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大江東去》讀后感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體會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江東去》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江東去》讀后感1
幾十年一晃而過,一輩子分秒必爭!何為生活?物質(zhì)+精神也!追求物質(zhì),需要走街闖巷式的奮斗!追求精神,有此意識者,需如饑似渴想法設(shè)法攝取,并從中得到無上歡樂;無此意識者,倒也簡簡單單,有吃有穿,猶如小孩戲水般沉浸在最原始的樂趣中,無法達到更高層次的身心愉悅。
只是在追求的過程中,手段不是獨一無二。能拿到手的,那就是你的了!需要刻意的在乎別人嗎?我想不是!做自己的事,將別人的冷嘲熱諷都踩在腳下吧,這樣還可以墊高你的起點;走自己的路,給別人一個汗流浹背,讓他還在為自己原地踏步式的倒退而洋洋自得去!
你愿意你的生活被別人拿捏嗎?我不干?憑什么?人生路,不熟沒關(guān)系!走在路上,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片眼界!不要怕你不熟,走起來,你熟我熟,大家一起熟!
花費三個月時間,共計104個小時,終于讀完了這本《大江東去》。此刻心里只有一個字:值!花時間在上面,值!花精力在上面,值!將與狐朋狗友們吃喝玩樂的時間轉(zhuǎn)移過來,我完全可以不顧他們!
雖說路遙大大著的《平凡的世界》已拜讀不下12邊,但是,我依然要說的是,此書我可以拜讀24遍而不放棄。
此書將會伴我余生!
《大江東去》讀后感2
中間斷斷續(xù)續(xù)大概也有兩個多月的時間看完,是因為看完電視劇《大江大河》之后才知道有這本書,于是抱著好奇心來看,因為自己對于那段時期的歷史非常感興趣,我想每個看完這本書額的人都會不由自主的想到另一本與之相似卻又不同的書《平凡的世界》兩本書都是值得反復去看,不同時間段去看有不同的感悟。
我不想去評價書中的人物,我覺得他(她)們各自身上都有自己的影子,書中的人物代表的是那個時期那代人在不同階層的奮斗史,每個人的出身很重要,際遇很重要,伯樂千里馬相遇更加重要,缺一不可,我想當下的這個社會更加是這樣去發(fā)展的,現(xiàn)在的經(jīng)濟好了,大家都能吃上飯,但是新的問題又來了,教育,醫(yī)療,養(yǎng)老,環(huán)境,房價,接踵而來,新的問題總需要去解決,是我們當下年輕人需要去面對的問題,我想不管世界怎么變,環(huán)境怎么變,就跟書中的結(jié)尾所說的外面群星在轉(zhuǎn),一幕一幕,生生不息。
好好生活,在自己的節(jié)奏里,人來一世,除了要做一些有意義體現(xiàn)價值的事情之外,更重要的是享受自己所在的生活軌道,不至偏離,愛自己,愛親人,愛朋友,愛生活。
《大江東去》讀后感3
今天繼續(xù)看了一天的書,比昨天專注不少,有點過頭的認真,看到許多情節(jié)描述,不由自主地停下來思索半晌,一方面深入領(lǐng)會其中涵義,更重要的是聯(lián)想到自己和身邊的人,不禁感慨頗多。最大最重的是,不論什么年代,地位、金錢、人與人之間的友誼情感,都是實力做事出來的最為牢靠,也愈加感到,中國的教育體制的確是算公平的,在先生和我身上可能尚未彰顯得太過明確,但細想便知,我們30多點歲就能在不依靠父母的前提下在上海立足下來,擁有目前的生活水準,何嘗不是讀書考試得來的?先生不必多言,他從農(nóng)村出來,除了大學之上的同學之外,沒有幾個是能在北上廣深這樣的城市生活的,而我雖出生在城鎮(zhèn),小學中學時羨慕的那些家境好縣里區(qū)里有父輩關(guān)系背景的同學,能夠呆在武漢的已算不錯,其他的即便是在一線城市工作,能有我和先生當下狀態(tài)水平的也寥寥無幾。所以,我倆盡管歷經(jīng)不少艱難困苦,但很少會想到抱怨什么不公平公正,吃苦在前,便有奮斗的壓力與動力,只是現(xiàn)在于我,似乎是在變?nèi)趿恕?/p>
第二感慨是,做事要成功,實力能力總是第一位的,機關(guān)體制內(nèi)里大概要弱化一些,但實力中不能排除情商在外,因做事情中處理人脈資源本就是一部分,這也自當算在做事能力之內(nèi)。其他的在一般人看來很精明的諸如察言觀色、八面玲瓏的小聰明,道德標準欠缺的.手段伎倆,過分熱衷結(jié)交人脈混跡各種飯局的自我感覺高端良好、趨炎附勢溜須拍馬鉆空子墻頭草之類,全不是推動個人成長提升的真正強大內(nèi)生動力。而我,一直關(guān)注的就是后者這些羅列,因沒有做事的機會,根本沒嘗過什么靠實力說話,單位手頭這些工作固然得到他們的信任認可,但全是拿不到臺面的虛活套文,我是多么欠缺,做事的實踐!有了做事的能力,勢必早晚會有機遇得到相應(yīng)的位置,到那個時候,什么人脈資源、帶隊伍處理下屬關(guān)系的能力、運籌帷幄高瞻遠矚的格局,全都會迎刃而得,甚至親情友情,也會因此潤滑融洽,情感的需求就會得到滿足。
第三,到一定位置,出于做事的需要,裝腔作勢、外圓內(nèi)方是需要的。真實真情只能在少數(shù)個別人面前,我到了這個年齡,實在不該時時自詡真性情為驕傲而不自知,不帶面具不講成人規(guī)則,對方無法認同你為同等可溝通的對象,更不要說對待某些見人說話、趨炎附勢的人,不作出端著應(yīng)有的姿態(tài),得不到他們的資源整合交換的動力,也就無法與人相互利用交換,各取所需。
最后是,人的情感并不需要那么多,每個人、每份情感,都意味著無法估量的付出與投入,如果占用太多時間精力,勢必會擠占做事的那部分,那么情感遲早終究會淡化甚至消失的。做事得來的一切,又是維系、經(jīng)營情感的最重要最現(xiàn)實的付出,想要擁有給予的能力,必須先做事,而不是談情說信任表決心,那些全經(jīng)不起歲月蹉跎的檢驗。
書還沒看完。已深感時光飛逝,趕緊得做事。
【《大江東去》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曾國藩日記》讀后感 【讀后感】08-14
沁園春讀后感04-16
珍珠讀后感04-06
錢學森讀后感04-06
甜酸讀后感01-19
《口哨》讀后感10-11
《化身》讀后感10-09
酒店讀后感09-16
武器讀后感09-16
《變量》讀后感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