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寫作素材集錦
蘇軾蘇軾的一生,可以用"四個三"來概括:不忘三事--金榜題名、烏臺詩案、太后恩寵;不忘三人--敬如父師的歐陽修、素為敬重又有矛盾的王安石、司馬光;不忘三地--黃州、惠州、儋州;不忘三情--與蘇轍的手足情、與王弗的生死情、與朝云的不了情,他生活中的每一個片斷,幾乎都與傳奇相聯(lián)系。例如,金榜題名時,他由第一變成了第二,卻反而更為出名;烏臺詩案中,他九死一生,被貶黃州,卻反而出現(xiàn)了創(chuàng)作的黃金時期;他贈弟轍、悼亡妻的詞篇,被人們?nèi)f口流傳,歷久而不衰…這些事例適合話題"肩膀"、"仰望""我想握住你的手"、"豁達與成功"、"寬容與成就"等蘇軾,《題西林壁》《明月幾時有》《赤壁懷古》《江城子》《赤壁賦》等(高中語文第三冊),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詩文。
【原文再現(xiàn)】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于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fēng),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摘自《赤壁賦》素材評析《赤壁賦》主要抒寫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表現(xiàn)了他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選文中他從宇宙的變化說到人生的哲理。認(rèn)為從變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會不變,人生短暫,自然可悲;但從不變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與我同生,萬物與我為一,都會無窮無盡。況且天地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到大自然中去尋求精神上的寄托人世間的榮辱、得失、憂樂便不足為念了。適用話題在為人上,蘇軾在幾乎喪命的逆境中保持堅貞氣節(jié)和獨立人格,決不隨波逐流;在為官上,蘇軾堅持為官一地,造福一方;在人生態(tài)度上,蘇軾即使在身處絕境時,也保持樂觀豁達的心態(tài)和積極向上的追求…。這些性格特點適合話題"豐碑"、"談意氣"、"沉穩(wěn)與靈動"、"高潔與志氣"等。素材連接:名人教子之蘇東坡銘教銘教:宋代詩人蘇東坡的長子蘇邁赴任縣太尉時,蘇東坡送給他一個硯臺,上有他親手所刻的硯銘:"以此進道常若渴,以此求進常若驚;以此治財常若予,以此書獄常思生。"
中學(xué)生多很喜蘇軾,愛蘇軾,因此也常常寫蘇軾。去年參加高考閱卷時,筆者隨機作了個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使用蘇軾這一材料的文章所占比例達到了百分之十六。由此可見,蘇軾在高考舞臺上的“出鏡率”是很高的。但在談起蘇軾時,許多同學(xué)多是拾人牙慧,人云亦云,表達往往是大眾化,缺少新鮮感和獨到性。筆者有感于此,編寫了這則以蘇軾為中心的寫作素材,以期同學(xué)們能真正走進蘇軾豐富多彩的現(xiàn)實生活,感悟他博大精深的精神世界。
一、生活故事
1、佛與狗屎
有一天,佛印和蘇軾斗嘴。蘇軾問佛。骸澳憧次蚁袷裁?”佛印回答:“佛!狈鹩枺骸澳悄憧次蚁袷裁?”蘇軾為了揶揄佛印,說:“你像堆狗屎。”回到家,蘇軾得意洋洋地和小妹說起了這件事,以為占了佛印的便宜。誰知,小妹劈頭蓋臉地就罵他蠢。蘇軾問她為什么,小妹回答:“佛印看人皆為佛,只因為他心中有佛。而你看人皆是狗屎,只是因為你心里只有一堆狗屎!
【視點】⑴境界;⑵角度;⑶聰明反被聰明誤;⑷外觀世界是心靈的延伸。
2、東坡續(xù)詩
有一天,蘇軾看到王安石案幾上有“西風(fēng)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的詩句,蘇軾見此不由一聲冷笑,他想,菊花怎可能在秋天凋落。于是揮筆續(xù)了兩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xì)吟!
后來蘇軾被貶到黃州。有一天時值重陽,蘇軾出行,但見秋風(fēng)瑟瑟,吹得菊花四處飄零,滿地恰似黃金鋪就。蘇東坡想起當(dāng)年改詩之事,內(nèi)心甚是羞愧。
【視點】⑴自以為是;⑵狹隘;⑶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⑷敢于承認(rèn)自己的不足。
3、《洗兒戲作》
朝云為蘇軾生了個兒子,按照當(dāng)?shù)亓?xí)慣,滿月那天,東坡請了親友,舉行洗兒會。孩子才一個月,就能對人笑。大家都夸他聰明,蘇東坡卻嘆了口氣,道:“切莫像我,更莫學(xué)作填詞!”
大家都知道,蘇東坡因作詩惹了禍,坐了牢,差一點被殺頭,就都不作聲,怕點著他內(nèi)心的痛處。蘇東坡倒不忌諱這個,說道:“我呀,就是上了聰明的當(dāng)。本想再不作詩填詞了,可總是心里癢癢的,禁不住。你看,這會兒又有了一首《洗兒戲作》:
人皆養(yǎng)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zāi)無難到公卿。
【視點】⑴聰明;⑵自嘲;⑶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4、師生吃面
北宋黨爭,蘇軾被貶謫至南疆,羈宦于千里之外。蘇門四學(xué)士之一的黃庭堅也受到了牽連,宋徽宗初年被貶至廣西宜州。在上任途中,黃庭堅與從海南歸來的蘇軾相遇于梧州與藤縣之間。師生二人相敘,見路旁有賣面條的小攤,于是一同就食。面條粗糲澀口,黃庭堅食不下咽,吃了兩口就放下了筷子,不住的唉聲嘆氣。蘇軾卻極為快速的把面條吃完了。望著黃庭堅良久,蘇軾說:“難道你還要去咀嚼它嗎?”說完,留下尚未回過味來的黃庭堅,大笑著起身上路。
【視點】⑴不要咀嚼苦難;⑵走好未來的.路;⑶正確對待生活中的挫折;⑷牢騷太盛防腸斷,風(fēng)物長宜放眼量。
5、東坡改聯(lián)
蘇軾少年時就博覽群書,才智過人,常常受人夸獎。好話聽多了,漸生傲氣。一天,他乘興在自家門前寫了一副對聯(lián):
識遍天下字
讀盡人間書
有一天,一位白發(fā)老者登門拜訪,見了蘇東坡,老人說:“聽說蘇才子學(xué)問蓋世無雙,老朽特來請教!碧K東坡見這么大歲數(shù)的人都找自己問問題,心中十分得意。問道:“老先生可有什么疑難?”老人沒有說話,笑吟吟地捧過一本書來。
蘇東坡接過來,翻開第一頁,頭一行就讀不下去了。為什么呢?有兩個字不認(rèn)識。越往下看,生字越多。臉上不由紅一陣、白一陣。老人說:“怎么,這些字連蘇才子也不認(rèn)識呀?”說完笑吟吟地走了。
蘇東坡呆若木雞,一時都忘了送客。等緩過神來,才恍然大悟,趕忙添了幾個字,重新寫成這副門聯(lián):
發(fā)憤識遍天下字
立志讀盡人間書
【視點】⑴虛心;⑵傲氣;⑶個性;⑷有錯即改。
6、曠達灑脫
《東坡志林》記載,蘇軾因作詩諷刺新法而遭御史彈劾,在湖州被追赴詔獄時,面對哭送的妻兒家人言道:“子獨不能如楊處士妻,作一詩送我乎?”在當(dāng)今競爭激烈的社會時期,這種幽默對緩解人的心理壓力也能起到積極作用。東坡晚年被再貶至惠州,三貶至儋耳。然而沉重的政治迫害和艱苦的生活環(huán)境并沒有把東坡?lián)舻埂4藭r,他更注意運用幽默的力量來幫助它超越政治的險惡和人生的痛苦!痘葜菀唤^》詩云:“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黃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狈从沉藮|坡晚年被貶嶺南一帶時的幽默詼諧精神和樂觀曠達情懷。他不想去嶺南的蠻荒之地,亦非終日陷入能否生還故里的憂患痛苦之中,而是善于采擷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生動細(xì)節(jié)作“幽默觀”,從而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境和足夠的體力來航渡人生的苦海。
蘇軾的性格豪邁,詼諧幽默,曠達灑脫,這是他更是后代人對待逆境人生的強有力的武器。這種詼諧幽默其目的在于排遣、化解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失敗、憂愁和痛苦,帶有自我解嘲、的特征。
【視點】⑴曠達灑脫;⑵詼諧幽默;⑶笑面人生;⑷自我調(diào)整。
二、詩詞佳句
1、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題西林壁》
2、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贈劉景文》
3、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讹嫼铣跚绾笥辍
4、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萎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痘莩绱航砭啊
5、與君世世為兄弟,又結(jié)來生未了因!丢z中寄子由》
6、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洞阂埂
7、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读露呷胀䴓亲頃褰^》
8、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端堃鳌
9、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兜麘倩ā
10、撿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卜算子》
11、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赌钆珛伞
12、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督亲印
13、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fēng)!端{(diào)歌頭》
14、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水調(diào)歌頭》
15、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杜R江仙》
16、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fēng)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歸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定風(fēng)波》
17、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蹲灶}金山寺畫像》
18、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赌钆珛伞
19、貶到杭州,他說:“我本無家更安住,故鄉(xiāng)無此好湖山!辟H到黃州,他說:“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貶到惠州,他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貶到儋州,他說:“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