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可殺不可辱的成語解釋
成語解釋:指士子寧可死,也不愿受污辱。
成語出處:語出《禮記 儒行》:“儒有可親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蓺⒍豢扇枰病!
成語繁體:士可殺不可辱
成語簡拼:SKSBKR
成語注音:ㄕˋ ㄎㄜˇ ㄕㄚ ㄅㄨˋ ㄎㄜˇ ㄨˇ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jǐn)?shù):六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士可殺不可辱作賓語、定語、分句;用于處事。
成語結(jié)構(gòu):復(fù)句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寧死不屈
成語例子:鏊謂謹(jǐn)曰:‘士可殺不可辱。今辱且殺之,吾尚何顏居此!睹魇 王鏊傳》
英語翻譯:A scholar may be killed but not be insulted.
【 士可殺不可辱的成語解釋】相關(guān)文章:
目亂精迷的成語解釋01-16
涸思干慮的成語解釋01-14
畫蛇著足的成語解釋01-14
分而治之的成語解釋04-13
鳳毛龍甲的成語解釋01-14
觀往知來的成語解釋01-14
不瞽不聾的成語解釋01-14
狐兔之悲的成語解釋01-14
狐朋狗友的成語解釋01-14
買犢賣刀的成語解釋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