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二十四孝圖》有感500字
孝是什么?往大了說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醫(yī)、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往小了說就是你吃什么就讓父母吃什么,你住哪里就讓父母住哪里;更通俗一點說就是父母當初怎么對待你,你就怎么對待父母。就是這么一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道理,到了道學家那里就變味了,弄了一個什么《二十四孝圖》,把本來很平常很溫馨的孝順變得毛骨悚然了,以至于給少年魯迅的心理留下的`揮之不去的陰影,這種虛假的、拔高的、沒有人性的說教可以休矣!
“郭巨埋兒”,為了孝順母親就要把兒子殺死,這不要說法律不允許,就是道德人倫也不允許啊!所以作者給故事設(shè)計了一個出乎意料之外也不在情理之中的很荒唐的結(jié)局——挖坑的時候挖出一罐子黃金,然后皆大歡喜了。問題是誰都能挖出黃金嗎?如果挖不出咋辦?
“臥冰求鯉”的故事也很荒唐:人體能有多少熱量呢,靠體溫把堅冰融化,這不符合物理學原理呀。稍微有點兒物理學知識的人都知道,如果人臥在冰上不但不能把冰融化,而且還會凍死。與其臥冰求鯉,不如鑿冰求鯉。臥冰求鯉不是孝,而是蠢。
孝也好,愛也好,敬業(yè)也好,都應該是日常的、平淡的、波瀾不驚的,如果把個別的、暫時的、極端事例的當做常態(tài)化的標準要求每個人去做,那么既是沒有人性的,也是不可持續(xù)的,希望在傳播正能量的時候把握好一個度,過猶不及。
【讀《二十四孝圖》有感500字】相關(guān)文章:
讀《父親》有感08-31
讀《基地》有感04-12
讀《寒號鳥》有感04-06
讀《爭論》有感12-24
二十四孝圖讀后感11篇11-15
《二十四孝圖》讀后感500字09-16
讀《杜甫傳記》有感10-15
【精】讀《匆匆》有感10-04
讀《孔乙己》有感(轉(zhuǎn)載)09-22
讀《笨小孩》有感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