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散親離的成語解釋
成語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下面為大家?guī)肀娚⒂H離的成語解釋,快來看看吧。
【成語原文】:眾散親離
【標準發(fā)音】:zhng sàn qīn lí
【繁體寫法】:眾散親離
【眾散親離是什么意思】:叛:背叛;離:離開。眾人反對,親人背離。形容完全孤立,不得人心
【眾散親離成語接龍】:訛言惑眾 → 眾散親離 → 離世異俗
【用法分析】:作謂語、定語、賓語;指不得人心
【讀音預警】:注意多音字:散 ① sǎn 懶散、零散(不集中、分散);② san 零散(散架、破裂義)③ sàn 散布、散失。注意多音字:親 ① qīn 親近 親密;② qìng 親家。
【出處說明】:《晉書·慕容垂傳》:“淮南之敗,眾散親離,而垂侍衛(wèi)圣躬,誠不可志!
【對應近義詞】:眾叛親離、親離眾叛
【眾散親離的成語解釋】相關文章:
眾散親離成語解釋05-15
鳥獸散成語解釋05-15
親若手足成語解釋05-13
離心離德成語解釋05-15
目亂精迷的成語解釋05-25
涸思干慮的成語解釋05-19
畫蛇著足的成語解釋05-19
分而治之的成語解釋05-19
鳳毛龍甲的成語解釋05-19
觀往知來的成語解釋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