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名字:
比屋可誅
成語發(fā)音:
bǐ wū kě zhū
成語繁體:
比屋可誅
產(chǎn)生年代:
古代
近義詞:
反義詞:
成語出處:
漢·陸賈《新語·無為》:“堯舜之民,可比屋而封;桀紂之民,可比屋而誅者,教化使然也!
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形容民風(fēng)敗壞
成語例句:
章炳麟《滿洲總督侵吞賑款狀》:“則一命以上,比屋可誅,亦非清律所能容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