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主人公海倫凱勒是一個生活在極度黑暗中卻又給人類帶來無限光明的女性,是一個度過了生命的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歲月的弱女子。下面是三年級學(xué)生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歡迎參考閱讀!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讀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我被深深感動了。這本書是著名的美國女作家海倫·凱勒著作。海倫·凱勒從小聰明活潑,可是她在十九個月大的時候,一場突然來襲的高燒差一點兒奪走了她的生命,最終導(dǎo)致了她失去了聽力和視力。從此在她的世界里,就只剩下了黑暗和冷清。她的脾氣開始變得暴躁。直到她的良師益友——安妮·莎利文的出現(xiàn),使她克服了常人意想不到的困難,并學(xué)會了讀寫,而且成為了哈佛大學(xué)的優(yōu)秀畢業(yè)生,還獲得了“總統(tǒng)自由獎獎?wù)隆薄:悺P勒雖然是一個殘疾人,卻一生為殘疾人造福。這些連正常人都做不到的事情,一個殘疾人做到了。你想想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如果以后我遇到困難,我就要想想海倫·凱勒,為什么一個殘疾人能克服困難,我卻不能?我要向海倫·凱勒學(xué)習(xí),知難而進(jìn),勇往直前,克服一切困難。
與海倫·凱勒相比,我們是多么的幸運。我們擁有明亮的眼睛,可以飽覽我們這個美麗的世界;我們擁有聽覺,我們傾聽人世間各種奇妙的聲音;我們擁有一張能說話的小嘴,可以說出心中的千言萬語……我們是健康的、快樂的`,我們可以用靈巧的雙手,塑造出生命的價值,使自己活的更加光彩有力。我們還要像海倫·凱勒一樣心中有他人,讓我們的世界處處充滿愛,處處充滿陽光。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篇文章把作者對人生的感慨和對光明的渴望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使我們深受感動,從中受益匪淺。
文中寫到:“要是人把活著的每一天都看做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該有多好啊,那就更能顯示生命的價值……”回顧我們的生活,工作,又何嘗不是呢?時間是無限的,猶如長江水般奔騰洶涌,源源不斷,然而,每個人所能利用、享受的時間是有限的,是寶貴的。雷鋒同志的名言: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wù)中。而我們,身為一名人民警察,一名合格的民警,更應(yīng)該深刻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海倫凱勒出生在塔斯甘比亞鎮(zhèn)——美國南部亞拉巴馬州的一個小地方。她的童年本來是一個快樂的世界,她自由地玩耍,愉快地學(xué)習(xí)?擅\實在是無法預(yù)知!它把海倫凱勒從快樂拉到了痛苦絕望的邊緣,她失去了視覺、聽覺,而且還不能說話了。這個時候,海倫凱勒的家庭教師莎莉文小姐來到她身邊,陪伴她從痛苦中慢慢地一步一步的走了出來。在海倫凱勒最困難的時候,莎莉文小姐鼓勵她;在她最傷心的時候,莎莉文小姐安慰她;在她快樂的時候,莎莉文小姐為她高興......海倫凱勒的童年就是這樣,是多的是心酸和痛苦。
失明的時候,她曾非常傷心,曾經(jīng)摔過花盆,甚至與母親發(fā)脾氣。但她仍然是懂事的,知道母親為她傷心難過,于是她一個人偷偷的跑到花園里,藏在花叢里,向她們傾訴。只可惜,她也不能說,她只能依靠自己的心靈與她們溝通。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海倫.凱勒漸漸長大成人了。她遭遇過別人的歧視,受到過別人的冤枉,可她并不灰心,并不因為自己是個殘疾人而氣餒。
長大后,海倫凱勒順利地進(jìn)入了劍橋女子學(xué)校,這與她的家人、朋友的幫助和鼓勵是分不開的。接著,海倫凱勒先后出版了《我的后半生》、《我的天地》、《走出黑暗》等著作,世界有名的大作家曾這樣評價:“19世紀(jì)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侖,一個是海倫.凱勒”。
讀完這本書,我的感觸很多。我非常驚訝,海倫凱勒——一個身患嚴(yán)重殘疾的女孩,競能克服那么多的困難,走出黑暗走向光明,成為影響世界的著名人物。這肯定與她那份不怕困難,執(zhí)著向前的精神有關(guān)。我們真應(yīng)該學(xué)習(xí)海倫凱勒的這種精神,好好地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
【三年級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相關(guān)文章: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_700字01-24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_1000字01-22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_550字01-22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心得體會04-02
讀書心得假如給我三天光明04-02
讀一本好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600字以上10-26
假如給我3天光明讀后感12-09
高二語文《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教案03-14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教案設(shè)計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