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須有時唯有靜待之觀讀后感
最早讀龍應臺的書還是讀書的時候,愛極了她溫暖細膩的文風,在她的《親愛的安德烈》中,她就是一位慈祥安寧的母親,有著一顆溫和安寧的內心。而后在她的《這個動蕩的世界》《我的不安》中,她又是對人和世界充滿著熱誠的人文關懷,從更高的視野看待著不同的文化,很有自己的思想。
《孩子,你慢慢來》是她從孩子出生寫起的“保姆日志”“人生手札”,記錄下一個母親其間經歷過的每一絲喜悅和惆悵,當有人發(fā)問“在今天這樣的世界里,我們到底要如何來帶領我們的孩子?從我們的子宮里孕育出來的孩子,曾經和我們靠得那樣近,依賴得那樣深的孩子,在我們的血脈里萌芽,在我們呼吸里成長,在我們眼前哭泣著微笑著一天一天長大的孩子,他們將來的世界究竟會是什么樣的面貌呢?”,她說,我愿從容地等待,在孩子的身旁陪伴他靜靜地成長,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對于孩子的成長來說,這是一項慢速作用的過程,母親需要靜靜陪伴,教師也是這樣。孩子的世界有著成人不能理解的模樣,而要想很好地觀看這個世界里的風景,“慢”是最為重要的。慢慢地等待。
她曾像所有的中國母親一樣,希望孩子的作業(yè)能寫得更漂亮一些,能得“三只老鼠”(一種鼓勵),但是,淚水涌上了孩子的眼睛,她咆哮著說“你總要我得兩只老鼠三只老鼠,這么好那么好,我有時候也要得一只老鼠——我也有權利得一只老鼠,就得一只老鼠呀……”她楞在了那里。正是這樣的吧,有了孩子,和孩子一起的時候,才能學會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去看世界,徹底顛覆成年人的自以為是。
生命是一種過程,成年人總是誤以為自己給予孩子的是最為重要的,教師也是如此,總是希望給她灌輸更多的知識,能夠看到她帶來的成績上的進步。殊不知,孩子的成長是不可估量的,不能用“量”的標準來衡量?赡軐τ诤⒆觼碚f,學會認識這個世界就是最美好的,學會用自己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
孩子畢竟是個孩子,有任性,有無理取鬧,有無可奈何,可是這些讓你覺得煩躁甚至不能忍受的'事情有時就是他們的可愛之處。他們天真,他們的世界充滿童趣,他們關注的事情永遠和你不在一個點上。為此,你不能忍受,你暴躁,你狂怒,你覺得不可寬!停下來吧,慢慢來吧,生命本身就是需要一個慢速成長的過程。試著用孩子的眼光來看待他們的世界,試著少些世俗的評判標準在孩子的身上,知道他們僅是一個孩子。孩子的成長需要耐心,需要時間,別著急,慢慢來!
龍應臺以一個母親淡然、溫和的心境看待著孩子的世界,用她細膩的筆觸在給我們老師們講述一個無痕的教育理念,“花開須有時,唯有靜待之”。慢慢來吧,別著急!
【花開須有時唯有靜待之觀讀后感】相關文章:
靜對花開花謝作文03-07
唯有的造句12-25
釋圣靜詩集《樂道》讀后感09-13
關于有時候有時候造句03-19
有時候有時候造句簡單01-15
《春風化雨潤桃李,靜待旭日耀花開》演講稿04-02
何以解憂唯有寬容散文05-02
柴靜《看見》讀后感(精選33篇)04-22
歲月靜散文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