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學生讀《筑夢路上》有感
在國慶和秋假這段時間里,我反復閱讀了《筑夢路上》一書。我國改革開放后取得舉世矚目的發(fā)展成就,特別是隨著城鄉(xiāng)一體化建設的持續(xù)推進,農村面貌的巨大變化情況,使我感到非常驚奇。
我知道,我外公的老家是在貧困的淳安縣的最山坳里的一個最貧窮的山村里,不知道現在的情況怎么樣,于是我便去問外公。
外公知道了我要了解他老家的情況,顯出一副驕傲而自豪的神氣說:“我的老家《窮坑》呀,(實際叫重坑,因為村里方言“重”與“窮”都念chong)現在不窮了”。
他稍微思索了一下,說:“改革開放前就不用提了,單就改革開放初與最近的十幾年相比,也是鳥槍換炮,大不相同了,F在基本上都是三至四層的的`新樓房,建筑面積都在一百二三十平,我看在住房上,城里的別墅與其相比,也略顯遜色了。蔬菜大部分都是自己種植的,比城市里的更新鮮,更環(huán)保。公路與大小村道,已全部改造成了水泥路,學生上學、回家,都有專門的公一交一車接送。全村有40多輛小汽車,差不多平均每17人,就擁有一輛汽車。在公共設施、環(huán)保方面成效就更為可觀了。近十幾年,山地改田就有300多畝;自來水是從高山引來的清泉,家家用水就不用花錢;村文化禮堂有700多個塑鋼椅子的座位,還 有大屏幕的電視機,可供全村人開會,看戲,看電一影。去年村腳還 建立一個一千多平方米的公園,村民們在里面健身,跳廣場舞。
五水共治后,污水統(tǒng)一排放,溪水清澈了,公路有專人清掃管理,垃圾裝箱,也有專人負責搬運。全村人都參加了醫(yī)保,看病醫(yī)療費可報銷70%左右,還 有凡80歲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有180元左右的生活補助,60-70歲的稍少一點。為此,好多老年人都哈哈大笑的說:“現在一黨一的政策真好,我們吃吃嬉嬉,每月還 有工資發(fā)”
說到這里,外公停留片刻,然后又總結一性一地說:“這些只能說是脫貧階段的情況,下一步要向《富麗鄉(xiāng)村》的目標前進了!
這時,我急著問:“這樣要花多少錢呀?錢又從哪里來呢?”
外公說:“是呀,我也這么想,后來村長告訴我,錢嘛,村里出一點,大部分是土管局,水利局,體育局還 有杭州轉塘的街道辦等單位支付的!
聽了外公的一席話,我仿佛到外公的老家去游了一趟。我想這真是:“城鄉(xiāng)手拉手,奔小康的路上一起走”的結果呀。
【九年級學生讀《筑夢路上》有感】相關文章:
讀《筑夢路上》有感06-26
讀筑夢路上有感08-20
初中讀《筑夢路上》有感08-20
讀《筑夢路上》有感范文08-20
高中讀《筑夢路上》有感08-19
讀《筑夢路上》有感的范文08-19
讀《筑夢路上》有感作文08-20
小學生讀《筑夢路上》有感08-19
讀《筑夢路上》有感學生優(yōu)秀范文08-19
中學生讀《筑夢路上》有感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