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文明苦旅有感600字范文
今天我和媽媽到書店買《文化苦旅》這本書。以前經常聽老師說起這本書,而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為什么它的書名中要有一個“苦”字?
來到書店,我在茫茫書海中發(fā)現(xiàn)了這本書。令我驚異的是,這本書的封面并不豪華漂亮,褐色的封皮,用無數的文字組成的奇妙圖案,我心中為之一振,仿佛是作者仍然沒有述說完他的故事,他激動的內心匯聚成千萬文字噴瀉出來。
這本書是要靜靜地去品味的`。翻開這本書,我一下子被一個個故事吸引。字里行間透露著作者的書卷氣息,如茉莉般淡雅,不過分修飾,而樸素之中卻帶著絲絲動人。跟著作者的筆觸,我欣賞到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如神秘莫測的莫高窟、風景秀麗的江南小鎮(zhèn),美麗動人的西湖......淺淺地讀,似乎僅是作者的游覽記錄,然而留給我們的思索卻很多很多。合上書,我閉上眼睛,細細回味起來。歷史的足跡,一個名族的真正魅力,是我們最大的財富。而要尋得這一份財富,要靠人們的深切努力。余秋雨先生說過:“文人似乎注定要與苦旅連在一起!爆F(xiàn)在的一切一切,無非是歷史的縮影,而留給后人的,卻有很多很多。
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開篇的這篇文章——《道士塔》。為何要把它放在開篇?因為它講述了我們中國的一個極大錯誤。這篇文章寫了一個道士看管敦煌石窟,而一些外國人,用幾句現(xiàn)編的童話和幾個不值錢的物品,就換走了中國的燦爛文化。真是可恥,這樣的買賣難道很劃算嗎?余秋雨先生在文中說,這好比兩枚針換一只雞,一顆紐扣換一籃青菜。我們中國的光輝歷史是遠遠不能用金錢衡量的。我們憤怒,我們吶喊,而面對那個無知的道士,我們只能無奈。我們都在為歷史而驕傲,但歷史卻給我們上演了一場可笑的悲劇。而那些外國人回到自己的國家后,發(fā)表了學術報告,轟動了他們的國家,同時,他們也在笑話我們中國無能,但作為中國人,只能低頭默默無語。
如果說我們的生活是一條崎嶇的道路,那我們的歷史也是一條充滿艱辛與坎坷的路。余秋雨先生真正找到了這筆財富。起初,我幼稚地認為“苦”只是旅行太多的身體疲勞、勞苦,但讀這本書,我才感悟出這個“苦”字的真正含義。只有內心“苦”,才真正是“苦”,只有學會心“苦”,苦澀中才會有對歷史的感悟,對人生的理解,對生活的思索。
余秋雨先生漂泊了半個世紀,留下了苦澀的回憶。歷史的蛻變,我們應去苦苦尋求。
【讀文明苦旅有感600字范文】相關文章:
讀吶喊有感范文5篇11-24
讀《太陽夢見我》有感范文03-05
讀《基地》有感04-12
讀《寒號鳥》有感04-06
讀《爭論》有感12-24
讀《父親》有感08-31
學生讀《綠野仙蹤》有感范文02-09
讀《中國神話故事》有感范文10-08
讀《蘇步青愛國故事》有感范文12-21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讀《道德與文明》有感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