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名著《三國演義》有感450字
“治世之能臣,混亂動蕩的時代之奸雄”。
這句話說的正是曹操。
在文學史上,曹操是大寫詩作家,做出了重大貢獻,故有“三曹”之說,其詩也直到現(xiàn)在傳頌,流芳千古。
而在軍事、政治上,曹操卻是敗績者,故后稱呼之為“奸雄”。假如除開官渡之戰(zhàn)外,都以失敗的局勢收場。曹操的'敗績,之所以在歷史上留下臭名,也正由于他胸懷狹小、疑伸疑鬼、固執(zhí)己見。
“治風疾醫(yī)術(shù)極高明身死,傳遺命奸雄數(shù)終”中曹操疑伸疑鬼、貪身怕死,使一代醫(yī)術(shù)極高明華佗枉死在獄中,《青囊書》也從這個時候起沒有流傳下來。
曹操翹尾巴,胸懷狹小,心理容不下于另外的人,殺楊修、禰衡就是實際的例子。楊修伶俐傲人,口才又好,但他翹尾巴,瞧不起另外的人,對于曹操也膽大妄為。故而曹操非常討人厭楊修,心生殺念,把楊修斬盡殺絕。
而禰衡學富五車,記性令人吃驚,思惟快捷,并且為人板正,有膽有識,疾惡如仇,伶牙力齒。在曹操前面毫不客氣地指責曹操手底下的蝦兵蟹將,令曹操發(fā)怒不停,禰衡面不改色,尖嘴刻薄地說曹操不分賢愚,是眼球臟;詩書不讀,是嘴臟;不聽奉勸,是聽覺臟;不懂歷史,是身板子臟;不由得諸侯,是獨自臟;想篡位,是心臟!“奸雄”曹操也容不下于禰衡,挾走了禰衡。
曹操的質(zhì)量、野心、丑惡骯臟也被顯露無遺!
一讀到“治風疾醫(yī)術(shù)極高明身死,傳遺命奸雄數(shù)終”。曹操的文學貢獻也被歷史塵土所漫過,這塵土好比是許多人對歷史中曹操的名聲,“奸雄”也成了曹操。千古留下的臭名也不容令人搖頭長嘆,覺得傷心!
【讀名著《三國演義》有感450字】相關(guān)文章:
讀《三國演義》有感01-22
讀名著《青銅葵花》有感600字04-11
讀三國演義有感(15篇)09-07
讀《三國演義》有感_650字01-24
讀《三國演義》有感精選15篇03-11
讀《三國演義》之“溫酒斬華雄”有感04-06
聰明的諸葛亮——讀《三國演義》有感04-07
讀《父親》有感08-31
讀《基地》有感04-12
讀《寒號鳥》有感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