什么》。細細地品味這句話,用心地讀每一段文字:“很多時候,我們總想管住學生,因此,當我們管不住學生的時候,我們總是想方設法去制定規(guī)章制度,想方設法去說服壓制,想方設法去各個擊破。但是,我們從沒想過:管不住,是不是我們的管理方式有問題,是不是一開始我們的管理方向就錯了?”這段話,讓我陷入深深的思索,難道是我的管理方式有問題,或者是一開始我的管理方向就錯了?
“學生并不需要老師盯死看牢,并不需要手把手地去教。很多時候,他們自己知道管理自己,自己知道教育自己。只是我們做班主任的太不信任他們,總以為他們離開了班主任就不行!遍_篇的這段話,讓我深刻意識到自己的大包大攬,累著,但是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也常聽老師們念叨,某某老師在管理學生方面很有一套,老師在與不在教室,孩子們都一個樣,有時老師不在,孩子們上自習,那叫一個靜。細想想,這樣的老師肯定是有方法。
“一個人成長的動力源于內(nèi)心的`需求和渴望,而不僅僅是教師的指引和鼓勵!笔堑模瑢τ谖业膶W生們,如果都能有了這種動力,我想我真的可以做個可以“偷懶”的班主任!拔疑羁痰卣J識到,教育的本質(zhì)是影響,而不是說教、批評和指責。我也意識到,教育最根本的任務并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教會他們?nèi)绾巫鋈恕!睂τ谛W的孩子們更須如此,養(yǎng)成一個好習慣,是終生受用的。學習再優(yōu)秀,如果沒有學會做人,恐怕對人、對己,甚至對社會都是沒有益處的!拔疫認識到,教育不是萬能的,教師不是萬能的,教師只不過是學生成長路上的一個參考、一個路標……”作為老師的我們明白了這一點,對我們的教育是大有益處的。
鄭學志老師的《做一個會“偷懶”的班主任》別出心裁,讓我們眼前一亮,無論觀點還是內(nèi)容都讓人耳目一新,感受到教育管理智慧的魅力和精致。更讓我明白了班主任還可以做得這么機智、這么有趣、這么另類。鄭學志老師就像一部活字典,讓我們從中查閱到了自己治班的方法;又像一本“教科書”,指導我們輕松、快速、高效地學習班級管理知識,讓我們不知不覺地在耳濡目染中掌握實踐本領。
看完這本書后知道了:如果發(fā)現(xiàn)錯了,如果感覺不對了,“勇敢、及時地轉(zhuǎn)變工作思路”是對人、對己負責,會少走許多彎路,會讓我們的工作更加得心應手。
做一個會偷懶的班主任讀后感3
都說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在學校里官位雖小,但責任重大:既要管學生,又要應對家長;既要管學生校內(nèi)紀律,又要關(guān)心學生在家表現(xiàn);除了班級紀律管理、思想教育,還要具體督促檢查甚至還要抓學生各學科成績……真所謂“班主任工作是個筐,什么內(nèi)容都要往里裝!”身為年輕的班主任,我感到自己做的還不夠好,所以利用假期給自己充充電,向名師學習。
李鎮(zhèn)西老師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被譽為“中國蘇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師”。本書是李鎮(zhèn)西老師從教30年來,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的精華集萃。在閱讀的過程中,處處都能感受到李老師的教育智慧,以及對學生、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
本書共有五輯,我最喜歡也印象最深的是第四輯--引導學生自我管理。李老師提出要解放班主任,應大膽放手讓學生自我管理。他認為班主任大可不必面面俱到,越俎代庖,應該放手讓學生學會自己管理班級,處理班級事務。在這方面我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總是事無巨細,很多事情總是不放心孩子們?nèi)プ。當然,李老師面對得是初高中學生,而我面對得是小學三、四年級的學生,孩子年齡較小,但在一些方面還是可以慢慢放手。
李老師還提出,要發(fā)揮所有學生的主體作用,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班級管理者。在新接手一個班,為了引導學生的集體意識,李老師會提出這樣三個問題:
一、大家是否希望自己的班級是最好、最優(yōu)秀的班集體?
二、為了實現(xiàn)這一愿望,每個人應不應該努力客服自身的缺點?
三、要克服缺點,班級需不需要制訂一些規(guī)章制度?通過這三個問題,班規(guī)已不再是班主任強加“條條框框”,而成為學生集體的要求。這樣巧妙的引導學生把老師對學生的管理要求當做自己的愿望提出來,使班級紀律在學生心目中不是“班主任對我的要求”而是“我對自己的約束”。
接著,李老師又會問如下問題:
一、以后班級里出現(xiàn)違紀現(xiàn)象時,你希望李老師怎么辦?
二、當你犯了錯誤時你希望李老師怎么辦?李老師希望借學生的口,說出自己想要制訂的班規(guī),這正是蘇霍姆林斯基提出的教育的藝術(shù)和理想境界:“教師的聰明才智在于,使學生不感覺到他事無巨細都在管束著他們和形成主義的監(jiān)督他們,使孩子們把教師的意圖當做自己的意圖提出來并加以實行!
反觀我們平時的教育教學,我們總是苦口婆心的一遍又一遍的對學生們說教,總是老師說得多學生被動地聽,而這樣卻是事倍功半的效果。我們都知道,在教育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地位,老師為主導作用,然后,看了李老師的書學習了他的教育智慧,才發(fā)現(xiàn)自己根本沒有深入體會“學生主體老師主導”的內(nèi)在含義,突然茅塞頓開,也真實理解了解放班主任的意義。
讀了李老師這本書真是讓我受益匪淺,做為一名班主任,不僅要擁有一顆童心,走進學生的心靈與他們做朋友,還要擁有教育的智慧,讓學生自我管理,成為班級的管理者。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終生受用的自律、自理、自治的能力,我愿試著做一個“偷懶”的班主任。
【做一個會偷懶的班主任優(yōu)秀讀后感范文(精選3篇)】相關(guān)文章:
《做一個大寫的教師》讀后感范文08-31
優(yōu)秀班主任煉成記讀后感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