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木拱矣的詩詞典故
典源出處《公羊傳·僖公三十三年》:“秦伯將襲鄭,百里子與蹇叔子諫曰:‘千里而襲人,未有不亡者也!夭唬骸魻栔暾,宰上之木拱矣。爾曷知!’《左傳 · 僖公三十二年》:“ (秦) 穆公訪諸蹇叔,蹇叔曰:‘勞師以襲遠(yuǎn),非所聞也。師勞力竭,遠(yuǎn)主備之,無乃不可乎! 師之所為,鄭必知之。勤而無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誰不知?’公辭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師于東門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怪^之曰:‘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
釋義用法春秋時秦穆公想攻打鄭國,蹇叔認(rèn)為千里出兵去襲擊別國,必然失敗。穆公很不高興,說:“你懂什么? 如果你只活到中壽,墳上的樹早就有一掐粗了。中壽,說法不一,有六十、七十、八十歲幾種說法,時蹇叔已年老。后以此典指人死已久。
用典形式
【拱木】 唐·白居易:“交游成拱木,婢仆見曾孫!
【木已拱】 唐·杜甫:“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蕭瑟。”
【拱松柏】 宋·梅堯臣:“凡今三十年,累冢拱松柏。”
【宰木拱】 清·王士禛:“丞相宰木拱,部曲無復(fù)遺!
【宰樹悲】 宋·陳與義:“人間似夢風(fēng)旌出,佛子何之宰樹悲!
【行且拱矣】 宋·蘇軾:“故山松柏皆手種,行且拱矣歸何時。”
【孤墳拱桑樗】 宋·蘇軾:“史侯最先沒,孤墳拱桑樗!
【宰木拱矣的詩詞典故】相關(guān)文章:
賀新郎甚矣吾衰矣典故07-19
金口木舌典故07-20
有關(guān)金口木舌典故07-19
詩詞典故01-10
桑之落矣下句的詩詞03-18
一木難支成語典故09-23
木榻跪穿的成語典故09-30
溝中木斷的成語典故10-02
焚骨揚灰詩詞典故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