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儀不肅成語解釋
【成語】:威儀不肅
【拼音】:wēi yí bù sù
【簡拼】:wybs
【解釋】:威儀:嚴(yán)肅的容貌和莊重的舉止;肅:恭敬,嚴(yán)肅。容貌和舉止不莊重嚴(yán)肅。
【出處】:《三國志?蜀志·簡雍傳》:“優(yōu)游風(fēng)議,性簡傲跌宕,在先主坐席,猶箕踞傾倚,威儀不肅,自縱適;諸葛亮已下則獨擅一榻,項枕臥語,無所為屈!
【示例】:是時后主怠于國政,耽荒酒色,~,馳騁無度,大發(fā)徭役,盛修宮室,后二歲而亡。 《隋書?五行志上》
【順接】:肅慎之矢 肅殺之氣 肅然危坐 肅然生敬 肅然起敬
【順接】:林寒洞肅 林寒澗肅 秋高氣肅 威儀不肅 威刑不肅
【逆接】:草木知威 打下馬威 奮武揚威 赫斯之威 狐假虎威 狐藉虎威 狐虎之威 虎狼之威
【逆接】:威儀不類 威儀不肅 威儀孔時 威信掃地 威鳳一羽 威鳳片羽 威鳳祥麟 威刑不肅
【威儀不肅成語解釋】相關(guān)文章:
不啞不聾成語解釋01-11
不葷不素的成語解釋11-05
沉吟不語成語解釋01-11
神色不驚成語解釋01-14
遭際不偶的成語解釋01-12
眼不轉(zhuǎn)睛的成語解釋11-21
分文不名成語解釋01-11
分文不名的成語解釋01-14
光說不練的成語解釋01-13
狗吠不驚的成語解釋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