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一盞一盞的燈》有感范文
《一盞一盞的燈》,一篇一篇短小卻又值得教師們深思的小故事,一個個看似普通,卻又似乎是發(fā)生于身邊的師生情誼。九月,入職的第一個月,看了這本書,感慨很多,似乎這個九月不只是我一個人的新生活,更是孩子們的三年級新的開始。這本書不斷的在告訴我,現(xiàn)在的教育已經(jīng)不是舊時的以知識至上,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保志明老師寫的《這些,就是教育》一文中,學生成年后回校,已經(jīng)完全不記得化學老師講的課堂內(nèi)容,記得的是老師教的做人的道理。可想,這些人生觀、價值觀遠遠超越了課堂知識教育的本身。
《我的姓名被打了紅杠》,景明老師的淡化處理,讓我思考很多,景明老師的處理方法是“從自身尋找原因來處理問題”,他說教師要有一顆愛心,但更要有能恰當傳達愛心的方式。在課堂上,經(jīng)常會遇到學生因為活潑而被我們視為“不規(guī)范”常規(guī),批評、教育。有時甚至來不及詢問學生這么做的原因。我想,我也應該像景明老師的做法學習,換個角度來思考問題,從自身尋找原因。
在《因為我當年的微笑》一文中,我感受到了微笑的魅力,對于目前教室里的咆哮教育,微笑自然是珍貴的。對孩子們,怎能像看犯人一樣?學生具有向師性,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會影響到學生,甚至決定他們的人生態(tài)度。所以,在我們與學生相處的這些日子里,我們應當盡量多的傳輸給學生大量的正能量,讓他們擁有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正確看待自己的得失,正確處理遇到的困難,之后戰(zhàn)勝困難。
在這些文章中,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那篇《不一樣的“阿慢”》,現(xiàn)在社會以“分”來評定學生,文中的阿慢,讓我想了很多,不可否認,學生應當是循序漸進的學習的,可是社會上滋生的各種培訓,打破了這樣的規(guī)律,強壓式教學,只懂概念,不懂實際運用,就像《低效率的事》中間講的,化學課培訓班的高效培訓,導致學生只會理論,不會實驗,以實驗為基礎的化學課,學生理論背的滾瓜爛熟,卻不認識濾紙,不知道濾紙怎么使用。這樣的令人可悲。我覺得,我們應當向阿慢學習,慢慢來,不能那么急于求成。孩子們讀書,最多的是要學會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讀完這六十篇精短的小故事,頓時覺得作為教師的自己不僅是傳道、授業(yè)這么簡單,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家這關等。要想?yún)撬貥s老師學習,不會為身邊的人嘲笑自己管的寬而停止去關心、關愛學生。
【讀《一盞一盞的燈》有感范文】相關文章:
點一盞心燈高一作文07-29
我心中的一盞燈作文08-20
描寫一盞燈的現(xiàn)代詩歌01-05
你是一盞燈高二作文03-02
為自己點亮一盞燈勵志文章01-30
髙一記敘文:點一盞心燈07-29
每個人都可以是一盞燈作文08-24
我是一盞路燈作文15篇03-10
飲盡一盞花香不再品茶散文11-04
一生只亮一盞燈 一生只做一件事勵志故事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