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典名字:
瑕疵
詞典發(fā)音:
xiá cī
近義詞:
詞語出處:
亦作“ 瑕玼 ”。 1.玉的斑痕。亦比喻人的過失或事物的缺點(diǎn)。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省事》:“或有劫持宰相瑕疵,而獲酬謝! 唐 王建 《求友》詩:“不求立名聲,所貴去瑕玼。” 宋 司馬光 《稷下賦》:“榮譽(yù),樵株為之蓊蔚;訾毀,珵美化為瑕疵。” 元 王實(shí)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二折:“這玉簪纖長如竹筍,細(xì)白似蔥枝,溫潤有清香,瑩潔無瑕玼! 李大釗 《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七:“小小的瑕疵,不能掩了他那莫大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