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高效課堂22條》讀后感
讀完《高效課堂22條》這本書,受益頗多。這本書打消了我對“高效課堂”的疑惑和具體實施的顧慮。何為高效課堂?“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的三高特點使我目標明確,“一切以學生為中心、以快樂為根本”的課堂中心讓我心中有底。那么在寒來暑往的日常課堂教學中如何達到高效呢?從這本書我得到了一些啟發(fā)。
第一,我認識到高效課堂的思想體系,實則就是十六個字:“相信學生、解放學生、利用學生、發(fā)展學生”。這十六字,是教育教學的“靈魂”,也代表著一切的方法、技巧和出路。高效課堂要圍繞著這個靈魂來構建兩種關系:教學關系,變傳統(tǒng)教學關系的“惟教”為“惟學”;師生關系,由變傳統(tǒng)師生關系的“惟師”為“惟生”。努力做到真正發(fā)揮“學生為主體”和 “教師的主導”,并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探究者、體驗者、合作者、表演者”,保證學生在課堂上的真正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創(chuàng)造中自覺體驗到人生的快樂和學習的幸福。”這就是要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
第二,在觀念上,我們要樹立“教育即解放”的意識,解放學生的手,讓他自己去嘗試、探索;解放他的眼睛,讓他自己去觀察;解放他的.嘴,讓他自己去探討、表達;解放他的腦,讓他自己去思考、總結。“教師即開發(fā)”,開發(fā)針對性強的課程資源,開發(fā)學生的潛能,開發(fā)作為一名專業(yè)工作者和個人職業(yè)幸福的源泉。
第三,小組學習決定成敗。促進小組相互學習是一直困擾我教學的難題。書中的高效課堂模式對小組學習做了明確的要求,首先是分組,例如我的計算機課堂學生有固定的座位,正好可以使用“異質同組”,即每個小組兼顧高、中、低三個層次。若人數(shù)太多不便于合作,大組還可以設置“組內組”。由于平時課堂上一個組長確實難于管理好一個大組,“組內組”的設置是突破口,并且組內成員間選擇同質結成兩兩對子,對子之間既是競爭者也是監(jiān)督者。教師也要善于用好“評價武器”,敢于調動組與組之間的對抗、拉力、質疑,做好“即時性評價”。另外,教師要善于利用組長的“管理組織”的效能,通過對組長掌握7個小組的學情,能否發(fā)揮好小組長的作用,決定著教學的優(yōu)劣。
《高效課堂22條》的實踐操作指導很強,也提醒了我傳統(tǒng)課堂在過去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們教師也適應了這種課堂。改變雖然痛苦,但也快樂,戰(zhàn)勝挑戰(zhàn)的過程是享受成就感的過程。只要我們本著對自己、對學生、對社會負責的精神,在研究的狀態(tài)下教育教學,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使課堂成為師生成長的地方,使學校真正成為“知識超市,生命狂歡”的地方。
【教師《高效課堂22條》讀后感】相關文章:
《如何成為高效能教師》讀后感08-24
物理組高效課堂經驗交流發(fā)言稿04-02
高效課堂心得體會1000字(個人通用)04-02
《課堂密碼》讀后感(精選12篇)12-19
教師讀書讀后感11-24
《高手教師》讀后感01-29
《陶校長的演講》特級教師課堂實錄06-07
教師觀看天宮課堂的觀后感(精選49篇)03-22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后感(通用10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