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生腔》讀后感范文
老舍先生這篇雜文雖短,但卻一針見血指出學生腔的壞處。注意:(學生腔在這里并不是指一定是學生寫的東西才有學生腔)
看完后,我感到很羞愧。
我看書的時候,每當看到一些好詞好句我便死捉住不放,妄想以后寫文章時能用上這些詞句,只要有機會我就把這些詞全都放進文章里,不管對與否。放著生動的詞句不用,偏找些陳詞濫調來敷衍文章,把好詞好句拼成一句話,一段話就完事兒。老舍先生說,這是對讀者不負責。文里說道:要避免這毛病,寫文章時必須多想,想每個字是不是都合適用在這里。字不分高低貴賤之分,全看用得恰當與否。讀到這里,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以前的愚蠢做法;我總是,字詞句看起來漂亮,美的就用,其它一般俗字我都不喜歡用。現(xiàn)在想起來,真不應該。
學生腔還有另一毛病——松懈。很不幸,這個毛病我也有。看文章之前,我每寫文章都不多用腦子想想。自以為寫出來就行,管他呢。因此,我總是有一句,沒一句的瞎扯,廢話多多,不分層次。讓讀者看完后,一頭霧水。之后我才覺得,這樣的文章是站不住腳的。文章是最忌不痛不癢的。那么,我該怎么辦?以后應該在寫之前就要為文章作好妥善安排。分好要說什么,什么應該多說點,什么應該一語帶過。把自己所要表達的東西取之精華寫出來。不可有一句沒一句的寫。緊記:文章是要分層次的。(這樣寫文章真難。)
原來幼稚也是學生腔的一病。這分兩樣:一樣是不肯割舍人云亦云的東西。第二樣是故弄聰明。怎么這兩樣好像我也有。老舍說,寫文章應出奇制勝,所以要避免泛泛的陳述。不能出奇,則規(guī)規(guī)矩矩地述說,把事情說明白了,猶勝于東借一句,西抄一句。要出奇,可也得留神是否合乎邏輯。邏輯性是治幼稚病的好藥。這幾句話真是深深的刺在我心里。我一直如此,人家是作文章;而我,是拼文章,湊文章。對讀者不負責,盡讓讀者們看些廢話。罪過,罪過。
最后我總結一句話:作文章是費腦子的事兒,絕不能敷衍,拼湊,有一句沒一句的說。
以上是本人的讀后感,不都對,還請批評指教。
【《學生腔》讀后感】相關文章:
讀后感獲獎_獲獎讀后感03-31
勵志的讀后感有關勵志的讀后感09-27
《論語》讀后感 讀《論語》讀后感11-08
藝術讀后感《什么是藝術》讀后感10-09
安徒生童話讀后感讀后感09-20
高二讀后感:雷雨的讀后感09-19
英文讀后感之哈利波特讀后感09-02
初二簡愛讀后感《簡愛》讀后感09-16
高一讀后感:《簡愛》讀后感09-16
讀后感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