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夢路上》學生讀后感范文
手中捧著《筑夢路上》這本小書,有意無意地翻看,起初覺得有些乏味,但隨著一個個故事的出現(xiàn),一個個普通人的真實事跡,令我有了些興趣,漸漸認真起來。
“青蒿素之母”屠呦呦,曾是中醫(yī)科學院中毫無名氣的一員,她擔任組長,通過數(shù)百次夜以繼日的實驗,終于在如她一般曾不起眼的青蒿中提煉中青蒿素,在治瘧方面成就突出,榮獲“諾貝爾獎”,大放興彩;劉若鵬,他的夢是我兒時幻想?yún)s不可得的一樣神物——“隱身衣”,這是多少孩童所向往的。∷膊焕,但不同的他敢于實行行動,他大膽按照自己的想法,潛心研究,最終個人的夢成為了富國之重,我被深深震撼。
手指將書繼續(xù)往下翻,心中似有一絲熱血在燃一燒。
讀到王星燁的事跡時,我又一個激靈。蝦蛄,確實美味,我亦一愛一吃但是剝殼亦是一個麻煩之事。我曾嫌麻煩,干脆不吃這美味。但她卻敢思考創(chuàng)新,自創(chuàng)剝蝦器。雖十分簡單,只是鑷子與鉗子的結(jié)合。但為何她發(fā)明了出來?只因她善于思考與實踐。
“唰唰”我越讀越有興趣,另一個普通卻令我尊敬的人出現(xiàn),他就是杭州老人潘宏耕,他是個平凡民眾,在60年代末實行“一愛一鳥”傳播,在長達五十年的歲月中用各種方式堅持生態(tài)環(huán)保,他融入各種廣告,寫下一愛一鳥的作品,呼吁民眾……我的心劇烈顫一動起來,一一團一熱血雄雄燃一燒。
漸漸地,合上書,細細品味書中的`內(nèi)容,我仍震撼不已。默默無聞的屠呦呦堅持不懈,創(chuàng)下科學史上一大里程碑;逐夢之子劉若鵬敢于實踐,為人類史上不敢想象的“隱形衣”,邁出了巨大一步;創(chuàng)新中學生王星燁,敢于實踐,發(fā)明了自己的專利,大放光芒;平凡老人潘憲耕,在60年代就已認清生態(tài)環(huán)境之重,有自己的遠見……
兒時的我也曾經(jīng)幻想過許多,也曾希望有一件隱身衣,希望發(fā)明一種神丹妙藥專治百病……但卻從未像劉若鵬他們一樣敢于思考,去追尋自己的夢想……
他們,都是平凡的中國民眾,卻懷揣著大大的夢,在筑夢路上奮力前行,為了自己,為了民眾,為了國家。我亦是紅塵中爭渡的眾人,雖做不出重大貢獻,但我也要立下正確的夢,堅持地在這條路上行走,永不放棄。我想——這樣的人生,定會更一精一彩……
【《筑夢路上》學生讀后感范文】相關(guān)文章:
筑夢路上征文900字01-25
初二航天帶我筑夢路上的征文04-15
大學生勵志筑夢文章3篇12-13
逐夢路上征文范文1000字12-20
筑夢助學助人的征文04-07
助學筑夢鑄人優(yōu)秀征文11-30
助學筑夢鑄人征文精選11-24
大學生助學筑夢鑄人征文1500字12-20
追夢路上勵志文章01-28
逐夢路上優(yōu)秀征文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