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它是中國古代一首大型琴曲,中國音樂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廣陵散是誰的作品,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嵇康
琴曲《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史記》上記載,這首曲子講述的是戰(zhàn)國時期一個叫聶政的韓國義士為好友刺殺政敵韓國宰相的故事。故事體現(xiàn)了一種“士為知已者死”的情操。另有文獻(xiàn)記載的故事情結(jié)與《史記》有些出入,說《廣陵散》講的是聶政為父報仇的故事。聶政的父親為韓王鑄劍,違了期限,被韓王所殺。聶政為了報仇自毀面容,并苦學(xué)琴藝。10多年后,進宮為韓王彈琴時,從琴腹內(nèi)抽出匕首刺死韓王,他自已同時也壯烈身亡。
《神奇秘譜》所載《廣陵散》,分開指,小序,大序正聲,亂聲,后序共45段。樂曲定弦特別,第二弦與第一弦同音,使低音旋律同時可在這兩條弦上奏出,取得強烈的音響效果。
《廣陵散》之所以能躋身十大古曲之一,還得部分歸功于嵇康。魏末著名琴家嵇康因反對司馬氏的`專政而慘遭殺害,在臨行前嵇康從容彈奏此曲以為寄托,彈奏完畢他嘆息道,《廣陵散》今天成為絕響。之后《廣陵散》名聲大振,人們在理解這首樂曲時又多了一層意義,它蘊涵了一種蔑視權(quán)貴、憤恨不平的情緒。
作者已經(jīng)不可考證,現(xiàn)在說的都是嵇康,因為他的彈奏很出名。
廣陵散的介紹:
《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它是中國漢族古代一首大型琴曲,中國音樂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
即古時的《聶政刺韓王曲》,魏晉琴家嵇康以善彈此曲著稱,刑前仍從容不迫,索琴彈奏此曲,并慨然長嘆:“《廣陵散》于今絕矣!”
今所見《廣陵散》譜重要者有三,以《神奇秘譜》的《廣陵散》為最早,也較為完整,是今日經(jīng)常演奏的版本。全曲共45段。全曲貫注一種憤慨不屈的浩然之氣,“紛披燦爛,戈矛縱橫”。
《廣陵散》的來歷:據(jù)《晉書》記載,此曲乃嵇康游玩洛西時,為一古人所贈。而《太平廣記》里更有一則神鬼傳奇,說的是嵇康好琴,有一次,嵇康夜宿月華亭,夜不能寢,起坐撫琴,琴聲優(yōu)雅,打動一幽靈,那幽靈遂傳《廣陵散》于嵇康,更與嵇康約定:此曲不得教人。公元263年,嵇康為司馬昭所害。臨死前,嵇康俱不傷感,唯嘆惋:"袁孝尼嘗請學(xué)此散,吾靳固不與,《廣陵散》于今絕矣!"。
今已失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