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作品:
革命戲劇集:
包括《群狼》(1898)《丹東》(1900)《七月十四日》(1902)等劇本8部。
英雄傳記:
《貝多芬傳》(1903)!睹组_朗琪羅傳》(1906)《托爾斯泰傳》(1911)。
其它作品:
長篇巨著《約翰·克利斯朵夫》。中篇小說《哥拉·布勒尼翁》(1919),以及一系列反映其反對戰(zhàn)爭、反對一切暴力。害怕集體主義制度妨害個人“精神獨立”等思想的論文。后期作品有長篇小說《母與子》(舊譯《欣悅的靈魂》)四部:《阿耐蒂和西勒維》(1922)《夏天》(1924)。
2016-11-25
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1866年1月29日-1944年12月30日),1866年生于法國克拉姆西。思想家,文學(xué)家,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音樂評論家,社會活動家。1915年諾貝爾文學(xué)獎得主,是20世紀上半葉法國著名的人道主義作家。他的小說特點被人們歸納為“用音樂寫小說”。另外,羅曼·羅蘭還一生為爭取人類自由、民主與光明進行不屈的斗爭,他積極投身進步的政治活動,聲援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爭,并出席巴黎保衛(wèi)和平大會,對人類進步事業(yè)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劇作 從1898年至1903年,他參加了“人民戲劇”運動,前期作品主要有取材于法國大革命的《革命戲劇集》,包括《群狼》(1898)《丹東》(1900)《七月十四日》(1902)等劇本8部;
傳記 《貝多芬傳》(1903),《米開朗基羅傳》(1906),《托爾斯泰傳》(1911)3部英雄傳記;
小說 長篇巨著《約翰·克利斯朵夫》。中篇小說《哥拉·布勒尼翁》(1919),以及一系列反映其反對戰(zhàn)爭、反對一切暴力。害怕集體主義制度妨害個人“精神獨立”等思想的論文。后期作品有長篇小說《母與子》(舊譯《欣悅的靈魂》)四部:《阿耐蒂和西勒維》(1922)《夏天》(1924);
其它 《母與子》(1927)《女預(yù)言家》(1933)和一系列散文、回憶錄、論文等。特別是1931年,他發(fā)表了《向過去告別》。
代表作品:
革命戲劇集:
包括《群狼》(1898)《丹東》(1900)《七月十四日》(1902)等劇本8部。
英雄傳記:
《貝多芬傳》(1903)!睹组_朗琪羅傳》(1906)《托爾斯泰傳》(1911)。
其它作品:
長篇巨著《約翰·克利斯朵夫》。中篇小說《哥拉·布勒尼翁》(1919),以及一系列反映其反對戰(zhàn)爭、反對一切暴力。害怕集體主義制度妨害個人“精神獨立”等思想的論文。后期作品有長篇小說《母與子》(舊譯《欣悅的靈魂》)四部:《阿耐蒂和西勒維》(1922)《夏天》(19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