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竇禹鈞是哪個朝代的
竇禹鈞即《三字經》里提到的竇燕山,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竇禹鈞是哪個朝代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竇禹鈞是哪個朝代的
五代后晉時期涿州范陽縣人
五代后周時期大臣、藏書家。
竇禹鈞自幼喪父,由母親撫養(yǎng)長大,很孝順,對于母親的話,從來不敢違逆。在那個時代的人,多數(shù)在二十歲左右就結婚,所以如果到了三十歲還沒有兒子,就會感覺到“無后為大”的憂慮。可禹鈞到了三十余歲,膝下猶虛,正在愁眉不展的時候,忽然有一天夜間,做了一個夢,夢見他已故的`祖父對他說:“你前生的惡業(yè)很重,所以你今生的命運,不僅沒有兒子,并且壽命也很短促。希望你及早回心向善,努力多做救人濟世的善事,或許可以轉變業(yè)力,挽回命運!彼挥X醒來,把夢中祖父的話,一一銘記于心,從此立志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竇家有一仆人,盜用了禹鈞二萬銀錢,恐怕給主人發(fā)覺,就寫了一張債券,系在自己小女的臂上,券上寫明:“永賣此女,償所負錢。”仆人從此遠逃他鄉(xiāng)。禹鈞發(fā)覺了這件事,把仆人所寫的債券焚毀,并且對仆人的女兒撫養(yǎng)得很好,那女兒長大后,禹鈞還替她備了嫁妝,嫁了一位美滿的賢婿。
有一年竇禹鈞去拜佛,在寺中大雄寶殿的拜墊旁,拾到了白銀二百兩,黃金三十兩,他想一定是拜佛人的遺失物,就在寺中守候失主。等候了半天,果然看到一個哭哭啼啼而自言自語的人,禹鈞問他何故哭泣,那人說:“我父親給綁匪擄去,將被處死,我好不容易向親友們東借西湊,得到白銀二百兩,黃金三十兩,預備把這筆金銀贖回我父親的死。哪知我一摸錢袋,黃金白銀都沒有了,這樣我的父親就難免一死,剛才我到這里來進香拜佛,不知是否遺失在寺中。”竇禹鈞知道那人是失主不誤,就將黃金白銀如數(shù)歸還,并且還贈給他一筆路費,失主歡天喜地的道謝而去。
竇禹鈞一生做的好事很多,例如親友中有喪事無錢買棺者,他出錢買棺葬殮;有家貧子女無法婚嫁者,他出資助其婚嫁,使外無曠夫,內無怨女。對于貧困得無法生活的人,他借錢給他們,使他們有做生意的資本,因此各地的窮人,由他幫助而得以維持生活的,不可勝數(shù)。他為了要救苦濟人,所以自己的私生活很儉樸,絲毫不肯浪費,每年量一歲的收入,除了供給家庭的必要生活費用外,都作救苦濟急之用。他還建立書院四十間,聚書數(shù)千卷,禮聘品學兼優(yōu)的老師,教育青年,對于無錢的貧苦子弟,代為繳納學費,先后造就了很多學問高深的優(yōu)秀人才。
有一天,竇先生又做了一個夢,夢見祖父對他說:“你多年以來,做了不少的善事,上天因為你陰德很大,給你延壽三紀,并且賜給你五個貴子,來日都很顯達,你將來壽終之后,可上升天堂!弊娓刚f完以后,又繼續(xù)諄諄的對他叮囑:“因果的道理,確實而無虛妄。善惡的報應,或見于現(xiàn)世,或報于來世,或影響子孫。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絕對沒有疑問的!
從此以后,竇禹鈞更加努力修身積德,后來果然生了五個兒子,因為他家教很嚴,所以兒子們都很循規(guī)蹈矩,和睦雍熙,滿門孝順。竇禹鈞教子有方,五個兒子都先后中了進士,大兒子竇儀,官至尚書,次兒竇儼,位至翰林學士,三兒竇偁,官參知政事,四兒竇侃,任起居郎,五兒竇僖,位左補闕,還有八個孫子,也都很貴顯。當時侍郎馮道贈詩一首云:“燕山竇十郎,教子有義方,靈樁一株老,丹桂五枝芳!备]禹鈞本人,也做到諫議大夫的官職,享壽八十二歲,臨終前預知時至,向親友告別,沐浴更衣,談笑而卒。竇禹鈞是教子有方的典范,現(xiàn)在廣東地區(qū)稱父親仍為‘老竇’。
主要成就
竇禹鈞性尤儉樸,家無金銀珠寶,更無奢華之衣帛,卻熱心教育,興辦學校。曾于宅南建有“義塾”十楹,聚書萬卷,存與“義塾”內,用以講學,供生員閱讀使用,具有學校圖書館的性質。又延請名儒學者以教遠近學生,凡四方孤寒之士,貧士不能入學者,聽其自由出入,并提供衣食。
家庭成員
竇禹鈞有5個兒子,家教甚嚴,建書房40間,買書數(shù)千卷,聘請文行之士為師授業(yè)。四方有志學者,聽其自至。5個兒子聰穎早慧,文行并優(yōu),時人贊為“竇氏五龍”。
長子儀,字可象,五代后晉天福六年(941年),舉進士。后漢時,官至禮部員外郎。后周時,官至翰林學士、兵部侍郎。北宋時,任工部尚書兼判大理寺。北宋建隆三年(962年)奉命主撰《建隆重訂刑統(tǒng)》(即《宋刑統(tǒng)》)三十卷、《建隆編敕》四卷。北宋乾德四年(966年)秋,病逝,宋太祖贈儀右仆射。
次子儼,字望之,后晉天福六年舉進士,歷仕后晉、后漢、后周各朝,屢任史官。后晉時,定朝會樂章、二舞及鼓吹十二案。后周初,修后晉高祖,少帝和后漢高祖《三朝實錄》。后周顯德四年(957年),儼上疏陳“禮、樂、刑、政、勸農、經武”治國六綱之言,周世宗納之。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任禮部侍郎,奉旨撰定祠祀樂章、宗廟謚號。儼一生著有《周正樂》一二O卷,文集七O卷。
三子侃,文行并優(yōu),后晉天福六年舉進士,在后周官至起居郎。
四子偁,字曰章,為人剛直不阿。后漢乾祜二年(949年)舉進士。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年),拜為兵部郎中,力主“休兵牧馬,以徐圖之”,阻攔宋太宗北征,被采納,授予樞密直學士。后充職左諫議大夫,任參知政事。太平興國七年(982年)秋卒。宋太宗親臨吊唁,贈工部尚書。
五子僖,在北宋任左補闋,為官清廉,名揚城內。
延伸閱讀:五子登科
一、五子登科本為中國民間諺語,最初來源于民間故事,話說五代后周時期,燕山府有個叫竇禹鈞的人,他的五個兒子都品學兼優(yōu),先后登科及第,故稱“五子登科”。竇禹鈞本人也享受八十二歲高壽,無疾而終。當朝太師馮道為他賦詩云:“燕山竇十郎,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技芳!薄度纸洝酚校骸案]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的句子來歌頌他,教導兒童要好好念書,父親也要教子有方。
五子登科后來成為中國傳統(tǒng)吉祥圖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竇禹鈞五子一樣獲得科考成功。
二、史稱“黃平科名輩出”、“在黔為文物聲名之地”,至清末黃平有進士29名,舉人251名。康熙三十五年(1696),黃平人王耘中進士,其子侄五人,中舉三人,中進士兩人,后人贊譽為“五子登科”。(貴州黃平縣舊州古鎮(zhèn))
【竇禹鈞是哪個朝代的】相關文章:
溫庭鈞是哪個朝代06-29
最晚的朝代是哪個朝代01-17
勾踐是哪個朝代的01-15
射雕是哪個朝代06-20
祝英臺是哪個朝代的06-21
唐伯虎是哪個朝代01-14
賈誼是哪個朝代的06-21
商鞅是哪個朝代06-21
和氏璧是哪個朝代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