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與黑》讀后感1100字
《紅與黑》是法國作家司湯達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小說以主人公于連個人奮斗的經(jīng)歷與最終失敗為線索。于連是一個木匠家庭出身的富有才干的青年,他嫌惡自己貧賤的出身和低微的地位,向往上層社會生活。后來他借助個人的努力與奮斗躋身了上層社會,他于十九歲時到了市長家里當家庭老師,與市長夫人產(chǎn)生了曖昧關系。在上流社會中他看到官場的 欺詐,對他產(chǎn)生了深刻影響,他學會了迎合和口是心非。后來到了巴黎又受到侯爵賞識并且贏得侯爵小姐的芳心。然而當他扶搖直上之際,貴族階級和教會狼狽為奸,對他設下圈套,威逼市長夫人寫了揭發(fā)信,侯爵因此取消他和小姐的婚約。于連憤怒之下,向市長夫人射擊,市長夫人雖未致命,他卻因此被處死刑,最后上了斷頭臺,結束了短促的一生。作者通過于連的生活道路,廣泛地展現(xiàn)了19世紀初宗教和貴族統(tǒng)治下法國社會的黑暗和丑惡,強烈地抨擊了教會的黑暗和資產(chǎn)階級貴族的卑鄙腐朽。
于連是一個野心勃勃一心想躋身上流社會的人物。他擁有驚人的記憶力和一些才華,當然他也有一副美好的面容。如果他是一個一心只想過安穩(wěn)日子的人,那他會和同他的階級一樣的人過著平淡但安穩(wěn)的日子。但他不是,他為自己的地位感到自卑,為躋身與他地位完全不同的階級里,他付出了多大的代價,他得時刻注意他的言行,以便偽裝自己,明明看不慣身邊的.人,還裝作順從,而且大部分時間他都失去了自我。時刻怕被上流社會的貴族們藐視。我認為與其說于連是個人主義野心家,不如說他是個追求幸福而又不幸走上歧途的人。他將本來雄心的抱負引入歧途,其奮斗之路更像一條自我毀滅之路。
書中法國正是七月革命前夕,統(tǒng)治者劇烈交替的變動時代。在這個完全沒有選擇的時代,于連要么繼續(xù)做一個木材商人,要么就用野心取代自己原本善良的內(nèi)心向上攀登。其實,一個人不管他所處的地位多么的顯赫或多么的卑微,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何必歧視自己的所有,為了追求心中的目標而竭盡全力,急于求成,不擇手段呢?但不幸的是,現(xiàn)實中大多數(shù)人都會情不自禁地像于連一樣,對當下的痛苦不能自拔,沉溺于自己臆造的幻想中,對他人已獲得的成就虎視眈眈,并嫉妒仇恨之;同時不愿通過自己的人生努力和正確的道路去奮斗,急于求成。這些人就如同于連,膨脹的欲望使他們雙眼蒙蔽,傷害他人更毀滅自己。
《紅與黑》是一本批判現(xiàn)實主義小說,但我得到更多的是人生方面的收益,于連身上的點點滴滴都值得我們?nèi)ド钏。每個人似乎也都能從于連身上找到一點自己的影子,只是或多或少的問題。在一個人的生活經(jīng)歷中,也許我們就在某一個時期,或是在某一個方面面臨著與他相同或相似的處境;蚴秦毟F,或是卑賤,有滿腹的理想和滿腔的熱情。面對新時代有兩種選擇:退避或是反抗。那些不求上進、整天抱怨生活乏味的人就是退避者,他們或許平庸得舒適卻被社會的前進所淘汰。能不斷樹立人生目標、決定實現(xiàn)人生理想的便是和于連有同樣氣概的反抗者。當然我們不應該像于連那樣以虛偽的言行作為手段,仍然需要用正確的道路和對生活的熱情來不斷走向美好的人生。
書中給予于連的描寫常常是大段大段的內(nèi)心獨白,其中有句話我仍記憶深刻:在得到侯爵贈予的十字勛章的后,他想道:“為了成功,我會做出更多不公平的事!笔堑,這世上總有著許多的不公平,想事事都達到公平是不可能的,我們需要學習于連奮發(fā)向上的精神,但同時別忘了自己的良心,去理解自己存在的真正意義的生存狀態(tài)尤為重要。
【《紅與黑》讀后感1100字】相關文章:
《紅與黑》1000字讀后感02-08
大二《紅與黑》感想范文01-19
《紅與黑》課外書讀書心得04-24
《紅與黑》高一讀書心得最新范文03-30
《曾國藩日記》讀后感 【讀后感】08-14
《口哨》讀后感10-11
《化身》讀后感10-09
酒店讀后感09-16
武器讀后感09-16
《變量》讀后感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