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記讀后感范文600字
《昆蟲記》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耗盡畢生心血完成的一部昆蟲學巨著,下面給大家分享昆蟲記的讀后感,一起來看看吧!
昆蟲記讀后感1
童年,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后,輕輕拔開草叢,發(fā)現(xiàn)神秘的昆蟲世界。這看似幼稚的舉動,“科學界詩人”法布爾卻用幾乎一生的精力反復做著。他不知疲倦的擁抱著自然,一次次走近昆蟲,最終寫下整整十部的《昆蟲記》。
法布爾說“你們探究死亡,而我探究生命!倍F(xiàn)實何嘗不是如此,其它科學家們用冰冷的刀鋒揭開昆蟲的秘密,換取一項一項的榮譽。而法布爾卻用細膩的指尖,用會發(fā)現(xiàn)的一雙眼解答了他對昆蟲的疑惑。而他所寫下的《昆蟲記》也是如此,有趣易懂而不如科學論文一般枯燥,為我們打開了昆蟲世界的大門。
而法布爾所打開的,僅僅是昆蟲之門嗎?《昆蟲記》這面鏡子,又折射出多少光輝?
就拿《綠蟈蟈兒》這一章開刀。法布爾用擬人,不僅使昆蟲更生動形象,還通過蟲性寫出了人性,在他筆下,身材優(yōu)美,體態(tài)優(yōu)雅的綠蟈蟈也是一個勇敢的戰(zhàn)士。面對比自己更強壯的蟬,它憑著自己強有力的大顎和鋒利的鉗子將蟬開膛破肚。而它可憐的俘虜則只能一邊尖叫,一邊無力地蹬著腿了。這還是身姿優(yōu)美的蟈蟈嗎?它勇敢,敢于戰(zhàn)斗,勇于奮斗,不論對方有多么強大,它也愿放手一博。它的勇猛與它的身姿形成對比,仿佛讓我們看到了那個由阿娜少女花木蘭變?yōu)閼?zhàn)場上殺敵的戰(zhàn)士,不禁讓人佩服。
說到螢火蟲,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它提著小燈籠,在夜空中發(fā)著幽幽螢光的浪漫情景,可當我們看到螢火蟲對待獵物時,對它的好感就減少了幾分。螢火蟲似乎有些狡猾,有點陰險。它們會將獵物麻醉,最終輕松享用大餐,螢火蟲將獵物轉(zhuǎn)化成稀薄的流質(zhì),再次食。而且當一只螢火蟲獨自完成后,其它“食客”便也陸續(xù)來臨,毫不客氣地享用完畢,卻不羞愧地離開了。
而法布爾就是如此,在嘲諷、攝揄間,諷刺了人性的貪婪自私,或又贊揚了人的寬容與善良,而這掌握田野無數(shù)小蟲子秘密的語言大師卻還未等到諾貝爾獎,就安然長眠于鐘愛的荒石園了……
愿你還能回歸童年,在翻開這本書后,回到兒時嬉戲的單位找到昆蟲帶給你的童真與童趣。
昆蟲記讀后感2
這個世界,從不會特定一個事實。
因為《昆蟲記》中的昆蟲們與法布爾的交流,不僅僅是眼神的探討,還應(yīng)具有一份飽滿的真摯的情感。
他生于,長于鄉(xiāng)間,雖謀得了一份教師工作,但一種鄉(xiāng)土情感隨時隨地包裹著他,成就了屬于他的一座荒石園,一個含滿昆蟲的大千世界。
從樹上的蟬,至地下的胡蜂,上天入地,好比一座天堂,法布爾沉浸其中:國慶節(jié)的夜晚伴隨著樂器的節(jié)奏聲與人們的歡騰聲,此時的法布爾卻無法去涉足,他并不為此沮喪,反而是感謝?他陷身于綠陰叢中綠蟈蟈中兒的歌唱與朗誦,并也暗暗陶醉于其余的伴奏者,清亮的鈴音由鈴蟾小心翼翼地奏起,樂聲家角當優(yōu)雅演唱,不料,貓頭鷹的不諧音也來湊一腳的熱鬧。只見草葉尖上伏起了一個黑沉的影子,卻不見其有任何浮動。
區(qū)區(qū)幾只小昆蟲的小叫聲,便引來法布爾的駐足,充滿人情味的國慶夜晚,想來也不如心思細膩的昆蟲間的一場演奏。
法布爾深情聆聽,用耳來聽出節(jié)奏,用心來詮釋情感,此時,法布爾的默默無聲勝過他要稱贊的.美好。毫無疑問,法布爾在昆蟲身上嵌入了人的情感。
螞蟻對蟬的掠食,暴怒的行為與性格,顯露了人性的兇殘、自私。
但從迷宮珠對還未出生的幼蛛的無私愛護,展現(xiàn)了母愛的深入與無私的付出。
一篇又一篇,看似是對昆蟲做出的報告,卻又不失對人性兩面的思考。每篇不一一都正面出擊,他卻為我們在暗地里暗示了一切。
在昆蟲世界里,領(lǐng)會到人世的你爭我奪與和諧相處。法布爾與小昆蟲們在默默地證實。
通過法布爾與昆蟲的存在,我們感受到了情感,所透露了無言的事實。
昆蟲記讀后感3
因為喜歡,所以熱愛。我因為喜歡看書,所以熱愛閱讀。法布爾因為對蟲子的世界感興趣,所以他用一生的時間去研究它們、記錄它們。每一份喜歡都是那么美好,正是因為這份喜愛才有了《昆蟲記》。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它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吸引著我,還記得第一次讀《昆蟲記》,我就被小小的昆蟲世界里無限的秘密驚訝到,在小蟲子獨特的王國里我著迷不已。今天再一次讀《昆蟲記》,又一次被小小的精靈們所吸引,我在蟲子小小的世界里一遍又一遍地穿行。遇見了正在脫殼的蟬,漂亮的孔雀蛾,還有舍近求遠筑窩的迷宮蛛媽媽。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這迷宮蛛媽媽了。這小小的蜘蛛是織網(wǎng)高手,因結(jié)漏斗狀網(wǎng)而得名。她們結(jié)網(wǎng)很不容易,但是為了寶寶的安全,寧愿舍棄原來的家,舍棄完好無損的網(wǎng),去很遠的地方重新筑窩,用來迷惑敵人。產(chǎn)卵期間一直在旁邊保護著自己的寶寶。十月底,寶寶即將出世,這位偉大的媽媽用最后的力氣替孩子們咬破封著的窩,讓他們順利出生,自己則筋疲力盡地死去。看到這里,我心里好難過,用力吸下鼻子,忍住眼里的淚水。我以前挺害怕蜘蛛的,可是看了迷宮蛛的故事,我好佩服這小小的蟲子,她脆弱卻又堅強,她渺小而又偉大。
大自然中所有的生命從繁衍到死亡都很艱辛。我想,就像母雞呵護小雞,媽媽保護孩子,對所有生靈來說,母愛都是種本能。但正因為是本能,所以更覺得偉大。在這小小的昆蟲世界里,這份母愛讓我動容。
因為熱愛,所以堅持。每次讀《昆蟲記》都讓我驚訝,一位作家用他的一生來觀察蟲子,這份堅持讓我敬佩。法布爾對小小的蟲子的尊重和熱愛也讓我深受啟發(fā),我想我也會一直閱讀,把喜歡看書變成生活的習慣。
一蟲一世界,一書一人生。我喜歡這本書,哪怕再看幾百遍我也不厭倦。我喜歡閱讀,哪怕一直徜徉在書海我也不厭煩。
昆蟲記讀后感4
利用課余閑暇時光,我讀完了法布爾的《昆蟲記》。這本書熔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爐,以人性觀照蟲性,將昆蟲世界化作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讓人震撼余又嘆為觀止。
在這本書中,我覺得蟬是最笨最笨的昆蟲了。蟬在產(chǎn)卵的時候,有一種比螞蟻還小的蟲子,瞅準機會把自己的卵產(chǎn)在在蟬卵上。這種蟲子的發(fā)育比蟬快幾個月,它那剛出來的幼蟲竟然以蟬卵為食了。蟬的體格比這種蟲子大得多,當時只要它輕輕一踩,它的孩子們就不會葬身蟲腹了?上s對此似乎毫不知情,連一點防范之心都沒有,自然成了物種生存的犧牲品。
蟬很笨,但我還是比較喜歡它的,因為它的生命雖然短暫得只有幾個月,卻能夠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長,努力活出了自己的精彩。而螳螂就讓我覺得有點可惡了。螳螂那么的英勇矯健,竟然產(chǎn)完卵后就徑直而去,根本不顧自己子女的死活,甚至還會吞食自己的親人,真是個無情、狠毒的家伙!
相比螳螂而言,迷宮蛛可真是偉大的昆蟲!就因為迷宮似的蛛網(wǎng)也很容易被天敵發(fā)現(xiàn),從而輕而易舉的找到它的巢,對蟲卵帶來巨大的危險,所以將要產(chǎn)卵的迷宮蛛,會舍棄自己那完好無損的蛛網(wǎng),另尋一個遠離蛛網(wǎng)的地方,重新筑巢產(chǎn)卵。它產(chǎn)完卵后也會寸步不離地守在卵巢旁邊,盡心盡責地護衛(wèi)著蟲卵的安全,至死都不會離開卵巢。最后,迷宮蛛用自己殘存的力氣,幫孩子們咬破卵巢后,就精疲力盡的死去了……
書中的內(nèi)容實在太精彩了,有趣的描寫舉不勝舉,讓我們在快樂閱讀時,學到了很多自然知識,更領(lǐng)悟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昆蟲記讀后感5
最近我讀了好幾本書,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法布爾寫的《昆蟲記》。這本書里描寫的昆蟲讓我目瞪口呆。比如愛吃糞便的糞金龜,愛吃卷心菜的菜粉蝶寶寶,熱愛唱歌的蟬,爪子像鐮刀的螳螂……
我最喜歡的昆蟲是蟬,并不是因為它有嘹亮的歌聲,也不是因為它有酷酷的身型,而是因為它有超常的耐心。蟬寶寶出殼“著陸”后要十分小心奸詐的蚋和狡猾的螞蟻,因為他們會吃掉柔弱的蟬寶寶。因此,蟬寶寶一“著陸”就要挖個洞藏起來,躲在洞里生活四年、脫四次皮之后才能出來。出來之后的蟬還要再尋找一個安全的地方脫最后一次皮,這樣,蟬才可以高聲地歌唱、自由地飛行。人們常說做事不能半途而廢,要堅持不懈,要耐心等待。這說的就是蟬啊!
我很佩服蟬。它們呆在黑暗的洞里度過漫長的四年,出來到外面光明的世界的時間卻只有短短的一個夏天。我真不知道在洞里呆上四年的蟬是怎么熬過來的!一只小小的蟬,尚且知道耐心等待的道理,何況我們這些高智商的人類呢?當老師布置幾道難題時,同學們就沒有耐心了。這些題雖然有些難,但也不是難得做不出來。況且,為什么別人能做出來,而我們卻做不出來呢?我想,那是因為我們太懶惰了,沒有做題的耐心,沒有等待的毅力。
讀完蟬的故事,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我們應(yīng)該像蟬一樣,做任何事要耐心等待,堅持不懈。這樣,我們才能取得成功。當蟬在樹梢高聲歌唱時,請你不要煩躁,請你不要厭惡,因為蟬堅持了四年的蟄伏,才換得了這一歡唱時刻。
昆蟲記讀后感6
走進這里,放下一切行囊,帶上一顆質(zhì)樸純真的心,看遍萬物生長,日月滄桑。
與其說《昆蟲記》是科學界的語言瑰寶,不如說它是文學界里的一朵奇葩。與其他科學書籍不同,《昆蟲記》并不像學術(shù)論著一般枯燥乏味,全書行美優(yōu)美,猶以擬人手法見長,堪稱一部出色的文學作品。舉一例子,法布爾對綠色蟈蟈如此贊美:“全身呈淺綠色,另有兩條白色絲帶綴在身體兩側(cè);它的身材得天獨厚,修長勻稱,大大的雙翼薄似輕紗,是蚱蜢類昆蟲最優(yōu)雅的!辫蜩蛉缟拿鑼,使綠色蟈蟈這一形象躍然紙上,恍惚間,我仿佛看見一位青衣女子向我款款走來。法布爾更是這樣描寫叢林音樂會:“角鵠表演著憂傷的獨唱,鈴蟾用鐘聲演奏著奏鳴曲,意大利蟋蟀彈撥著小提琴的琴弦,綠蟈蟈兒仿佛在敲擊著一個小小的三角鐵!痹谒墓P下,動物們儼然成為了音樂家,動人的樂音從字里行間飄出,縈繞在我的耳畔,我沉醉于其中,久久不能自拔。
而《昆蟲記》吸引我的不僅只有妙趣橫生的語言,還有法布爾對生命真摯的熱愛和極高的敬佩?梢哉f,這部作品的感性基調(diào)以及動力,就是對生命的敬畏和關(guān)愛,一種對生存的清醒認識;一種對生活的深厚感情。法布爾熱愛生命,所以他贊美胡蜂蜂房的精美,欽佩螳螂筑巢的智慧。法布爾尊重生命,所以才為蟬正名,指責螞蟻的貪婪法布爾珍愛生命,所以他能從蟋蟀的琴音中感受到生命的悸動,廢寢忘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只為親眼目者小蟲兒擁抱這個世界的第一刻。
這是昆蟲世界里的詩和遠方,法布爾用他那樸實無華的語言歌頌了生命的美好,以昆蟲為琴弦撥響了人類認知世界的新音。
走進這里,懷揣一顆崇高生命的心靈,與蟲為友,傾聽大自然的呼吸。
【昆蟲記讀后感范文600字】相關(guān)文章:
《昆蟲記》讀后感范文15篇08-05
初中《昆蟲記》讀后感范文(精選17篇)10-24
昆蟲記片段讀后感04-25
《昆蟲記》讀后感(熱門)04-22
昆蟲記讀后感700字03-09
關(guān)于昆蟲記讀后感二篇04-16
小學昆蟲記讀后感4篇04-16
昆蟲記讀后感(精選15篇)03-17
《昆蟲記》初中讀后感三篇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