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教師,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的55個途徑》讀后感范文
前段時間我讀了《做最好的教師——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的55個途徑》一書,內(nèi)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該書圍繞著新課程課堂教學問題的探究和解決羅列了55個教師成長的途徑,分別在“反思借鑒研究”、“內(nèi)化提升行動”、“引領協(xié)作創(chuàng)新”三個范疇一一陳述。本人覺得在 “內(nèi)化提升行動”領域里《成功與財富同愛相伴——愛是走向成功教師的前提》寫的很好。其中“愛是關注包括學困生在內(nèi)的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愛就要給學生提供表現(xiàn)的舞臺,愛就別輕易否定學生,愛就給學生心理上的支持。”都說教育是雙刃劍,在職場中徘徊的教師們,究竟有多少愛是放在學生身上還是分數(shù)身上,分數(shù)淘汰的選拔制度中,單一的智能測試中否定和毀滅性的摧殘在隱形滋長。什么是“師愛”,當這些詞語變成格言的時候,現(xiàn)實可能瀕臨絕跡。無“德”的教育滋長的永遠是功利。師德建設決定教師隊伍建設的成敗,也就決定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和改革的成敗。教書育人,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世范。教師職業(yè)的特點決定了教師必須具備更高的素質(zhì),而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zhì),是教師的靈魂。
師德決定了教師對學生的熱愛和對事業(yè)的忠誠,決定了教師執(zhí)著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師德直接影響著學生們的成長,教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思想素質(zhì)、道德品質(zhì)和道德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師德就是一部教科書,就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對學生的影響是耳濡目染的、潛移默化的、受益終生的。我以為以下三方面是不可或缺的:
一、尊重、關愛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學生
我認為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是教師最基本的道德素養(yǎng)。育人之道,愛心為先。臺灣教育家高震東說:“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 一個教師只有熱愛學生,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才會愛崗敬業(yè)、樂于奉獻,竭盡全力地去教育學生,才會自覺自愿地約束自己,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為人師表、廉潔從教。
有人說:"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藝術,都產(chǎn)生于教育對學生無比熱愛的熾熱心靈中。"因此作為一名教師,首先應該做到愛孩子。對全班學生,無論他是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或是令人頭疼的后進生,均應一視同仁,愛得公正,愛得讓學生信服。
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理解和尊重。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人格,嚴慈相濟。教師的愛不是偏愛,要無選擇地、公正地、無例外地愛每一個學生。教師要“目中有人”切實關懷每個學生,開發(fā)每個學生的潛能,為每個學生的成才提供機會。人性中最寶貴的是受到別人的尊重和賞識,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體驗人生的價值,并提升這種價值,這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教師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不能對優(yōu)秀學生偏愛,對后進生另眼相待。教師對優(yōu)秀生要嚴格要求,對后進生要給予更多的關懷。要讓孩子感到你是一棵大樹,把綠陰覆蓋在他們身上;讓體罰和變相體罰遠離文明的場所。當然,作為教書育人者,也不能對學生的不良現(xiàn)象放任自流,寬嚴有度才是愛,做到嚴慈相濟。其實后進生同優(yōu)秀生一樣他們都是祖國的希望。對于那些尚未開放的花朵,我們就應該傾注更多的耐心,傾注更多的溫暖,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他們,百花齊放才能迎來滿園的春色!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相信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微笑著面對學生,學生會把全部的愛心和敬意奉獻給我們,我們的工作也一定會開展得生動活潑,卓有成效。愛是啟動教師自身內(nèi)部力量和智慧的能源;愛是通向?qū)W生心靈深處的道路;愛是創(chuàng)設優(yōu)化的教育環(huán)境和心理環(huán)境的瑰寶。對學生熱愛、理解、尊重、關注他們豐富而復雜的內(nèi)心世界,只有這樣才能將教師的愛通向?qū)W生的.心靈。
二、以身作則
人們常說: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應是最能以身作則的人。教師的思想感情,處事哲理、人生觀點、道德境界、品德修養(yǎng)甚至言談舉止、音容笑貌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對學生有著熏陶誘導和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就要求教師言教、身教,并且做到身教重于言教?鬃诱f:”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的一言一行,學生均喜歡模仿,這將給學生成長帶來一生的影響。所以,我們教師需要處處為人師表,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刻刻為學生做出好的榜樣,凡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堅持嚴于律己。 “言必行,行必果”,行動實踐遠勝于說教。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三、要有豐富的學識
有句話: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我覺得不對,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一桶水遠遠不夠,要開鑿一眼泉,有了源頭活水才能勝任今天的教學!遍_鑿一眼泉,就是教師要終身學習。在當今信息化時代,知識的更新程度是驚人的。在教育教學中涉獵的范圍不能局限于課本上的知識,還要走出課本,善于拓展相關的知識,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融匯到教育教學活動中,保護學生愛問為什么的好習慣,讓自己的課堂更充實、更豐富。作為一名教師就要終身學習,不斷進取,這是時代呼喚,也是新一論課程改革的要求,新課程的開放性、研究性、多元性等特性使我們面臨嚴峻的挑戰(zhàn)。我們樹立終身學習觀念,不斷在讀書學習中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這是我們的專業(yè)成長的必由之路。要深入學習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識,把教育理論最新研究成果,導引學科的發(fā)展。要多讀書,讀書的生活是精彩的、高尚的、幸福的,教師更要把讀書當成生活的一部分并學以致用,時時用全新的教學理念來支撐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讀了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影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還需不斷地學習以充實、以發(fā)展。
【《做最好的教師,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的55個途徑》讀后感范文】相關文章:
做最好的家長讀后感【推薦】08-01
做最好的老師讀后感范文(精選6篇)07-31
做最好的家長讀后感范文(通用6篇)07-31
《做最好的中層》800字讀后感02-08
《做最好的自己》讀書心得范文04-13
做最好的自己的勵志故事03-25
勵志故事:做最好的自己07-26
做最好的自己作文750字03-11
做最好的自己作文10篇03-10
大學勵志文章:做最好的自己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