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薛存義序》讀后感范文
柳宗元的《送薛存義序》是一篇臨別贈言。他的同鄉(xiāng)薛存義在零陵縣代理了兩年縣令,時逢薛存義官職調動,柳宗元趕來送行,并借送別之際,將滿腔憂國憂民的憂患心情,寄于“贈言”中。
“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職乎?蓋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柳宗元以振聾發(fā)聵的提問,告誡地方官員應牢記自己的職責:做官即是做人民的仆人,不是人民的主子。
薛存義在零陵縣任職的兩年中,雖逢中唐吏治敗壞,大小官員貪贓枉法,荼毒生靈,但他卻潔身自好,認認真真為百姓辦事,不貪不占。文中贊揚他:“早作而夜思,勤力而勞心”。既勤勤懇懇,又小心謹慎。接著說:“訟者平,賦者均,老弱無懷詐暴憎,其為不虛取直也矣,其知恐而畏也審矣!”打官司的人能得到公正裁決,繳納稅賦的負擔公平,對老人孩子內無欺詐之心,外無憎惡之舉,薛存義沒有白拿俸祿,對衣食父母心懷敬畏。
這樣一位好官,又將赴任新職,作為同鄉(xiāng)好友的柳宗元,明為囑咐薛存義,暗中是警示其他地方官吏。他說得直截了當:“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什一傭乎吏,使司平于我也。今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豈惟怠之,又從而盜之!惫賳T們的俸祿,是靠種田人拿出十分之一的收入供養(yǎng)的,拿了老百姓的銀子,就要給老百姓辦事。
柳宗元一生命運坎坷。盡管他抱定“許國不復為身謀”的大志,但因參與王叔文等人的革新運動,一再被貶。更沒有料到唐憲宗繼位大赦天下,竟對柳宗元等“八司馬”宣告:“縱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柳宗元的北歸之夢就此破滅。在這樣的境遇中,他仍然心憂百姓,提出了“官為民役”的'民本主義理念。
封建時代,統(tǒng)治者無不把平民百姓置于社會的最底層。不說污吏,即使是“仁德清官”,也多是居高臨下,“施惠”于民,“恩賜”百姓,總希望民眾把他們看成“青天大老爺”。柳宗元就是在這樣主仆顛倒的大氣候中,毫不含糊地提出“官為民役”,還人民以主體地位。這與“養(yǎng)民”、“牧民”等統(tǒng)治者的傳統(tǒng)觀念針鋒相對。
用今天的觀點看,一切公務人員,拿的都是國家的薪水,而國家的錢又是納稅人繳納的。這就明確規(guī)定了,公務人員是老百姓的勤務員。說白了就是:老百姓是主人,“官”是公仆。
柳宗元“官為民役”的觀點,符合我們黨的一貫主張。黨在延安時期就鄭重提出了“為人民服務”的口號,并形成了傳統(tǒng)。“為人民服務”像一面鏡子,反映著每個歷史時期各級領導干部的形象!盀槿嗣穹⻊铡,是贏得人民擁護和愛戴的法寶。
由于歷史的和現(xiàn)實的種種原因,如今在相當一些地方,柳宗元指出的“主仆顛倒”現(xiàn)象,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他們顛覆了“官為民役”的原則,實施的是“民為官役”。在有的干部中,“為人民服務”成了口號,言不由衷,有口無心。
古為今用。我們不妨將“贈言”視為一面鏡子:看一看你是否擺正了官與民的位置?是像薛存義那樣“早作而夜思,勤力而勞心”呢,還是像柳宗元揭露的那種“吃百姓喝百姓而不給百姓辦事”、甚至還敲詐勒索百姓?每一位要永久保持“先進性”的黨員干部,讀讀這篇飽含憂患的古文,不無警醒與啟迪!
【《送薛存義序》讀后感范文】相關文章:
送薛存義序_柳宗元的文言文原文賞析及翻譯08-27
關于《送東陽馬生序》讀后感最新02-08
關于《送東陽馬生序》讀后感通用02-08
《送東陽馬生序》讀后感精選四篇02-08
送東陽馬生序教案11-06
讀了送東陽馬生序有感10-16
《送東陽馬生序》課文原文06-02
《送東陽馬生序》教案?+說課稿05-03
《送東陽馬生序》教學實錄04-22
《送東陽馬生序》原文及譯文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