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2月份反思
學期伊始,春回大地,一切仿佛都是新的。我期待著能夠遇見孩子們未知的世界。上了幾節(jié)語文課,我個人認為,孩子們似乎在課堂上覺得索然無味,不得不承認,與一些技能課相比,語文課堂比較枯燥,并不是語文不好,而是語文的魅力并不外顯,就如同橘子,粗糙的外皮下包裹著酸甜可口的果肉,但是如果你沒有剝開它,就品嘗不到。如同語文,只有你走進它,才能感受到那種魅力所在。
利用課余時間,我經常思考這個問題。我在想到底語文課怎樣才能抓住孩子們的心呢?
首先我想到的是講故事。聽故事是孩子們的天性?墒,選什么故事來講?就成了一個新的問題。我的故事儲備不算大,寥寥幾個故事怎么能天天解渴?更何況,講故事怎么跟語文課要講的`內容相結合呢?怎樣讓故事發(fā)揮出教育的作用呢?我思來想去,沒有任何答案。
日子一天一天過著,問題仍然是沒有解決,我找了許多書,想從中找到答案,但是無果。那天上語文課,學習《燕子》這一課,讓同學們找一找用得好的“字”,有個孩子找到了“湊”字,然后我讓同學們用這樣的寫法來仿寫一段,這把同學們樂壞了,紛紛舉手來說。有的同學說得還挺有模有樣的~后來,檢查那天的日記,很多學生都提到了課堂的這個環(huán)節(jié),他們覺得這節(jié)課很有趣。我這才似乎懂得了一些讓語文課變得有趣的方法。
總結來說,首先,教學內容得離孩子們的生活近,讓她們有話可說;其次,要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可能,也就是難度要適中,讓每個孩子都能夠參與進來,能夠“夠”到知識的目標;再次,語文課需要更多的想像的空間,給孩子們插上想像的翅膀。
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學生喜歡你,或者要走進學生,走進他們的心里去。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時刻感覺自己的能力還是相差甚遠,我不知道還有多少“知識”等著我去學習,更不清楚教學這條道路我還需要繞多少彎路,但是,能夠確定的是:當我站在講臺上,當我的學生享受著我的課堂,當他們有所收獲,當時光平淡又充實,我,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