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教師的挑戰(zhàn)-寧靜的課堂革命》有感范文
古今多少人,皆言讀書是。沉浸書中,你會有感于書中的一字一句,你甚至會覺得眼前的這些都不是文字了,而是一處風景。讀書,讓自己的視界變寬了,讓生命變得豐盈,讓自己走向了睿智。
近日,帶著期待的心情閱讀了佐藤學教授的《教師的挑戰(zhàn)——寧靜的課堂革命》。它從“學習共同體”入手,重新詮釋了“合作學習”的理念,并以每一個鮮活的日本課堂案例為依托,進一步探討課程模式的創(chuàng)新和轉型。同時引領教師如何身體力行地實踐這些先進的教育理念,將其融入到自己的課堂中來。最是書香能致遠,每每閱讀,便覺得自己的思想更為豐厚,頭腦更具睿智,其中的“傾聽教學”更是讓自己受益匪淺。于是,我在我的課堂上也來了一次寧靜的“傾聽”盛宴。
一、傾聽疑問之音
我們的孩子還很稚嫩,世界對于他們來說是新奇的,于是千萬個為什么在他們心中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了。因而,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尊重孩子的求知欲,鼓勵他們發(fā)言,并且善于傾聽他們的答案。譬如我在執(zhí)教《朱鹮飛回來了》這一課,課堂上我從質疑課題導入,問:“會提問的同學是會讀書的同學,對于課文的題目,你們有疑問嗎?”孩子們的思維一下子就被打開了,“老師,朱鹮為什么會飛回來呢?”“老師,朱鹮之前去哪啦?”“老師,朱鹮是一種什么的鳥?”……在孩子們的心中,一切的問題都是有價值的。面對他們的疑問,我仔細傾聽,微笑著加以肯定,并一一記在心里。隨著教學的進行,有的問題我引導他們向書本尋求答案,給予了解答;有的問題我讓他們通過同桌之間的合作學習找到了答案;有的問題我則鼓勵他們利用現(xiàn)代化手段來尋求答案。在我看來,這是一堂精彩的課,教師創(chuàng)造了和諧的課堂氣氛,仔細傾聽每一個孩子的心聲,讓他們快樂地融入到課堂中來,激起了無限精彩的浪花。
二、傾聽爭論之音
文似看山不喜平,課亦如此。班上的孩子各有差異,各具特色,對于一些問題,他們都有著自己的思考。所以,在課上我更喜歡聽到孩子的爭論之音。譬如我在引導他們?nèi)绾螌戧P于“核心價值觀”的習作,蕓說:“應該抓住‘核心價值觀’的關鍵詞來寫,比如誠信!痹路瘩g說:“誠信作文太過普遍,沒有新意。”在一旁的玲則平靜地說:“好作文源于生活,‘核心價值觀’就在我們身邊,只要用心生活,細心觀察,就可以寫出好作文。”……孩子們的想法是豐富的,是多彩的,當他們因為問題在課堂上發(fā)生爭論時,我卻覺得這比什么音樂都動聽。對于他們的思考,我認真傾聽,及時判斷爭論的焦點,并幫助他們仔細分辨別人的發(fā)言,培養(yǎng)他們思維的清晰性、綜合性。一堂課因為孩子們的思維碰撞而變得更加有意思,我覺得這就是精彩的課堂。
三、傾聽意外之音
在課堂上,我們經(jīng)常會碰上孩子的插嘴,有的會影響課堂秩序,有的會影響教學進度,所以大多數(shù)老師會不予理睬,或加以訓斥。其實,學生有時候的插嘴是因為他有感而發(fā),教師若能仔細傾聽,及時讀懂,對教學也會起一定的幫助。譬如我在教學杜甫的《絕句》,當講到“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時,教室一隅忽然傳來了一聲鳥叫聲,惹得其他同學哄堂大笑。定睛一看,原來是明,如果此時直接采用簡單粗暴的方法批評了明,一定不是明智之舉,我說:“明情不自禁地學著黃鸝的叫聲,這不正是受到詩中描寫的環(huán)境和作者思想感情的感染嗎?我想他一定是深刻體會到詩人的那種情懷了……”此時,教室里的氣氛也緩和了,教學的重難點也迎刃而解,明也認真地聽起了課來。誠如,孩子在課堂上的插嘴一定是他的有感而發(fā),教師則要善待孩子的插嘴,把這意外之音變成動聽之音,共同推動課堂的前進。
佐藤學教授曾說過:在學生中培育互相傾聽的第一要件是教師自身悉心傾聽每一個學生的心聲。其實,教師對每一位學生的傾聽也在無意間營造了一個融合、潤澤和安全的言說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之間互相傾聽的關系。這時候的他們不再拘泥于自己的觀點,而是認真聽取、思考和反芻別人的觀點,并能夠平等地參與討論交流之中。所以,傾聽吧,老師們,無論學生的發(fā)言是響亮的,還是輕微的,是自信的,還是膽怯的,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
【讀《教師的挑戰(zhàn)-寧靜的課堂革命》有感】相關文章:
寧靜07-26
教師的挑戰(zhàn)讀書心得05-13
教師的挑戰(zhàn)讀書心得09-02
讀《父母·挑戰(zhàn)》有感12-26
《教師的挑戰(zhàn)》讀后感05-01
教師的挑戰(zhàn)讀后感05-19
讀靜悄悄的革命有感12-11
淡泊·寧靜02-27
火車的寧靜07-11
寧靜的作文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