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蜻蜓眼》有感
讀《蜻蜓眼》有感1
午后的陽光緩緩流動,一捧清茗,任目光輕盈地撫過書頁,心靈在溫暖的空氣中感悟、升華。 ——題記
在這個寒假里,爸爸問我想要什么禮物,我毫不猶豫地說:“我要曹文軒老師的《蜻蜓眼》!”就這樣,我再一次與純美小說系列相逢。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中國絲綢商之子杜梅溪,在法國馬賽當一個水手的時候,在咖啡館邂逅了法國女子奧莎妮。之后兩人相愛﹑結婚,并生下了四個兒女。
二戰(zhàn)時期,杜梅溪攜妻帶子趕回上海定居。歲月轉瞬即逝,奧莎尼從少女變?yōu)槔蠇D,并且適應了上海的風俗習慣,會講一口流利的上海話。
這時候,二戰(zhàn)結束了。她的四個兒女也都有了孩子。正當她覺得子孫滿堂,盡享天倫之樂時,災難來臨了!
一大幫人突然闖進她的家,說她是外國間諜,并讓她交出電報和發(fā)報機。但她沒有,于是一群人就把她的家砸了個稀巴爛,并讓她去干勞力。
小說以奧莎妮唯一一個孫女阿妹的視角,講述了一家人在當時混亂的上海相扶相幫相濡以沫的動人情景。
讀了這篇故事我感受頗深:在災難發(fā)生前,這一家人是多么幸福啊!奧莎妮和他孫女阿梅擁有只屬于她們倆的秘密,杜梅溪最大的快樂就是每天看著兒孫在院子里玩耍?墒呛镁安婚L,整個上海灘陷入了混亂的局面,他們被沒收財產,但他們依然生活的雅致,在苦難中尋求快樂,這種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
我感悟到一個真諦:只有不怕苦,不怕累,并且敢于挑戰(zhàn)它們,這就是王者的風范!
讀《蜻蜓眼》有感2
“你爺爺呀,是個放風箏的人,你奶奶呢,就是那個漂漂亮亮的風箏。那條項鏈呢,就是風箏線。線一旦斷了,風箏就會掉下來,掉到塵土里……”
暑假里,我看了一本讓我終生受益的書名叫——《蜻蜓眼》。
書名怪怪的,我一直以為這本書講的是跟蜻蜓眼睛相關的有趣故事。原來蜻蜓眼是杜梅溪爸爸送給奧莎妮的結婚禮物,是兩枚戰(zhàn)國時代用琉璃制作而成的價值連城的珠子。故事凄美感人,讀著讀著,人物在眼前不停地晃動著,我的眼淚也不爭氣地跟著流下來。
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絲綢商之子杜梅溪在馬賽偶遇法國女子奧莎妮,兩個人一見鐘情,相愛、結合后生下四個兒女。二戰(zhàn)時期,杜梅溪帶著妻子回上海居住,奧莎妮漸漸融入了中國的生活,給家庭帶來了溫暖。在那個動蕩年代,她的異國血統(tǒng)也給這個家?guī)砹藶碾y。小說以奧莎妮的孫女阿梅的成長為線索,并勾勒在那特殊年代一家人相扶相幫、相濡以沫的動人情景。
在這本書中,最令我感動的是《打劫》這一章。當時上海有許多人都變得沒腦子,成天喊著“打倒”的口號,打倒那些他們認為的外國間諜,奧莎妮成了他們打倒的對象。而阿梅的爺爺永遠會用他那寬厚的胸膛去阻擋這一切;奶奶依然給了阿梅最幸福最快樂的童年;阿梅將一只紙折的小船放到緩緩流動的江水上,那是一封感恩的信。
到底是什么觸動了我的心靈,這世間最溫暖的東西又是什么?
——親情!我該怎么去形容它?終于在《好詞好句》中找到了這樣一段話:親情,是一個火爐,給飽受風霜的人送去溫暖;親情,是一把風扇,給炎熱的人送去一絲絲涼意;親情是人間最為牽掛的情。
我想:今后也要像阿梅那樣,體貼、關心家人,懂得感恩!
讀《蜻蜓眼》有感3
“多讀書,讀好書”,暑假我得到好書推薦——曹文軒的新作《蜻蜓眼》,興致使然立即上網淘了一本,便一頭扎進書海中,細細品味品味起來。讀完之后心中感慨萬千,五味雜陳。
這本書文字優(yōu)美,情節(jié)跌宕起伏,時空跨度極大,全文充滿綿綿情致,堪稱一部絕美佳作。小說以一奶一一奶一奧莎妮的小孫女阿梅的成長為故事線索,并從這個孩子的視角勾勒了在那個硝煙四起、人心惶惶的特殊年月中,一家人相扶相幫、相濡以沫的動人情景。那些美好、苦難的情景,在我眼前一幕幕掠過,美麗又壯觀。
當讀到“雨地里,她和一奶一一奶一各自舉著一把紅油紙傘,一大一;雨大起來了,她們開始奔跑,一邊奔跑,一邊“咯咯咯”地大笑……”這些雋美文字,我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這樣的畫面:一老一少在雨中追逐著,歡笑著,鮮艷的紅油紙傘在滂沱大雨中顯得格外醒目。這時的阿梅和一奶一一奶一,擁有無與倫比的快樂。日子一天天過去,在這縮衣節(jié)食的時候,一奶一一奶一生了一場大病,要馬上動手術,但是,錢呢?“她似乎突然明白了鋼琴的去處。一胡一一媽一出現(xiàn)在她面前時,她已在樓梯上坐下。她沒有哭!卑⒚纷钫湟粣垡坏臇|西,就屬這架鋼琴了。一奶一一奶一生病的時候,她卻義無反顧地把它貢獻出來,只希望一奶一一奶一的生命可以延續(xù)。這份孝心像金子一般在亂世中閃出光芒。
到了最最艱難的時期了,許多喪失人一性一的家伙在一胡一作非為,他們固執(zhí)地認為一奶一一奶一是法國派來的間諜。于是一幫人雄赳赳氣昂昂地組織起來,打著“光榮”的名號,對爺爺痛下狠手,一逼一著一奶一一奶一承認莫須有的罪名,還 奪走珍貴的傳家之寶蜻蜓眼!
“爺爺!一奶一一奶一!”我在心里呼喊著,心中一陣絞痛。阿梅一家的悲慘生活在曹文軒的筆下栩栩如生,那么令人感同身受。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大舅曾給我講起的他70年代的年少故事。那時候,家里條件艱苦。外公是農民家庭出生,做著鄉(xiāng)鎮(zhèn)會計的工作,外婆是家庭主婦,一有空就做著編織袋補貼家用,兩人以微薄的收入支撐著四個子女的學業(yè)、生活。到了80年代家里生活才慢慢有所改善。外公在新華開了一家五金店,周末就去進城進貨。一家人互一愛一互助,對生活充滿了希望。漸漸地,子女們長年了,像長大的鳥兒可以展翅飛翔了。就在兒女們自奔前程的時候,剛過50周歲生日的外公病了,躺在病一一床一一上一臥不起。大家都為外公的病一操一碎了心。這時候,大舅的兒子——我的哥哥出生了。大舅抱著剛出生的嬰兒,守在病榻前,顫一抖著說:“爸,您給他取個名字吧!蓖夤吹絼偝錾膶O兒,蒼白的臉上終于露出了一絲笑容。他嗓音低啞地說:“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叫‘一村’吧!”大舅聽了,重重地點點頭,像許下了什么莊嚴的承諾。
不久,外公安詳?shù)厝ナ懒,他對子女的一愛一永遠留在了我們心中。那一愛一如山間清泉,鼓勵著子孫后代活出自己的一精一彩。也許我們的故事不如《蜻蜓眼》般氣壯山河,卻值得我們后輩永遠銘記家族一精一神。
曹文軒的.《蜻蜓眼》以莊重憂郁的風格,詩情畫意的意境,充滿智慧的敘述方式,呈獻給了讀者一個真善美的藝術世界。它告訴世人:也許人類無法避免亂世的傷殘,卻永遠珍視那顆初心,那份永遠的親情。
讀《蜻蜓眼》有感4
快放暑假時,老師送給了我們一本叫《蜻蜓眼》的書,拿到書的時候,我開心極了,一掃書名,還傻傻以為是一本寫蜻蜓眼睛的書。當我打開之后,卻發(fā)現(xiàn)這里所謂的蜻蜓眼,原來是戰(zhàn)國時期琉璃制成的兩顆如同蜻蜓眼睛一般的寶石。
這本書的作者是曹文軒,小說講的是一個小姑娘阿梅一家人相互扶持克服重重困難的故事。阿梅的爺爺在法國遇見一個法國姑娘,兩人一見鐘情,回國后阿梅的太爺爺對這個洋媳婦很是滿意,于是就把在祖輩相傳的兩顆蜻蜓眼寶石送給了奶奶。然而,蜻蜓眼和奶奶的外國血統(tǒng)卻成為家庭的災難,奶奶被造謠成國際間諜,寶貝被人奪走,還遭人陷害。這使得年少的阿梅在學校中的學習生活遭遇挫折。她的好朋友們不再理她,同學直接無視她,而老師也不再因為她優(yōu)秀的表現(xiàn)而表揚她,甚至準備很久的演出比賽都不讓她上場。然而阿梅并沒有放棄,堅定不移的做最好的自己;氐郊依锏陌⒚凡坏珱]有嫌棄奶奶,還加倍的孝順奶奶,她雖然對學校的事情很傷心,但對奶奶總是流露出高興的一面。爺爺奶奶一邊做苦力一邊尋找蜻蜓眼,蜻蜓眼終于失而復得,而爺爺為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奶奶因此一病不起,臨終時把蜻蜓眼作為家族的傳承交到了堅強孝順阿梅的手里。
在讀完這本書時,我好像成為了那個被一直拒絕表演的阿梅,好不容易得到一個機會,還是被取消了。但是阿梅并沒有放棄,堅持本心,更加努力地練習鋼琴,因為相信只要努力,金子總會發(fā)光發(fā)亮!而在生活中的我們呢,學習遇到困難總會像躲避,將學習的責任都轉嫁到父母身上。從阿梅身上我看到了懶惰,不努力,沒有擔當?shù)淖约,不過我知道知錯即改,努力讓自己變得更美好,有一天,我們都會擁有阿梅一樣如同蜻蜓眼一般寶貴的精神品質。
讀《蜻蜓眼》有感5
捧起《蜻蜓眼》這本書,我就像穿越到戰(zhàn)火紛飛,滿是生離死別的舊上海。我崇拜的曹文軒叔叔用細膩的筆觸,向我娓娓講述杜梅溪一家三代的傳奇……
杜梅溪的爺爺是絲綢商的兒子,奶奶是金發(fā)碧眼的法國人,他們一見鐘情后回上海定居。因為戰(zhàn)爭,他們經濟拮據,不得不典當東西維持生計,包括傳家寶石“蜻蜓眼”。奶奶的異國血統(tǒng),讓她無端地成了間諜,不停地被審問、拷打。甚至,爺爺奶奶還被抓去搬磚,爺爺?shù)耐仍獯驍唷,比黃蓮還苦的歲月里,爺爺奶奶、家庭成員之間的愛沒有變,讓人感到溫暖。即使最后,象征著爺爺對奶奶愛的杏樹枯萎了,爺爺隨即去世—洋溢著的都是暖意,而非憂傷。
我喜歡這個故事,喜歡故事中遭遇苦難、貧窮不離不棄的真情,喜歡故事中經歷千難萬險依然堅強不屈的精神。 “寶石有價情無價”,阿梅爺爺奶奶、家人之間的情意比“蜻蜓眼”更珍貴,苦難與挫折磨不滅它,土匪與強盜也奪不走它!
比寶石更珍貴的真情,每個人都擁有,我就被幸福地包圍著:爺爺、奶奶對我無微不至地照顧,爸爸風雨無阻送我上下學,媽媽節(jié)假日送我去杭州看眼睛,外婆費心給我準備好吃的,小姨和妹妹有好吃的都不忘帶給我……我想我也該給予愛我的人一份真真的情,回報我得到的,表達我對他們的愛:為早起在廚房忙碌的媽媽倒上一杯溫水,為遲歸的爸爸放好足浴盆,陪外婆去菜場買菜時多拎會兒籃子,每個周末都回家?guī)湍棠淌帐巴肟辍梢宰龅暮芏,我要從現(xiàn)在開始,爭取將來可以給他們送上更大的“禮物”。
書中自有“蜻蜓眼”,《蜻蜓眼》中有生活的真理。我喜歡一遍又一遍地讀這本書,在杜梅溪的故事里一次次感動,回味自己生活中的種種甜蜜!
喻言
我是七小五(1)班的喻言,一個性格活潑開朗,愛好看書,愛好天馬行空的想象,愛好捧著心愛的竹笛四處“演奏”的男孩。在學校,我既不是學生干部,也不是學霸,只是一個偶爾名列前茅一下的“潛力股”。不過,知道我大名的人也不少,因為我有許許多多的故事,比如被魚釣到湖里,被媽媽丟了,穿著一黑一紅兩只鞋上學,養(yǎng)了一匹馬,撿了一只貓……與人分享生活,我和朋友都很快樂。我很愿意做一個擁有有趣靈魂的人!
讀《蜻蜓眼》有感6
這個暑假爸爸給我買了一本曹文軒的純美小說,使我深有感觸,就是這本——《蜻蜓眼》
這本書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中國絲綢之子杜梅溪在法國馬賽偶遇了法國女子奧莎妮,兩人一見鐘情,相愛,擁有了六個兒女。而老五在十年后生下了奧莎妮最疼愛的孫女——阿梅。二戰(zhàn)時期,杜梅溪攜法國妻子回到上海的藍屋定居。不幸的是,藍屋的日子已經越來越艱苦,饑荒在中國的大地上四處蔓延,城市、鄉(xiāng)村,都在饑餓中一天一天地煎熬著。戰(zhàn)亂連綿不斷,當年一派興旺的家業(yè)已經搖搖欲墜。當年的富人家也過上了精打細算的生活,盡管如此,藍屋還是過著精致優(yōu)雅的生活,奶奶奧莎妮也用她燦爛的微笑和美好的心態(tài)支撐著藍屋。
最讓我感動的并不是阿梅爺爺奶奶之間的愛情,而是一家人風雨同舟,勇敢面對生活,并給家人的關懷和體貼。就算腰包里的錢已經僅剩無幾,但卻永遠不會低頭,永遠不會被這不幸和困難打倒,心中永遠憧憬著美好的未來。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懷著這樣美好的心態(tài)。
有最感動的當然也有最悲痛的。我不明白,這世界為什么要讓奧莎妮和她的家人們遭受如此大的罪,就因為奧莎妮奶奶是外國人嗎?那些壞人就仗著這一點,一次次私闖民宅,到處破壞,把阿梅爺爺奶奶拉到外地做苦工,甚至,把爺爺?shù)耐却驍唷_@還不算什么,那些惡人居然狠心地剃去了奶奶那一頭美麗的金發(fā),以致把奶奶逼死,爺爺也因心臟病突發(fā)而去世。難道你們就必須得這樣鐵石心腸嗎?我真的不明白……
【讀《蜻蜓眼》有感】相關文章:
《蜻蜓眼》讀后感09-07
讀《父親》有感08-31
讀《基地》有感04-12
讀《寒號鳥》有感04-06
讀《爭論》有感12-24
讀《杜甫傳記》有感10-15
【精】讀《匆匆》有感10-04
讀《孔乙己》有感(轉載)09-22
讀《笨小孩》有感02-09
讀《魯賓遜漂流》有感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