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倪的典故
端: 開始。倪: 邊際,邊緣。頭緒、眉目的意思。出自《莊子·大宗師》:“反復(fù)終始,不知端倪!
春秋時(shí)期,孟子反、子桑戶和子琴?gòu)埲耸欠浅R玫呐笥。他們都不愿做官,向往超脫塵世。后來,子桑戶死了?鬃勇犝f后便派弟子子貢前去吊唁。子貢來到子桑戶家,只見孟子反與子琴?gòu)堃贿吂那伲贿吀吒,絲毫沒有悲痛的氣氛。子貢不理解:“好朋友去世了,你們不悲傷,反而彈琴唱歌,這能算有禮嗎?”不料,其中一位答道:“真正的大禮不拘泥于形式啊,我們的悲哀存在于心中,并不都要在外表上表現(xiàn)出來。像你們這樣片面理解禮的儒生,根本就沒有領(lǐng)會(huì)禮的奧妙,哪能知道禮的深刻含義呢!”子貢回來后,向孔子請(qǐng)教:“孟子反他們的做法能算合乎禮儀嗎?”孔子答道:“他們是超脫于世俗禮教的'人,他們與大自然為伴,遨游于天地之間,不知道死生先后的分別,也不知道終結(jié)和開始的反復(fù)循環(huán),無法了解它的頭緒,他們不同于一般人啊!”
“端倪”一詞即由此而來。
【端倪的典故】相關(guān)文章:
端倪的造句05-09
端倪怎么造句11-15
端倪的近義詞04-01
初露端倪精選造句02-07
不知端倪成語解釋12-28
用不知端倪造句8個(gè)例子02-09
駕輕就熟典故07-19
安步當(dāng)車典故01-17
采蘭贈(zèng)芍典故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